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放置电极片等片状工件的载具,采用开槽的方式,将电极片放置在槽内承载和限位,由于工件型号多样,载具无法兼容,对于公差较大,偏差大的工件也无法放进槽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具,以提高现有的载具的通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具,包括:工装盘,所述工装盘上具有吸附孔,所述工装盘的一侧的表面为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片状工件;吸附结构,所述吸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吸附孔内,所述吸附结构位于所述承载面的朝向所述工装盘内部的一侧,所述吸附结构与所述承载面间隔设置,所述吸附结构沿所述吸附孔的轴向可往返移动地设置,所述吸附结构具有吸附位置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吸附结构处于所述吸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吸附结构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B,A大于B;所述片状工件位于所述承载面上且遮挡所述吸附孔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由所述初始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装盘(10),所述工装盘(10)上具有吸附孔(11),所述工装盘(10)的一侧的表面为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片状工件;/n吸附结构(20),所述吸附结构(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吸附孔(11)内,所述吸附结构(20)位于所述承载面的朝向所述工装盘(10)内部的一侧,所述吸附结构(20)与所述承载面间隔设置,所述吸附结构(20)沿所述吸附孔(11)的轴向可往返移动地设置,所述吸附结构(20)具有吸附位置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吸附结构(20)处于所述吸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2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吸附结构(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盘(10),所述工装盘(10)上具有吸附孔(11),所述工装盘(10)的一侧的表面为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片状工件;
吸附结构(20),所述吸附结构(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吸附孔(11)内,所述吸附结构(20)位于所述承载面的朝向所述工装盘(10)内部的一侧,所述吸附结构(20)与所述承载面间隔设置,所述吸附结构(20)沿所述吸附孔(11)的轴向可往返移动地设置,所述吸附结构(20)具有吸附位置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吸附结构(20)处于所述吸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2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吸附结构(20)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20)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B,A大于B;
所述片状工件位于所述承载面上且遮挡所述吸附孔(11)的情况下,所述吸附结构(20)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到所述吸附位置后,所述吸附孔(11)内产生负压吸住所述片状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20)包括:
活塞(21),所述活塞(2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吸附孔(11)内;
密封圈(22),套设在所述活塞(21)的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段位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所述密封圈(22)套设在所述第二圆柱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11)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孔(11)分布设置在所述工装盘(10)上,所述吸附结构(20)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结构(20)与多个所述吸附孔(11)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强,刘东阳,冯东闯,黄静夷,朱燕昌,蓝荣新,袁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