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变速炒茶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无级变速炒茶机。
技术介绍
炒茶机是制茶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制茶机械。传统的炒茶机械,主要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完成炒茶工作。曲柄作为主动件作回转运动,摇杆作为从动件作往返运动,带动炒板在炒锅里往复摆动,达到炒茶的效果,曲柄摇杆机构结构不紧凑,占用空间较大,具有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摇杆运动速度不均匀,机构运转不平稳等缺点。炒茶机的加热方式普遍采用电加热管的方式,这种加热方式热损耗和传热效率都很低,无法保证炒锅外表面受热均匀的同时迅速升温。传统的炒茶机采用变速电机进行无级变速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进行速度调节时无法保证功率的恒定,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传动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炒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炒茶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级变速炒茶机,包括机架、炒茶组件、加热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炒茶组件包括炒锅、炒板;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覆在炒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变速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炒茶组件、加热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炒茶组件包括炒锅(21)、炒板(16);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覆在炒锅(21)底部的硅橡胶加热片(22);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炒茶电机(12)、皮带轮无级变速调节机构以及平面摆动导杆机构;所述炒茶电机(12)驱动皮带轮无级变速调节机构带动平面摆动导杆机构动作以使炒板安装轴往复转动来实现炒板(16)对炒锅(21)内茶叶进行炒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炒茶组件、加热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炒茶组件包括炒锅(21)、炒板(16);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覆在炒锅(21)底部的硅橡胶加热片(22);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炒茶电机(12)、皮带轮无级变速调节机构以及平面摆动导杆机构;所述炒茶电机(12)驱动皮带轮无级变速调节机构带动平面摆动导杆机构动作以使炒板安装轴往复转动来实现炒板(16)对炒锅(21)内茶叶进行炒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无级变速调节机构包括输入轴以及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6)以及构成第三皮带轮(27)的定盘(4)与动盘(5),所述输入轴旁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三皮带轮(27)中定盘(4)与动盘(5)轴向间距的第一无级变速调节机构;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构成第四皮带轮(28)的定盘(4)与动盘(5),所述输出轴旁还设有用于调节第四皮带轮(28)中定盘(4)与动盘(5)轴向间距的第二无级变速调节机构;
所述炒茶电机(12)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5);所述第一皮带轮(25)与第二皮带轮(26)通过第一皮带(13)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27)与第四皮带轮(28)通过第二皮带(14)传动连接;
当第三皮带轮中定盘与动盘轴向间距增大,第四皮带轮中定盘与动盘轴向间距减小,则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动比增大;当第三皮带轮中定盘与动盘轴向间距减小,第四皮带轮中定盘与动盘轴向间距增大,则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动比减小;
所述平面摆动导杆机构包括套筒、摆杆(18)、炒茶连杆(17)以及滑动安装在摆杆(18)上的摆杆滑块(19);所述摆杆(18)一端与机架铰接,所述摆杆(18)另一端设有与炒茶连杆(17)铰接的滑槽,所述炒茶连杆(17)与炒板安装轴垂直固定;所述套筒上设有与套筒偏心的圆盘(23),所述圆盘(23)与摆杆滑块(19)固定,所述套筒安装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当所述输出轴转动时所述套筒通过圆盘(23)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柏宣丙,李为宁,夏涛,宛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