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及其弯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体弯曲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及其弯管方法。
技术介绍
钢管(Steelpipe)是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也是一种经济钢材,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不是只有直钢管,可能为了某些需要需要弯曲的钢管,但是由于钢管的坚韧,在生产过程中部吧,不易将直钢管加工成弯曲的钢管,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将直钢管掰弯,从而形成弯曲的管体,但是这样无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弯曲的效果不佳,效率极低,而且弯曲的过程中易导致钢管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及其弯管方法,它便于将管体弯曲,弯曲效果好,效率高。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部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有主控器(4),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主控器(5),且主控器(5)位于支撑柱(2)的右侧,所述主控器(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8),所述支撑柱(2)的右端与滑块(6)和安装座(8)的左端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一气缸(7),且第一气缸(7)由主控器(4)控制,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9),且第二气缸(9)位于滑块(6)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缸(9)的上端固定有下半圆加热筒(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左部固定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有主控器(4),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主控器(5),且主控器(5)位于支撑柱(2)的右侧,所述主控器(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座(8),所述支撑柱(2)的右端与滑块(6)和安装座(8)的左端之间固定有一对第一气缸(7),且第一气缸(7)由主控器(4)控制,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9),且第二气缸(9)位于滑块(6)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缸(9)的上端固定有下半圆加热筒(10),所述下半圆加热筒(10)的内壁固定有下弧形加热板(14),所述安装座(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8),所述滑套(18)的下端固定有第三气缸(11),所述第二气缸(9)和第三气缸(11)均由主控器(4)控制,所述第三气缸(11)的下端固定有上半圆加热筒(12),所述上半圆加热筒(12)的下端固定有上弧形加热板(15),所述安装座(8)的右端固定有左固定杆(23),所述左固定杆(23)上连接有左螺杆(25),所述左螺杆(25)的右端固定有左插杆(21),所述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粗转轴(28),所述粗转轴(28)的上端固定有转盘(30),所述转盘(30)的上端偏心处固定有偏心柱(31),所述偏心柱(31)的左端固定有右固定杆(24),所述右固定杆(24)上连接有左螺杆(26),所述左螺杆(26)的左端固定有右插杆(22),所述左插杆(21)与右插杆(22)之间连接有钢管(13),且左插杆(21)和右插杆(22)均插设于钢管(13)内,所述滑套(18)的上端固定有温控器(20),且下弧形加热板(14)和上弧形加热板(15)均与温控器(2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可调速电机(32),所述可调速电机(32)位于粗转轴(28)的右侧,且可调速电机(32)与主控器(4)之间电连接,所述可调速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33),所述粗转轴(28)的圆周表面上固定有从动齿轮(29),且从动齿轮(29)与主动齿轮(33)之间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体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杆(23)与右固定杆(24)相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内螺纹槽(27),所述左螺杆(25)和左螺杆(26)分别螺纹连接于一对内螺纹槽(27)内。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德马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