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嵩专利>正文

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267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定位机构包括基座(2),基座(2)下端面设有直角定位板(1),基座(2)的上端面设有一倾斜的支件(3),支件(3)的另一端与曲轴连杆(5)连接,使曲轴连杆(5)以支件(3)内的连接轴(33)为轴芯在水平方向上活动,所述曲轴连杆(5)的另一端与平面连杆(7)连接,所述平面连杆(7)的另一端与滑轮座(8)连接,所述滑轮座(8)的另一面设有滑轮组(9);所述牵引机构(11)内贯穿连接有弧形杆(12),弧形杆(12)可在牵引机构(11)内活动和锁紧,所述弧形杆(12)的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定位夹(13),活动定位夹(13)下夹设有骨螺钉(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可重复利用、多角度牵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多角度牵引的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
技术介绍
不稳定的骨盆与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男性居多,常见于车祸、高处坠落、塌方压砸等创伤,多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如头、胸、腹部特别是盆腔脏器损伤,引起大出血或休克,死亡率高达10.2%。国内周志道等报道死亡率甚至高达20%~50%。老年人出现骨盆骨折意味着病情危重,大于60岁的患者死亡率甚至达37%。GiannoudisPV等2005年应用meta分析报告:髋臼骨折移位类型依赖于受伤瞬间股骨头与髋臼关系,髋臼骨折原因:交通伤80.5%,高处坠落伤10.7%,其他原因:8.8%。合并其他器官损伤20%-50%,36%合并有下肢骨折。骨盆与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多合并颅脑外伤、肺挫伤、腹部器官损伤、出血量极大、伤后病情不稳定等因素,死亡率高达10.2%,同时由于抢救患者的生命,延迟对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处理,致残率往往高达50%。如何在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对骨盆与髋臼骨折进行最佳处理,并减少后期骨折手术的“二次打击”对患者的进一步损伤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行之有效的解决围手术期骨盆与髋臼骨折移位固定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对骨盆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其受伤机制认识的加深,骨盆与髋臼骨折脱位的诊治取得了很大进展。骨盆骨折的死亡率虽已下降为5%~20%,但其远期疗效仍无法令人满意。多个文献达成一致意见提出:不稳定的骨盆与髋臼骨折移位应用损伤控制理论(damagecontralorthopadeics,DCO)指导临床分阶段治疗,首先抗休克治疗及合并伤处理,尽可能挽救生命;第二阶段进行ICU复苏;第三阶段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骨盆与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早期临时性使用外固定支架能在短时间内固定骨盆环,使骨折面渗血减少,也使盆腔容积减小并能保持恒定,从而有效发挥骨盆的填塞效应,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同时应用患侧股骨髁上大重量持续骨牵引及股骨粗隆侧方骨牵引复位及初步稳定骨盆与髋臼骨折移位。文献报道骨盆与髋臼骨折多受股骨头撞击影响向内上移位,术前早期行股骨髁上骨牵引配合股骨粗隆侧方牵引,髋臼内壁的骨折碎块极易在盆底筋膜、腹压、关节内“负压”和关节囊牵拉的共同作用下,最大程度恢复髋臼解剖结构,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复位。可以微创经皮固定或者简化术中切开复位手术难度,减少术中病人创伤,尤其病人合并多发伤及急诊患者。如果超过1周或再晚时处理,由于血肿的机化,纤维粘连及组织的创伤性炎症变化等均可影响并阻碍骨盆与髋臼骨折块的复位,这为进一步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三维骨牵引复位及初步稳定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以上认识及前期研究,本技术主要是从股骨粗隆侧方牵引架的设计及联合股骨髁上纵向牵引在骨盆与髋臼骨折脱位治疗中价值评估。而目前股骨侧方牵引方法及牵引矢量角度、牵引重量多样,常常根据个人临床经验及医院临时设备,没有一个固定的、可重复应用的股骨侧方牵引医疗器械。因此本技术以临床骨盆与髋臼骨折脱位病人研究对象,设计出可重复利用、多角度牵引的股骨粗隆侧方牵引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包括定位机构、牵引机构11、牵引绳6、砝码10和若干连接件;定位机构和牵引机构11之间通过牵引绳6相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下端面通过定位板连接孔21垂直固定设有直角定位板1,所述基座2的上端面在设置直角定位板1的对边一侧焊接设有一倾斜的支件3,支件3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螺钉A41与曲轴连杆5连接,使曲轴连杆5以支件3内的连接轴33为轴芯在水平方向上活动,所述曲轴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螺钉B42与平面连杆7连接,所述曲轴连杆5通过调节可调节螺钉B42带动平面连杆7在水平面的垂面上活动,所述平面连杆7的另一端与滑轮座8通过可调节螺钉C43连接,所述滑轮座8的另一面设有滑轮组9;所述牵引机构11内贯穿连接有弧形杆12,弧形杆12可在牵引机构11内活动和锁紧,所述弧形杆12的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定位夹13,活动定位夹13下夹设有骨螺钉14。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6的一端连接牵引机构11,中间绕过滑轮组9,另一端连接砝码10,所述滑轮组9中的滑轮数量至少为3个。进一步的,所述支件3的两端的端面与基座2平面平行,所述支件3的中端为支杆31,所述支杆31相对基座2倾斜30度,所述支件3上端面末端设有一水平转轴32,水平转轴32内设有水平转轴轴芯33。进一步的,所述曲轴连杆5包括垂直转轴51、垂直转轴轴芯52、水平转轴连接部53、直杆部54、过渡部55、弯杆部56,弯杆部56为水平向上弯曲,所述弯杆部56的上端为过渡部55,过渡部55另一端为直杆部54,直杆部54相对基座2的平面垂直。更进一步的,所述弯杆部56的一端设有与水平转轴32对应的水平转轴连接部53,水平转轴连接部53内设有与水平转轴轴芯33相对应的孔。更进一步的,所述直杆部54的末端设有垂直转轴51,垂直转轴51内设有垂直转轴轴芯52,水平转轴连接部53内开设有与水平转轴轴芯33相对应的轴孔,平面连杆7的一端设有与垂直转轴51相对应的垂直转轴连接部71,垂直转轴连接部71内开设有与垂直转轴轴芯52相对应的孔。进一步的,所述平面连杆7的另一端设有滑轮座连接部72,滑轮座连接部72内开设有轴孔,滑轮座8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与滑轮座连接部72相对应的滑轮座转轴81,滑轮座转轴81内设有与滑轮座连接部72内开设有轴孔相对应的滑轮座转轴轴芯82,滑轮座8的另一侧设有滑轮组9。进一步的,牵引机构11包括相互配合的牵引头111、定位锁块112、U型锁头113,牵引头111主体形状为L型,在L型底边设有可供牵引绳缠绕的孔,在L型侧边开设有与定位锁块112相配合的通孔,定位锁块112分别连接牵引头111和U型锁头113,所述定位锁块112与牵引头111相连接的一端为与牵引头111相配合的倒L型,倒L型侧边开设有与牵引头111相配合的通孔,倒L型的底边设有与倒L型侧边垂直的突起锁块,锁块的中心设有可供弧形杆12贯穿并且与U型锁头113相配合的通孔,定位锁块112的端部设有可贯穿U型锁头113的突起,定位锁块112贯穿U型锁头113外的突起设有一与之相互配合的端堵进行锁定。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定位夹13具体为棒针夹。进一步的,两个牵引骨螺钉14之间的夹角为6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定位机构适应性强,可在专科病床及普通床位上牢靠固定。曲轴连杆可带动滑轮组在水平方向上活动和固定,平面连杆可带动滑轮组在竖直方向上活动和固定,可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滑轮组的位置,牵引机构活动性强,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牵引骨螺钉的角度和方向,实现三维骨牵引复位,减少术后创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包括定位机构、牵引机构(11)、牵引绳(6)、砝码(10)和若干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和牵引机构(11)之间通过牵引绳(6)相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下端面通过定位板连接孔(21)垂直固定设有直角定位板(1),所述基座(2)的上端面在设置直角定位板(1)的对边一侧焊接设有一倾斜的支件(3),支件(3)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螺钉A(41)与曲轴连杆(5)连接,使曲轴连杆(5)以支件(3)内的连接轴为轴芯在水平方向上活动,所述曲轴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螺钉B(42)与平面连杆(7)连接,所述曲轴连杆(5)通过调节可调节螺钉B(42)带动平面连杆(7)在水平面的垂面上活动,所述平面连杆(7)的另一端与滑轮座(8)通过可调节螺钉C(43)连接,所述滑轮座(8)的另一面设有滑轮组(9);所述牵引机构(11)内贯穿连接有弧形杆(12),弧形杆(12)可在牵引机构(11)内活动和锁紧,所述弧形杆(12)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定位夹(13),活动定位夹(13)下夹设有骨螺钉(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包括定位机构、牵引机构(11)、牵引绳(6)、砝码(10)和若干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和牵引机构(11)之间通过牵引绳(6)相连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下端面通过定位板连接孔(21)垂直固定设有直角定位板(1),所述基座(2)的上端面在设置直角定位板(1)的对边一侧焊接设有一倾斜的支件(3),支件(3)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螺钉A(41)与曲轴连杆(5)连接,使曲轴连杆(5)以支件(3)内的连接轴为轴芯在水平方向上活动,所述曲轴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可调节螺钉B(42)与平面连杆(7)连接,所述曲轴连杆(5)通过调节可调节螺钉B(42)带动平面连杆(7)在水平面的垂面上活动,所述平面连杆(7)的另一端与滑轮座(8)通过可调节螺钉C(43)连接,所述滑轮座(8)的另一面设有滑轮组(9);所述牵引机构(11)内贯穿连接有弧形杆(12),弧形杆(12)可在牵引机构(11)内活动和锁紧,所述弧形杆(12)的两端分别设有活动定位夹(13),活动定位夹(13)下夹设有骨螺钉(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6)的一端连接牵引机构(11),中间绕过滑轮组(9),另一端连接砝码(10),所述滑轮组(9)中的滑轮数量至少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件(3)的两端的端面与基座(2)平面平行,所述支件(3)的中端为支杆(31),所述支杆(31)相对基座(2)倾斜30度,所述支件(3)上端面末端设有一水平转轴(32),水平转轴(32)内设有水平转轴轴芯(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连杆(5)包括垂直转轴(51)、垂直转轴轴芯(52)、水平转轴连接部(53)、直杆部(54)、过渡部(55)、弯杆部(56),所述弯杆部(56)为水平向上弯曲,所述弯杆部(56)的上端为过渡部(55),过渡部(55)另一端为直杆部(54),直杆部(54)相对基座(2)的平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部侧方牵引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嵩
申请(专利权)人:高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