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毛球拾捡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拾捡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很普及的体育运动,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极少见到羽毛球拾球器。羽毛球训练时需要用到大量的羽毛球,这样捡球就是一个耗费体力的简单重复劳动。捡球需要大幅度的弯腰动作,浪费时间,浪费体力,羽毛球练习场上都是人工拾捡羽毛球,拾球效率很低。捡球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捡球的功能,但是市面上的捡球装置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的成本太高,有的不方便操作,且无法适用于对羽毛球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自动拾捡羽毛球的一种羽毛球拾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羽毛球拾捡装置,包括扫球机构、输送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和收集筒,其中: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架和设置在行走架下方的多个行走轮;扫球机构、输送机构和收集筒依次设置在行走架上;输送机构包括两个转轴、输送带、保护壳和两个横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拾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扫球机构、输送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和收集筒(15),其中:/n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架(12)和设置在所述行走架(12)下方的多个行走轮;/n所述扫球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收集筒(15)依次设置在所述行走架(12)上;/n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转轴(1)、输送带(3)、保护壳(6)和两个横杆(4),所述保护壳(6)包括顶壁、两个侧壁、前壁和后壁,所述前壁下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后壁上部设置有第二开口(27),两个所述转轴(1)均可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上,且,两个所述转轴(1)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27)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拾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扫球机构、输送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和收集筒(15),其中: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架(12)和设置在所述行走架(12)下方的多个行走轮;
所述扫球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收集筒(15)依次设置在所述行走架(12)上;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转轴(1)、输送带(3)、保护壳(6)和两个横杆(4),所述保护壳(6)包括顶壁、两个侧壁、前壁和后壁,所述前壁下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后壁上部设置有第二开口(27),两个所述转轴(1)均可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上,且,两个所述转轴(1)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27)的内侧,所述输送带(3)套设在两个所述转轴(1)上,两个所述横杆(4)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开口(27)下边缘连接,两个所述横杆(4)的另一端均想远离所述保护壳(6)的方向延伸;
所述收集筒(15)设置在两个所述横杆(4)的下方,所述收集筒(15)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口(27)下边缘的高度;
所述扫球机构包括毛刷辊(7)和铲板(8),所述铲板(8)与所述前壁连接,所述铲板(8)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铲板(8)的另一端朝向地面,所述毛刷辊(7)与所述铲板(8)可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17)、第一传动带(18)、第二带轮(24)和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带轮(17)与所述毛刷辊(7)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24)固定连接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侧的所述转轴(1)的一端,所述第一带轮(17)和所述第二带轮(24)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带轮(17)和所述第二带轮(24)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18)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18)为交叉带,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轮(17)和一个所述行走轮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拾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6)还包括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的一端与所述顶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平行于所述输送带(3)的输送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拾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行走轮分别为两个滚轮(10)和两个万向轮(13),两个所述滚轮(10)相对布置在滚轮支架上,所述滚轮(10)通过轮轴(11)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上,所述滚轮支架设置在所述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