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6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其结构包括底座、导出装置、导出口、壳体、配电箱,壳体设于底座上,壳体与底座机械焊接,导出口设于壳体正面面板中央,导出口以内嵌的形式固定在壳体正面面板上,所导出装置述导出装置与导出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滚轮、辅助成股机构、推动机构、中心轴的机动性转动配合产生一个向外的力,将铜丝送出机体,此时铜丝只对滚轮产生磨损,当磨损过度时只需要更换滚轮,解决了由于磨损导致的更换设备大零件的缺陷,通过滚轮的设立,使得成股铜丝输出时直接与滚轮接触,只需要更替滚轮,从而达到减少生产成本的作用。

A copper wire strander with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
本技术涉及铜线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
技术介绍
铜丝绞合机属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目前的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具有以下缺陷:铜丝绞合机在工作时,铜丝与机体出口内壁直接接触,绞合成股的铜丝从机体出口内壁输出时,与机体出口内壁接触面积大,对机体出口内壁有着非常严重的磨损,非常容易造成机体不可修复性的损伤,需要将机体出口整个替换,大零件的替换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其结构包括底座、导出装置、导出口、壳体、配电箱,所述壳体设于底座上,所述壳体与底座机械焊接;所述导出口设于壳体正面面板中央,所述导出口以内嵌的形式固定在壳体正面面板上,所导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其结构包括底座(1)、导出装置(2)、导出口(3)、壳体(4)、配电箱(5),所述壳体(4)设于底座(1)上,所述壳体(4)与底座(1)机械焊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出口(3)设于壳体(4)正面面板中央,所述导出口(3)以内嵌的形式固定在壳体(4)正面面板上,所导出装置(2)述导出装置(2)与导出口(3)相连接,所述配电箱(5)与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导出装置(2)安装在壳体(4)内;/n所述导出装置(2)由滚轮(201)、环形内壁(202)、辅助成股机构(203)、推动机构(204)、中心轴(205)组成,所述中心轴(205)设于滚轮(201)正中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其结构包括底座(1)、导出装置(2)、导出口(3)、壳体(4)、配电箱(5),所述壳体(4)设于底座(1)上,所述壳体(4)与底座(1)机械焊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出口(3)设于壳体(4)正面面板中央,所述导出口(3)以内嵌的形式固定在壳体(4)正面面板上,所导出装置(2)述导出装置(2)与导出口(3)相连接,所述配电箱(5)与壳体(4)固定连接,所述导出装置(2)安装在壳体(4)内;
所述导出装置(2)由滚轮(201)、环形内壁(202)、辅助成股机构(203)、推动机构(204)、中心轴(205)组成,所述中心轴(205)设于滚轮(201)正中央,所述滚轮(201)与中心轴(205)机械配合,所述辅助成股机构(203)设于滚轮(201)内腔中,所述辅助成股机构(203)与推动机构(204)机械连接,所述环形内壁(202)的直径大于滚轮(201)的直径,所述滚轮(201)设有四个并且均等分布在导出口(3)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高效收放铜丝的铜丝绞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股机构(203)由圆盘(2031)、圆盘固定杆(2032)、固定连接杆(2033)、中心轴杆(2034)组成,所述圆盘(2031)为辅助成股机构(203)的主体,所述圆盘固定杆(2032)设在圆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富蓝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