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07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预制梁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包括盛料机构、多个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盛料机构包括顶板、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两侧边,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梁、第二连接板、两个对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上沿,所述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支撑梁的下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两个对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多个对接螺孔,使用者能够通过连接对接板以拼接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梁台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拼接,拆卸方便的特点。

Prefabricated beam pedestal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 bea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
本技术属于建筑预制梁的
,尤其涉及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
技术介绍
建筑支撑梁一般采用预制的方式进行预先浇筑,在浇筑预制梁时,需要用到预制梁台座对预制梁进行支撑。现有的预制梁台座结构简单,不便于拼装拆卸,运输难度大,从而不能进行重复多次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旨在解决拼装拆卸不方便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包括盛料机构、多个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盛料机构包括:顶板、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两侧边,且所述侧板的下沿连接所述顶板的侧边,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顶板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梁、第二连接板、两个对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上沿,所述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支撑梁的下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两个对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多个对接螺孔。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预制梁台座还包括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撑板、横梁、第二撑板,所述第一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横梁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撑板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下端。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第一撑板、横梁、第二撑板为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撑板、横梁、第二撑板构成工字型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内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撑板内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多个固定螺栓连接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撑板通过多个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对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侧板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内嵌在所述侧板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通过设置盛料机构和多个第一支撑机构,多个支撑机构均匀且间隔分布在盛料机构的底部,盛料机构内设置有支撑预制梁的顶板和对预制梁进行限位的侧板,第一支撑机构内设置有对顶板进行支撑的第一连接板、支撑梁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可拆卸的连接顶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有对接板,对接板内开设有对接螺孔,从而能够通过将两个预制梁台座的对接板相互紧贴,再利用固定螺栓和螺母对两个对接板进行连接固定,能够对两个预制梁台座进行拼接,从而能够根据制作预制梁的数量来拼接多个本技术的预制梁台座,且拆卸方便,便于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盛料机构、11-顶板、12-侧板、13-橡胶垫、2-第一支撑机构、21-第一连接板、22-支撑梁、23-第二连接板、24-对接板、25-对接螺孔、26-第一安装孔、3-第二支撑机构、31-第一撑板、32-横梁、33-第二撑板、34-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包括盛料机构1、多个第一支撑机构2。盛料机构1包括:顶板11、两个侧板12,两个侧板1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顶板11的两侧边,且侧板12的下沿连接顶板11的侧边,两个侧板12与顶板11相垂直。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板21、支撑梁22、第二连接板23、两个对接板24,第一连接板21呈水平设置,第一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梁22的上沿,支撑梁22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1,支撑梁22的下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3,支撑梁22垂直于第二连接板23,两个对接板24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1的两端,对接板24上开设有多个对接螺孔25。在本实施方式中,盛料机构1用于承接预制梁,顶板11的上表面接触预制梁的下端,侧板12固定在顶板11的两侧,且两个侧板12均垂直于顶板11,侧板12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顶板11,侧板12对预制梁的两侧进行限位。第一支撑机构2用于支撑盛料机构1,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3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钢板,支撑梁22为竖直设置的长方形钢板,且支撑梁22宽度方向位于竖直方向上,对接板24为竖直设置的方形钢板,第一连接板21、支撑梁22和第二连接板23共同构成一个工字型钢梁,第一连接板21、支撑梁22、第二连接板23、两个对接板24为一体成型,对接板24内开设有用于连接多个预制梁台座的对接孔,使用者在将两个本技术的预制梁台座进行拼接时,将一个预制梁台座的对接板24紧贴另一预制梁台座的对接板24,且将对接孔25对齐,然后将固定螺栓穿过对接孔25,再利用螺母固定,从而将两个预制梁台座进行固定连接,且拆卸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制作预制梁的数量来拼接多个本技术的预制梁台座,另外,使用者能够在拼接后的多个预制梁台座的上铺设一个覆盖所有顶板11的钢板,并将钢板与顶板11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以对顶板1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混凝土从间隙处泄漏,且拼接后的预制梁台座拆卸方便,便于运输。进一步的,预制梁台座还包括第二支撑机构3,第二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撑板31、横梁32、第二撑板33,第一撑板31固定在第二连接板23的下表面上,横梁32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1的下表面上,第二撑板33固定在横梁32的下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机构3对第一支撑机构2进行支撑,第一撑板31和第二撑板33均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钢板,横梁32为竖直设置的长方形钢板,且横梁32的宽度方向位于竖直方向上,长度方向位于水平方向上,每一个第一撑板31的上表面连接多个第一支撑机构2的第二连接板23,即每一个第二连接板23的下表面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机构3的第一撑板31,从而能够更加均匀的受力,支撑效果更稳定。进一步的,第一撑板31、横梁32、第二撑板33为一体成型,且第一撑板31、横梁32、第二撑板33构成工字型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字型结构的第二支撑机构3能够对第一支撑机构2进行稳定支撑,结构稳固,使用安全。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21内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6,第一撑板31内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4,且第一连接板21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26的多个固定螺栓连接顶板11,第一撑板31通过多个穿过第二安装孔34的固定螺栓连接第二连接板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21能够通过固定螺栓与顶板11进行安装和拆卸,第一撑板31能够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二连接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料机构(1)、多个第一支撑机构(2);/n所述盛料机构(1)包括:顶板(11)、两个侧板(12),所述两个侧板(1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顶板(11)的两侧边,且所述侧板(12)的下沿连接所述顶板(11)的侧边,所述两个侧板(12)与所述顶板(11)相垂直;/n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板(21)、支撑梁(22)、第二连接板(23)、两个对接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1)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22)的上沿,所述支撑梁(2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所述支撑梁(22)的下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3),所述支撑梁(22)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所述两个对接板(24)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两端,所述对接板(24)上开设有多个对接螺孔(25)。/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料机构(1)、多个第一支撑机构(2);
所述盛料机构(1)包括:顶板(11)、两个侧板(12),所述两个侧板(1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顶板(11)的两侧边,且所述侧板(12)的下沿连接所述顶板(11)的侧边,所述两个侧板(12)与所述顶板(11)相垂直;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板(21)、支撑梁(22)、第二连接板(23)、两个对接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1)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22)的上沿,所述支撑梁(22)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所述支撑梁(22)的下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3),所述支撑梁(22)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所述两个对接板(24)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两端,所述对接板(24)上开设有多个对接螺孔(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建筑预制梁的预制梁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台座还包括第二支撑机构(3),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撑板(31)、横梁(32)、第二撑板(33),所述第一撑板(31)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的下表面上,所述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县美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