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26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包括贴合大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上固定板和贴合小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采用可以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开口处均水平设置有调整带,调整带内侧安装有微型齿轮和微型直流电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沿水平方向对称设有调整轨道,调整轨道上设置有微型齿条,微型齿条与微型齿轮相对应啮合;本产品根据预先设定的最佳压力值,通过传感器监测后,自动对固定板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整,避免了在伤者感知不准确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整,从而造成牵引力度不合适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科学的帮助伤者尽快恢复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
本技术属于医用牵引带
,特别是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
技术介绍
医院应用于下肢骨折后牵引的方法很多,如手术牵引、胶布牵引,但这类方法临床效果不很理想,现在医院大多应用牵引带进行牵引,目前医院使用的牵引带有多种,但使用时往往易脱落而且不使用时患者戴着行动时既不舒适又不方便,使用比较麻烦。目前大部分护套由两部分股骨护套、胫腓骨护套构成分别又由两块布制成,与腿部接触仍然不紧密使用时易于脱落,而且牵引结束后如果不解下牵引带小腿带会造成患者行动时不舒适也不方便。同时,伤者有时感知不准确,医护人员在根据伤者感受对牵引带进行手动调整时,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松紧程度,力度不准确,可能会造成牵引力度不合适导致伤者恢复延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本技术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最佳压力值,通过传感器监测后,自动对上下固定板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整,避免了在伤者感知不准确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整,从而造成牵引力度不合适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科学的帮助伤者尽快恢复健康。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包括贴合大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上固定板和贴合小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采用可以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开口处均水平设置有调整带,调整带内侧安装有微型齿轮,微型齿轮连接微型直流电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两侧沿水平方向相对应设有调整轨道,调整轨道上设置有微型齿条,微型齿条与微型齿轮相对应啮合;调整带的两个外端部沿两侧对应的调整轨道滑动,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控制器,微型齿轮连接微型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微型直流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侧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供电模块,处理器连接控制器、供电模块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连接微型直流电机。前述压力传感器检测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内的实际压力值,并且将实际压力值与预设值的最佳压力值相比对;若实际压力值偏大,则处理器发送放松命令信息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带动微型直流电机转动微型齿轮,自动放松调整带;若实际压力值偏小,则处理器发送收紧命令信息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带动微型直流电机转动微型齿轮,自动收紧调整带。进一步的,前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内侧均设有弹性垫。前述调节固定杆为中间设有滑槽的长条形结构,其两端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固定板的下边缘和下固定板的上边缘。前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为PVC材质。前述供电模块为微型电池。前述调整带为尼龙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上下固定板内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伤者腿部与牵引带之间的压力值,再根据提前预设值的最佳压力值进行对比,通过自动调节调整带在调整轨道上进行滑动,调整调整带的松紧程度,达到最佳压力值,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整,避免了在伤者感知不准确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整,从而造成牵引力度不合适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科学的帮助伤者尽快恢复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调整带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1-上固定板,2-调节固定杆,3-下固定板,4-控制器,5-调整带,6-调整轨道,7-压力传感器,8-微型齿轮,9-微型直流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控制器采用Texas驱动器IC芯片HSSOP-36;压力传感器采用RFP薄膜压力传感器,型号为:601-5kg;微型齿轮采用捷顺马达齿M0.4×10T×3.2L;微型直流电机采用XC37GA555直流减速电机12V。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如图1所示,包括贴合大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上固定板1和贴合小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之间采用可以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固定杆2进行固定连接,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开口处均水平设置有调整带5,调整带5内侧安装有微型齿轮8,微型齿轮8连接微型直流电机9,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两侧沿水平方向相对应设有调整轨道6,调整轨道6上设置有微型齿条,微型齿条与微型齿轮8相对应啮合;调整带5的两个外端部沿两侧对应的调整轨道6滑动,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控制器4,微型齿轮8连接微型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微型直流电机9电性连接控制器4,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内侧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电性连接控制器4。如图3所示,前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供电模块,处理器连接控制器、供电模块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连接微型直流电机。前述压力传感器检测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内的实际压力值,并且将实际压力值与预设值的最佳压力值相比对;若实际压力值偏大,则处理器发送放松命令信息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带动微型直流电机9转动微型齿轮8,自动放松调整带5;若实际压力值偏小,则处理器发送收紧命令信息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带动微型直流电机9转动微型齿轮8,自动收紧调整带5。前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内侧均设有弹性垫。前述调节固定杆2为中间设有滑槽的长条形结构,其两端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上固定板1的下边缘和下固定板3的上边缘。前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为PVC材质。前述供电模块为微型电池。前述调整带5为尼龙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通过在上下固定板内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伤者腿部与牵引带之间的压力值,再根据提前预设值的最佳压力值进行对比,通过自动调节调整带在调整轨道上进行滑动,调整调整带的松紧程度,达到最佳压力值,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整,避免了在伤者感知不准确的情况下进行手动调整,从而造成牵引力度不合适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科学的帮助伤者尽快恢复健康。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包括贴合大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上固定板(1)和贴合小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下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之间采用可以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固定杆(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开口处均水平设置有调整带(5),所述调整带(5)内侧安装有微型齿轮(8),所述微型齿轮(8)连接微型直流电机(9),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两侧沿水平方向相对应设有调整轨道(6),所述调整轨道(6)上设置有微型齿条,所述微型齿条与微型齿轮(8)相对应啮合;/n所述调整带(5)的两个外端部沿两侧对应的调整轨道(6)滑动,所述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微型齿轮(8)连接微型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所述微型直流电机(9)电性连接控制器(4),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内侧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电性连接控制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包括贴合大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上固定板(1)和贴合小腿形状的留有开口的下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之间采用可以调节两者间距的调节固定杆(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开口处均水平设置有调整带(5),所述调整带(5)内侧安装有微型齿轮(8),所述微型齿轮(8)连接微型直流电机(9),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的两侧沿水平方向相对应设有调整轨道(6),所述调整轨道(6)上设置有微型齿条,所述微型齿条与微型齿轮(8)相对应啮合;
所述调整带(5)的两个外端部沿两侧对应的调整轨道(6)滑动,所述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控制器(4),所述微型齿轮(8)连接微型直流电机(9)的输出端,所述微型直流电机(9)电性连接控制器(4),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3)内侧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电性连接控制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和供电模块,所述处理器连接控制器、供电模块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微型直流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调节围度的智能下肢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丹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