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
技术介绍
包皮环切术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创新,依托各种新型的器械,目前已发展出几十种不同的术式。其中商环是临床上较早大量使用的器械,其利用内外环压迫使组织缺血坏死进而自然脱落,优点是切除包皮的长度准确,缺点也很明显:商环需长时间留置在阴茎上,给患者带来不便,且术后水肿、疼痛、感染发生率高,愈合时间长。而包皮环切缝合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器械,目前已在临床上大量使用,手术过程中,伸入包皮内板的龟头座和外侧的缝合器部件固定后,按下激发手柄,同时完成包皮的切割和缝合。其优点是:术后水肿、疼痛较轻,切缘整齐、切口感染率低。突出的缺点是:龟头座伸入包皮内板,将包皮固定于龟头座拉杆后,无法观察到包皮内板的情况,无法很好的对切割平面定位,切割后可能出现内板和系带保留过多或保留过少,以及包皮系带处对合不良,影响美观。最近,申请号为201711289181.4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包皮环切缝合器,将商环与经典的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定位环(1)、内定位环(2)、上定位环(3)、紧固环(4)、推进环(5)、下凹槽保护环(6)、推进支架(7)、切割缝合组件(8)、外卡环(9)、内卡环(10)、切割缝合槽保护环(11),所述外定位环(1)包括外定位环环体(101)、固定把手(102)、硅胶环(103)、卡槽(104),所述内定位环(2)包括内定位环环体(201)、切割缝合槽(202)、刀砧环(203)、第二缝合垫圈(204)、金属环(205)、第一缝合垫圈(206),所述上定位环(3)包括上定位环环体(301)、上凹槽(302)、下凹槽(303)、环形槽(3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皮环切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定位环(1)、内定位环(2)、上定位环(3)、紧固环(4)、推进环(5)、下凹槽保护环(6)、推进支架(7)、切割缝合组件(8)、外卡环(9)、内卡环(10)、切割缝合槽保护环(11),所述外定位环(1)包括外定位环环体(101)、固定把手(102)、硅胶环(103)、卡槽(104),所述内定位环(2)包括内定位环环体(201)、切割缝合槽(202)、刀砧环(203)、第二缝合垫圈(204)、金属环(205)、第一缝合垫圈(206),所述上定位环(3)包括上定位环环体(301)、上凹槽(302)、下凹槽(303)、环形槽(304)、卡扣(305)、连接通孔(306)、弹簧(307)、第一滚轮滑轨(308),所述紧固环(4)包括紧固环环体(401)、滚轮(402)、第一旋转把手(403)、环形卡扣(404),所述推进环(5)包括推进环环体(501)、第二旋转把手(502)、环形击发部(503)、第二滚轮(504),所述推进支架(7)包括推进圆环片(701)、第二滚轮滑轨(702)、连接杆(703),所述切割缝合组件(8)包括承接板(801)、缝合针(802)、环形刀(803)、双向倒刺线(804);
所述内定位环(2)设置于所述外定位环(1)的正上方,所述上定位环(3)设置于所述内定位环(2)的上方,所述紧固环(4)套设在所述上定位环(3)上方,所述推进环(5)设置于所述紧固环(4)的上方,所述下凹槽保护环(6)设置于所述下凹槽(303)的下方,所述切割缝合槽保护环(11)设置于所述切割缝合槽(202)上方,所述推进支架(7)通过所述连接通孔(306)与所述切割缝合组件(8)连接,所述推进支架(7)设置于所述上凹槽(302)内,所述切割缝合组件(8)设置于所述下凹槽(303)内,所述外卡环(9)和所述内卡环(10)设置于所述上凹槽(302)的端口与所述推进支架(7)之间;
所述固定把手(102)设置于所述外定位环环体(101)的左右两侧,所述硅胶环(103)设置于所述外定位环环体(101)上端边缘处,所述卡槽(104)设置于所述外定位环环体(101)的上侧;
所述切割缝合槽(202)设置于所述内定位环环体(201)的上端,所述刀砧环(203)设置在所述切割缝合槽(202)上,所述第一缝合垫圈(206)设置在所述切割缝合槽(202)上且处于所述刀砧环(203)内侧,所述金属环(205)设置于所述第一缝合垫圈(206)上方,所述第二缝合垫圈(204)设置于所述第一缝合垫圈(206)的上方,所述金属环(205)设置于所述第二缝合垫圈(204)底端金属环槽内;
所述上凹槽(302)和所述下凹槽(303)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定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友峰,顾双双,石亮,陈海,徐志鹏,戴玉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