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337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出机构和延长机构,所述导出机构包括橡胶圆棒、出油孔、第一直通孔、第一锥体、限位环和橡胶软管,所述延长机构包括第二锥体、圆孔、活动橡胶板、限位圆柱、锥型腔和第二直通孔。该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锥体,在限位环的作用下,能使第二锥体向右侧拉动,从而有效的拉长该装置,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通过设置第二锥体呈圆锥状,且第二锥体的最大直径值大于橡胶圆棒,能使橡胶圆棒在塞入肛门时通过第二锥体锥型封堵避免润滑剂从肛门流出,通过设置活动橡胶板,能在肛门内部压力高于外部时,活动橡胶板的右侧面贴紧圆孔的右侧面,避免润滑剂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开塞露的一侧普遍为细小的硬质塑料管,便秘病人在使用时将该硬质塑料管塞入肛门,现有开塞露硬质塑料管的长度普遍为固定长度,而有些便秘较严重的患者不能很好的将开塞露内部润滑剂导入直肠较深入的内部,使用效果不好,现有开塞露在使用时导入肛门的润滑剂容易从肛门流出,不仅会导致润滑剂的浪费,且会致使治疗便秘的效果大打折扣,现有开塞露普遍为施加外力将润滑剂导入肛门,由于肛门内外压力不一致,有时会导致润滑剂回流的现象,为引我们提出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具备方便调节管体长度从而能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避免润滑剂从肛门流出和避免润滑剂回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开塞露塑料管较短不能深入患者肛门内部一定深度、润滑剂从肛门外流和润滑剂回流入注射器内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包括导出机构和延长机构,所述导出机构包括橡胶圆棒、出油孔、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包括导出机构(1)和延长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机构(1)包括橡胶圆棒(101)、出油孔(102)、第一直通孔(103)、第一锥体(104)、限位环(105)和橡胶软管(106),所述延长机构(2)包括第二锥体(201)、圆孔(202)、活动橡胶板(203)、限位圆柱(204)、锥型腔(205)和第二直通孔(206);/n所述橡胶圆棒(10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圆锥状的第一锥体(104),所述第一锥体(104)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直通孔(103),所述第一直通孔(103)的左端贯穿第一锥体(104)并延伸至橡胶圆棒(101)的内部,所述橡胶圆棒(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包括导出机构(1)和延长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机构(1)包括橡胶圆棒(101)、出油孔(102)、第一直通孔(103)、第一锥体(104)、限位环(105)和橡胶软管(106),所述延长机构(2)包括第二锥体(201)、圆孔(202)、活动橡胶板(203)、限位圆柱(204)、锥型腔(205)和第二直通孔(206);
所述橡胶圆棒(10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圆锥状的第一锥体(104),所述第一锥体(104)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直通孔(103),所述第一直通孔(103)的左端贯穿第一锥体(104)并延伸至橡胶圆棒(101)的内部,所述橡胶圆棒(101)的外表面开设有呈环形阵列的出油孔(102),且出油孔(102)与第一直通孔(103)相连通,所述第一锥体(1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限位环(105);
所述第一锥体(104)的右侧放置有第二锥体(201),所述第二锥体(201)的左侧面开设有呈圆锥状的锥型腔(205),所述锥型腔(205)的左端套设于第一锥体(104)的外表面,且第二锥体(201)的左侧面与限位环(105)的左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锥体(201)的最大直径值大于橡胶圆棒(101)的直径值,所述第二锥体(201)的内部开设有圆孔(202),且圆孔(202)位于锥型腔(205)的右侧,所述第二锥体(201)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直通孔(206),所述第二直通孔(206)的左端贯穿圆孔(202)并与锥型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婷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