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2331959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零面锚定膜的工业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良好的液晶显示元件和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使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与自由基产生膜接触的状态下,给予使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以及,一种功能膜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在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一基板和不具有自由基产生膜的第二基板之间具有液晶组合物的单元的步骤,其中,液晶组合物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以及对所述单元给予使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zero surface anchor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了聚合物稳定化技术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聚合物稳定化技术能够利用廉价且不包括复杂的工序的方法制造零面锚定膜(zerosurfaceanchoringfilm),以及使用该制造方法的、用于实现进一步的低电压驱动的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在手机、计算机和电视的显示器等中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具有薄型、轻量、低耗电量等特性,今后期待对VR或超高精细的显示器等进一步内容的应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提出了TN(TwistedNematic)、IPS(In-PlaneSwitching)、VA(VerticalAlignment)等各种各样的显示模式,但全部的模式使用将液晶诱导成所期望的取向状态的膜(液晶取向膜)。特别是在平板PC、智能手机、智能TV等具备触摸面板的制品中,优选即使触摸,显示也不易紊乱的IPS模式,近年,在对比度提高或视场角特性的提高方面,逐渐采用使用FFS(FrindgeFieldSwitching)的液晶显示元件、使用光取向的使用非接触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在使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与自由基产生膜接触的状态下,给予使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30 JP 2017-129218;20180618 JP 2018-1155941.一种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使含有液晶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与自由基产生膜接触的状态下,给予使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的充分的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的自由基产生膜为进行了单轴取向处理的自由基产生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无电场的状态下进行给予能量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为将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固定化而成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是通过涂布具有产生自由基的基团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组合物,使其固化并形成膜,从而在膜中固定化而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基产生膜由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聚合物为选自使用二胺成分而得到的聚酰亚胺前体、聚酰亚胺、聚脲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所述二胺成分包含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二胺。


8.根据权利要求4、6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为下述结构[X-1]~[X-18]、[W]、[Y]、[Z]表示的有机基团,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式[W]、[Y]、[Z]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聚合性反应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Ar表示可以具有有机基团和/或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的选自亚苯基、亚萘基和亚联苯基中的芳香族烃基,R9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在R9和R10为烷基的情况下,可以在末端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Q表示下述结构,



式中,R11表示-CH2-、-NR-、-O-或-S-,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Q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
R12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有诱发自由基聚合的有机基团的二胺为具有下述通式(6)或下述通式(7)表示的结构的二胺,



式(6)中,R6表示单键、-CH2-、-O-、-COO-、-OCO-、-NHCO-、-CONH-、-NH-、-CH2O-、-N(CH3)-、-CON(CH3)-或-N(CH3)CO-,
R7表示单键、或者非取代的或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亚烷基,该亚烷基的任意的-CH2-或-CF2-的1个以上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CH=CH-、二价的碳环和二价的杂环中的基团取代,并且可以在以下举出的任一种基团,即-O-、-COO-、-OCO-、-NHCO-、-CONH-或-NH-相互不相邻的条件下被这些基团取代;
R8表示选自下述式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



式[X-1]~[X-18]中,﹡表示与化合物分子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性基团以外的部分键合的部位,S1、S2各自独立地表示-O-、-NR-、-S-,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R1、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



式(7)中,T1和T2各自独立地为单键、-O-、-S-、-COO-、-OCO-、-NHCO-、-CONH-、-NH-、-CH2O-、-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尚宏森内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