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84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48
一种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在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石墨管板,石墨管板的下端设置有下钢制壳体,下钢制壳体内设置有下石墨壳体,下钢制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筒体周向上设置有排净口、导热油出口、导热油排气口、第二温度计组件、气体排进口,第二温度计组件伸入孔式石墨换热块内,筒体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孔式石墨换热块,筒体上端设置有上钢制壳体,上钢制壳体内部设置有上石墨壳体,上钢制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气体排出口,上钢制壳体上设置有与上石墨壳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带颈视镜,上钢制壳体上设置有伸入上石墨壳体内部的第一温度计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加热装置方式、调整进料流速实现装置运转正常且能够增加产能。

Fixed bed reactor for prepara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of fluorocarbon imidazo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制备装置或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氟碳咪唑啉季铵盐属于氟碳表面活性剂中一类,具有超强的表面活性、缓蚀、杀菌、耐强酸强碱性,以此为主剂复配的中和缓蚀剂和高温酸化缓蚀剂,已经成功在相关领域得到应用,性能非常优异,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尤其是研制的油井缓蚀剂已在青化砭采油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缓蚀率均大于97%,远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可大大延长采油设备使用寿命。但在制备该化合物时,采用以前单釜溶剂法均相催化反应工艺产物,收率最高为83.4%,单釜产能只有现在的67%。目前,利用实验室固定床催化模拟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装置,与原先的单釜溶剂法均相催化缩合法相比较,具有工艺简洁、易控制、条件温和、收率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最初建立的常用管式炉固定床反应器实验室模拟装置进行合成实验过程中,发现刚建成的固定床反应实验室模拟装置的反应温度不可人为控制,总是出现“温度飞升现象”,导致物料溢出,催化剂结焦,试验失败。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筒体(12)的下端通过第三设备法兰(9)设置有石墨管板(6),筒体(12)与石墨管板(6)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8),石墨管板(6)的下端通过第二设备法兰(7)设置有下钢制壳体(4),石墨管板(6)与下钢制壳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5),下钢制壳体(4)内设置有下石墨壳体(3),下钢制壳体(4)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出料口(1)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设备法兰(2),筒体(12)周向上设置有排净口(10)、导热油出口(17)、导热油排气口(28)、第二温度计组件(29)、气体排进口(30),第二温度计组件(29)伸入孔式石墨换热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筒体(12)的下端通过第三设备法兰(9)设置有石墨管板(6),筒体(12)与石墨管板(6)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8),石墨管板(6)的下端通过第二设备法兰(7)设置有下钢制壳体(4),石墨管板(6)与下钢制壳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5),下钢制壳体(4)内设置有下石墨壳体(3),下钢制壳体(4)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出料口(1)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设备法兰(2),筒体(12)周向上设置有排净口(10)、导热油出口(17)、导热油排气口(28)、第二温度计组件(29)、气体排进口(30),第二温度计组件(29)伸入孔式石墨换热块(13)内,筒体(12)周向上对称设置有耳式支座(16),筒体(12)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孔式石墨换热块(13),相邻的孔式石墨换热块(13)之间设置有第三垫片(13),筒体(12)上端通过第四设备法兰(18)、O型密封圈(19)、第五设备法兰(20)设置有上钢制壳体(21),上钢制壳体(21)内部设置有上石墨壳体(23),上钢制壳体(21)的上端设置有气体排出口(25),气体排出口(25)接管上设置有第六设备法兰(26),上钢制壳体(21)上设置有与上石墨壳体(23)内部相连通的进料口(22)、带颈视镜(24),上钢制壳体(21)上设置有伸入上石墨壳体(23)内部的第一温度计组件(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2)内部设置有3个孔式石墨换热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氟碳咪唑啉季铵盐的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2)与孔式石墨换热块(13)之间周向设置有至少1个折流环(15),相邻折流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任国瑜毕世青王伟高艳丽丁新燕苏婷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