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50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包括:安装座机构、集成气缸机构、进胶机构、混胶机构,所述的安装座机构由底座、立柱、电机安装座组成,所述的立柱固接在底座上端面两侧,所述的电机安装座固接在立柱顶端;所述的集成气缸机构由气缸壳体、气缸上下密封件、气缸活塞、导杆组成,所述的进胶机构由进胶壳体、回吸凹件、回吸凸件组成,所述的混胶机构由混胶壳体、联轴器、转轴、搅拌螺杆、排料头组成,所述的混胶壳体固接在进胶壳体的下端面,混胶壳体内部开有混胶空腔,所述的混胶空腔与进胶壳体的进胶空腔接通,所述的排料头设置在混胶壳体的下端面,排料头与混胶空腔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A multifunctional vacuum mixed rubber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鞋面鞋材.3C类产品等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涂胶.点胶.灌胶作为各个行业产品生产工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点胶.涂胶.灌胶工艺对产品起到防水.防尘.防静电.防震等作用;目前市面上真空灌胶胶阀大体分为静态混胶阀和动态混胶阀,胶水进入静态混胶阀或动态混胶阀再接混合管后连接到真空胶阀上排胶是现有的真空灌胶技术,此类胶阀有以下几个弊端:①安装结构复杂;②为了避免胶水固化在混合管内部还需手动拆除清洗;③在真空下漏胶以及断胶不及时产生滴漏会导致点胶产品报废;④不能两种类别以上胶水自由切换出胶(例如需要一只阀体同时排出不同类别配比及颜色的胶水,常规的阀体就不能满足);⑤真空条件下做不到小胶量多出胶口出胶(出胶量不精准以及瞬间断胶问题);⑥单出胶口出胶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包括:安装座机构、集成气缸机构、进胶机构、混胶机构,所述的安装座机构由底座、立柱、电机安装座组成,所述的立柱固接在底座上端面两侧,所述的电机安装座固接在立柱顶端;所述的集成气缸机构由气缸壳体、气缸上下密封件、气缸活塞、导杆组成,所述的气缸壳体固接在底座的下端面,气缸壳体内部开有气缸空腔,所述的气缸空腔侧面开有进气孔,所述的气缸上下密封件固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气缸活塞滑动连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导杆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气缸上下密封件,导杆中部与气缸活塞固接;所述的进胶机构由进胶壳体、回吸凹件、回吸凸件组成,所述的进胶壳体固接在气缸壳体的下端面,进胶壳体内部开有对应的进胶空腔,所述的进胶空腔侧面开有入料孔,所述的回吸凹件固接在进胶空腔内,回吸凹件中部开有供导杆穿过的通孔,且通孔下端呈现喇叭状,回吸凹件上部为细段,细段侧面开有进料孔,所述的回吸凸件固接在导杆的末端,回吸凸件呈圆锥状,其形状与回吸凹件通孔下端匹配;所述的混胶机构由混胶壳体、联轴器、转轴、搅拌螺杆、排料头组成,所述的混胶壳体固接在进胶壳体的下端面,混胶壳体内部开有混胶空腔,所述的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进胶壳体上,转轴顶端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转轴下端固接有搅拌螺杆,所述的搅拌螺杆设置在混胶空腔内,所述的混胶空腔与进胶壳体的进胶空腔接通,所述的排料头设置在混胶壳体的下端面,排料头与混胶空腔接通。进一步,所述的进胶壳体设置有清洗空腔,所述的清洗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清洗密封件,清洗空腔上部开有进水孔,下端开有出水口,清洗空腔通过出水口与混胶空腔连通,所述的清洗密封在关闭时,清洗密封件封堵出水口。进一步,所述的混胶壳体设置有密封空腔,所述的密封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柱,所述的密封柱上端与导杆固接,密封柱下端在关闭时封堵排料头与混胶空腔的连接处。进一步,所述的进胶空腔至少设置有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真空环境下的混合胶水、真空环境下的收胶回吸以及多类别配比胶水的混合控制问题;2.本专利技术可在排胶完成自动清洗,同时满足了两种类别以上胶水自由切换出胶;3.本专利技术中的集成气缸部分让多气缸形成一体结构,便于控制与协同工作;4.本专利技术的胶水控制,让胶水能在真空情况下精准控胶断胶。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机构;2-集成气缸机构;3-进胶机构;4-混胶机构;11-底座;12-立柱;13-电机安装座;21-气缸壳体;22-气缸上下密封件;23-气缸活塞;24-导杆;31-进胶壳体;32-回吸凹件;33-回吸凸件;41-混胶壳体;42-联轴器;43-转轴;44-搅拌螺杆;45-排料头;51-清洗密封件;52-密封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包括:安装座机构1、集成气缸机构2、进胶机构3、混胶机构4,所述的安装座机构1由底座11、立柱12、电机安装座13组成,所述的立柱12固接在底座11上端面两侧,所述的电机安装座13固接在立柱12顶端;所述的集成气缸机构2由气缸壳体21、气缸上下密封件22、气缸活塞23、导杆24组成,所述的气缸壳体21固接在底座11的下端面,气缸壳体21内部开有气缸空腔,所述的气缸空腔侧面开有进气孔,所述的气缸上下密封件22固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气缸活塞23滑动连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导杆24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气缸上下密封件22,导杆24中部与气缸活塞23固接;所述的进胶机构3由进胶壳体31、回吸凹件32、回吸凸件33组成,所述的进胶壳体31固接在气缸壳体21的下端面,进胶壳体31内部开有对应的进胶空腔,所述的进胶空腔侧面开有入料孔,所述的回吸凹件32固接在进胶空腔内,回吸凹件32中部开有供导杆24穿过的通孔,且通孔下端呈现喇叭状,回吸凹件32上部为细段,细段侧面开有进料孔,所述的回吸凸件33固接在导杆24的末端,回吸凸件33呈圆锥状,其形状与回吸凹件32通孔下端匹配;所述的混胶机构4由混胶壳体41、联轴器42、转轴43、搅拌螺杆44、排料头45组成,所述的混胶壳体41固接在进胶壳体31的下端面,混胶壳体41内部开有混胶空腔,所述的转轴43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进胶壳体31上,转轴43顶端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42,转轴43下端固接有搅拌螺杆44,所述的搅拌螺杆44设置在混胶空腔内,所述的混胶空腔与进胶壳体31的进胶空腔接通,所述的排料头45设置在混胶壳体41的下端面,排料头45与混胶空腔接通。进一步,所述的进胶壳体31设置有清洗空腔,所述的清洗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清洗密封件51,清洗空腔上部开有进水孔,下端开有出水口,清洗空腔通过出水口与混胶空腔连通,所述的清洗密封件51在关闭时,清洗密封件51封堵出水口。进一步,所述的混胶壳体41设置有密封空腔,所述的密封空腔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柱52,所述的密封柱52上端与导杆24固接,密封柱52下端在关闭时封堵排料头45与混胶空腔的连接处。进一步,所述的进胶空腔至少设置有两个。工作原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在单一进胶的时候,气缸活塞22控制导杆24向下移动,此时,回吸凸件33与回吸凹件32下端通孔分离,胶体从回吸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机构(1)、集成气缸机构(2)、进胶机构(3)、混胶机构(4),/n所述的安装座机构(1)由底座(11)、立柱(12)、电机安装座(13)组成,所述的立柱(12)固接在底座(11)上端面两侧,所述的电机安装座(13)固接在立柱(12)顶端;/n所述的集成气缸机构(2)由气缸壳体(21)、气缸上下密封件(22)、气缸活塞(23)、导杆(24)组成,所述的气缸壳体(21)固接在底座(11)的下端面,气缸壳体(21)内部开有气缸空腔,所述的气缸空腔侧面开有进气孔,所述的气缸上下密封件(22)固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气缸活塞(23)滑动连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导杆(24)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气缸上下密封件(22),导杆(24)中部与气缸活塞(23)固接;/n所述的进胶机构(3)由进胶壳体(31)、回吸凹件(32)、回吸凸件(33)组成,所述的进胶壳体(31)固接在气缸壳体(21)的下端面,进胶壳体(31)内部开有对应的进胶空腔,所述的进胶空腔侧面开有入料孔,所述的回吸凹件(32)固接在进胶空腔内,回吸凹件(32)中部开有供导杆(24)穿过的通孔,且通孔下端呈现喇叭状,回吸凹件(32)上部为细段,细段侧面开有进料孔,所述的回吸凸件(33)固接在导杆(24)的末端,回吸凸件(33)呈圆锥状,其形状与回吸凹件(32)通孔下端匹配;/n所述的混胶机构(4)由混胶壳体(41)、联轴器(42)、转轴(43)、搅拌螺杆(44)、排料头(45)组成,所述的混胶壳体(41)固接在进胶壳体(31)的下端面,混胶壳体(41)内部开有混胶空腔,所述的转轴(43)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进胶壳体(31)上,转轴(43)顶端设置有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42),转轴(43)下端固接有搅拌螺杆(44),所述的搅拌螺杆(44)设置在混胶空腔内,所述的混胶空腔与进胶壳体(31)的进胶空腔接通,所述的排料头(45)设置在混胶壳体(41)的下端面,排料头(45)与混胶空腔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真空混合排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机构(1)、集成气缸机构(2)、进胶机构(3)、混胶机构(4),
所述的安装座机构(1)由底座(11)、立柱(12)、电机安装座(13)组成,所述的立柱(12)固接在底座(11)上端面两侧,所述的电机安装座(13)固接在立柱(12)顶端;
所述的集成气缸机构(2)由气缸壳体(21)、气缸上下密封件(22)、气缸活塞(23)、导杆(24)组成,所述的气缸壳体(21)固接在底座(11)的下端面,气缸壳体(21)内部开有气缸空腔,所述的气缸空腔侧面开有进气孔,所述的气缸上下密封件(22)固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气缸活塞(23)滑动连接在气缸空腔内,所述的导杆(24)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气缸上下密封件(22),导杆(24)中部与气缸活塞(23)固接;
所述的进胶机构(3)由进胶壳体(31)、回吸凹件(32)、回吸凸件(33)组成,所述的进胶壳体(31)固接在气缸壳体(21)的下端面,进胶壳体(31)内部开有对应的进胶空腔,所述的进胶空腔侧面开有入料孔,所述的回吸凹件(32)固接在进胶空腔内,回吸凹件(32)中部开有供导杆(24)穿过的通孔,且通孔下端呈现喇叭状,回吸凹件(32)上部为细段,细段侧面开有进料孔,所述的回吸凸件(33)固接在导杆(24)的末端,回吸凸件(33)呈圆锥状,其形状与回吸凹件(32)通孔下端匹配;
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华张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旭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