一种注射制品模型的自动拔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092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制品模型的自动拔模方法,首先对注射制品模型进行真实侧凹特征识别,利用包络盒法确定各真实侧凹特征的侧向抽芯方向,并根据真实侧凹特征抽芯方向和注射制品的主脱模方向,确定各真实侧凹区域和其余各区域的脱模方向;通过筛选掉不能拔模的几何表面,并利用其它表面的计算脱模斜度和设定的该表面目标脱模斜度确定待拔模面;再对所有待拔模面自动设定待拔模面的脱模方向、拔模角度和拔模固定面,并完成拔模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需要以手动方式点选脱模方向、拔模固定面和待拔模面,可有效减少拔模工作量,同时可确保拔模顺利进行,且避免了拔模对产品几何形状的错误修改。

An automatic drawing method of injection product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制品模型的自动拔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制品模型的自动拔模方法。
技术介绍
注射模具设计影响着模具的交货期、质量和成本。传统的注射模具设计采取手工作坊式设计模式,整个设计过程全部依靠设计人员手工完成,设计效率低下且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注射模具自动设计技术已成为当前模具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注塑产品设计过程中,由于必要设计的要求或某些不当的结构设计,经常会在产品上产生与分型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的表面。在之后的注塑产品脱模时过程中,在这种表面上容易产生较大的模具空腔与产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这类表面接触模具表面时间更长,增加产品脱模的困难程度,并且还有可能导致产品变形或者损坏、影响模制成品率。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在产品的部分几何表面上添加适当地脱模斜度,以帮助产品顺利脱模。脱模斜度又称拔模斜度,它是注塑产品在指定主脱模方向下影响脱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模具概念设计中必须考虑产品脱模斜度。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脱模斜度建立功能需要工程师确定脱模方向、拔模固定面、待拔模面以及脱模斜度的输入来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制品模型的自动拔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注射制品模型进行真实侧凹特征识别;/nS2、对所述的真实侧凹特征,利用包络盒法确定各真实侧凹特征的侧向抽芯方向,并根据真实侧凹特征抽芯方向和注射制品的主脱模方向,确定各真实侧凹区域和其余各区域的脱模方向;/nS3、筛选掉不能拔模的几何表面,并对其它表面计算脱模斜度,如果计算的脱模斜度小于设定的该表面目标脱模斜度,则该表面为待拔模面,进而确定所有待拔模面;/nS4、遍历所有待拔模面,根据各待拔模面的脱模方向、设定的表面目标脱模斜度及其与分型面的相对位置,自动设定待拔模面的脱模方向、拔模角度和拔模固定面,并完成拔模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制品模型的自动拔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注射制品模型进行真实侧凹特征识别;
S2、对所述的真实侧凹特征,利用包络盒法确定各真实侧凹特征的侧向抽芯方向,并根据真实侧凹特征抽芯方向和注射制品的主脱模方向,确定各真实侧凹区域和其余各区域的脱模方向;
S3、筛选掉不能拔模的几何表面,并对其它表面计算脱模斜度,如果计算的脱模斜度小于设定的该表面目标脱模斜度,则该表面为待拔模面,进而确定所有待拔模面;
S4、遍历所有待拔模面,根据各待拔模面的脱模方向、设定的表面目标脱模斜度及其与分型面的相对位置,自动设定待拔模面的脱模方向、拔模角度和拔模固定面,并完成拔模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拔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实侧凹特征识别方法如下:
S11、建立注射制品模型的扩展面属性邻接图;
S12、通过图匹配算法识别出所有潜在侧凹特征;
S13、如果潜在侧凹特征底面的法向量与注射制品主脱模方向+D不平行,则潜在侧凹特征为真实侧凹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拔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包络盒法确定各真实侧凹特征的侧向抽芯方向是指,先创建注射制品模型的包络盒,求出包络盒的侧面中与真实侧凹特征距离最小的侧面F,如果真实侧凹特征在塑件外侧,则侧向抽芯方向为侧面F的外法矢,若真实侧凹特征在塑件内侧,则侧向抽芯方向为侧面F的内法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拔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真实侧凹特征抽芯方向和注射制品的主脱模方向,确定各真实侧凹区域和其余各区域的脱模方向的方法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高侯斌魁何胜周华民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