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颖伟专利>正文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04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包括连接管体,以及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上的可以向前伸出的第一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体前端并且由第一推动装置或/和第二推动装置向前推动的夹紧套筒;还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内的过滤网。所述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尤其是已经安装固定的滴灌管路,通过调节夹紧套筒的位置可以在不干扰滴灌管路的前提下进行快速的拆卸和安装;所述夹紧套筒的伸张过程通过第一推动装置和/或第二推动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拆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可以将滴灌管路中的杂质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
本技术涉及滴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
技术介绍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滴灌管路长时间使用会积累较多的沙土等杂质,即使是在滴灌管路的前端设置过滤系统也不可能全部的将杂质过滤掉,因此有必要在相邻滴灌管路的连接处设置带过滤功能的管状接头,可以实现良好的过滤功能,还方便拆卸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案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尤其是已经安装固定的滴灌管路,通过调节夹紧套筒的位置可以在不干扰滴灌管路的前提下进行快速的拆卸和安装;所述夹紧套筒的伸张过程通过第一推动装置和/或第二推动装置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拆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可以将滴灌管路中的杂质过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包括连接管体,以及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上的可以向前伸出的第一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体前端并且由第一推动装置或/和第二推动装置向前推动的夹紧套筒;还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内的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设有至少两只。再进一步的,位于前方的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位于后方的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实现良好的分层过滤。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体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空心圆柱形状,所述连接管体外壁前端设有一圈环形的外置环槽,所述外置环槽内设有密封外圈,所述连接管体内壁后端向前成型有一圈后置插槽,所述后置插槽内设有密封后圈。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第一凹环,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中部,所述第一凹环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内螺纹管;第一插槽,沿所述连接管体轴向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所述第一插槽周向均布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每只第一插槽内分别设有一只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啮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插杆前端向外设有第一径向杆;推动圆环,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体上,所述推动圆环内壁与所述第一径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包括:第二凹环,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后半部分,所述第一凹环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二内螺纹管,所述第二内螺纹管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内径;第二插槽,沿所述连接管体轴向设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所述第二插槽周向均布在所述连接管体外壁,每只第二插槽内分别设有一只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插杆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啮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插杆前端向外设有第二径向杆,所述第二径向杆外端向前设有保持插杆。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套筒包括套设在连接管体前端外壁的套筒后段、设在所述套筒后段前端并卡止在连接管体前端的套筒挡环、设在所述套筒挡环前端的前置插筒、设在所述前置插筒内的密封前圈,所述夹紧套筒后端周向均布有与保持插杆一一插接对应的保持插孔。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管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的螺距。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使得转动所述第一内螺纹管、第二内螺纹管一圈时,所述第一插杆行进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插杆行进的距离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管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的螺纹旋向相反。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当偶尔有外力作用扭转所述第一内螺纹管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时,总有一个内螺纹管处于被拧紧状态,避免所述夹紧套筒的脱落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设有三只,所述第二插槽数量与所述第一插槽一致,所述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槽在所述连接管体的圆周外壁上交替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尤其是已经安装固定的滴灌管路,通过调节夹紧套筒的位置可以在不干扰滴灌管路的前提下进行快速的拆卸和安装。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所述夹紧套筒的伸张过程通过第一推动装置和/或第二推动装置实现:既可以通过第一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中的任一一个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共同作用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拆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可以将滴灌管路中的杂质过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所述管状接头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管状接头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截面剖视图。图中:a.滴灌管路;1.连接管体,11.外置环槽,12.密封外圈,13.后置插槽,14.密封后圈;2.第一推动装置,21.第一凹环,21a.第一内螺纹管,22.第一插槽,22a.第一插杆,22b.第一径向杆,23.推动圆环;3.第二推动装置,31.第二凹环,31a.第二内螺纹管,32.第二插槽,32a.第二插杆,32b.第二径向杆,32c.保持插杆;4.夹紧套筒,41.套筒后段,42.套筒挡环,43.前置插筒,44.密封前圈,45.保持插孔;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a,包括连接管体1,以及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上的可以向前伸出的第一推动装置2、第二推动装置3,以及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体1前端并且由第一推动装置2或/和第二推动装置3向前推动的夹紧套筒4;还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内的过滤网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5设有至少两只。再进一步的,位于前方的过滤网5的网孔孔径大于位于后方的过滤网5的网孔孔径,实现良好的分层过滤。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体1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空心圆柱形状,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前端设有一圈环形的外置环槽11,所述外置环槽11内设有密封外圈12,所述连接管体1内壁后端向前成型有一圈后置插槽13,所述后置插槽13内设有密封后圈14。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推动装置2包括:第一凹环21,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中部,所述第一凹环21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内螺纹管21a;第一插槽22,沿所述连接管体1轴向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所述第一插槽22周向均布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每只第一插槽22内分别设有一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a),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体(1),以及/n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上的可以向前伸出的第一推动装置(2)、第二推动装置(3),以及/n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体(1)前端并且由第一推动装置(2)或/和第二推动装置(3)向前推动的夹紧套筒(4);/n还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内的过滤网(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用以连接相邻的滴灌管路(a),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体(1),以及
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上的可以向前伸出的第一推动装置(2)、第二推动装置(3),以及
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体(1)前端并且由第一推动装置(2)或/和第二推动装置(3)向前推动的夹紧套筒(4);
还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内的过滤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体(1)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空心圆柱形状,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前端设有一圈环形的外置环槽(11),所述外置环槽(11)内设有密封外圈(12),所述连接管体(1)内壁后端向前成型有一圈后置插槽(13),所述后置插槽(13)内设有密封后圈(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过滤功能的滴灌管路用管状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动装置(2)包括:
第一凹环(21),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中部,所述第一凹环(21)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一内螺纹管(21a);
第一插槽(22),沿所述连接管体(1)轴向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所述第一插槽(22)周向均布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每只第一插槽(22)内分别设有一只第一插杆(22a),所述第一插杆(22a)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21a)啮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插杆(22a)前端向外设有第一径向杆(22b);
推动圆环(23),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上,所述推动圆环(23)内壁与所述第一径向杆(22b)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推动装置(3)包括:
第二凹环(31),设在所述连接管体(1)外壁后半部分,所述第一凹环(21)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二内螺纹管(31a),所述第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伟杨淑芳李艳郭黎明吴凤丽崔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颖伟杨淑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