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76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母座以及至少两种与该母座适配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公头,所述母座内设有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设置于该第一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一功率端子组;每种公头内均设有与第一接地端子组适配的第二接地端子组和一组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二功率端子组,且该第二功率端子组与母座中的一组第一功率端子组适配,其中,每种公头内第二功率端子组的安装位置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充电连接器使用,母座同时携带多个功率规格,依不同的功率规格设计不同的公头,以此来实现一母座对多公头,达到不同功率充电的功能,并且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公头与母座对接,使用起来极为灵活、方便。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产品
,特指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的主要配套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军用电子产品等,配套领域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强有力地牵引着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电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目前的电连接器用于充电时,一个电连接器仅能输出一种充电功率,且充电功率是固定,不可自由选择的,导致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如需对多种产品进行不同功率进行充电式,必须使用多个不同的电连接器,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也影响携带,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包括母座以及至少两种与该母座适配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公头,所述母座内设有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设置于该第一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一功率端子组;每种公头内均设有与第一接地端子组适配的第二接地端子组和一组设置于该第二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二功率端子组,且该第二功率端子组与母座中的一组第一功率端子组适配,其中,每种公头内第二功率端子组的安装位置不同。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座包括绝缘座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座中并呈上下两排对称分布的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安装于该绝缘座外围的金属壳,该绝缘座前端具有一舌板,该舌板与金属壳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公头对插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均包括有一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第一功率端子组,该第一接地端子组包括对称分布于该舌板上表面两侧或下表面两侧的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每组第一功率端子组包括有两个对称分布于该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一功率端子。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头包括具有供舌板插入的对接槽的绝缘体、设置于该对接槽上内壁和下内壁的第三端子模组和第四端子模组及安装于该绝缘体外围的屏蔽壳;所述第三端子模组和第四端子模组均包括有一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第二功率端子组,该第二接地端子组包括对称分布于该对接槽上内壁两侧或下内壁两侧的第三接地端子和第四接地端子,每组第二功率端子组包括有两个对称分布于该第三接地端子和第四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二功率端子。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舌板的宽度为4.58~6.6mm,该对接空间的宽度为6.23~8.25mm;与之对应的,所述公头端部的宽度为6.14~8.11mm,且该对接槽的宽度为4.72~6.69mm。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舌板的宽度为5.49mm,该对接空间的宽度为7.14mm;与之对应的,所述公头端部的宽度为7.05mm,且该对接槽的宽度为5.63mm。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下端面后部成型多个呈一排等间隔分布的垫台,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中所有端子的第一引脚为贴片结构,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中所有端子的第二引脚为贴片结构,该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交错分布并贴在垫台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中所有端子的第一引脚为贴片结构,该第一引脚贴在所述绝缘座下端面后部成型的第一垫台上;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中所有端子的第二引脚为贴片结构,该第二引脚贴在所述绝缘座下端面后部成型的第二垫台上,并与第一引脚呈两排分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中所有端子的第一引脚为插针结构,并呈一排或两排凸伸出该绝缘座下端面外;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中所有端子的第二引脚为贴片结构,该第二引脚贴在所述绝缘座下端面后部成型的第二垫台上,该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呈两排或三排分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壳包括有套设于该绝缘座前端的金属内壳和固定于该金属内壳外围的金属外壳,该金属内壳与绝缘座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对接空间,该绝缘座外围设置有用于与金属内壳张紧固定的凸筋;所述绝缘座下端面两侧分别成型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且该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上分别成型有用于与PCB插接定位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该绝缘座下端面成型有铆压槽;所述金属内壳后端下部成型有第一限位凸片,该第一限位凸片插置于该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之间,并该第一限位凸片向下成型的第一铆压片和第二铆压片均压入该铆压槽中;所述金属内壳下端面成型有若干用于与PCB接触的垫高凸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头还包括插装于该绝缘体中的卡锁及用于将卡锁和第三端子模组、第四端子模组紧固与该绝缘体中的后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作为充电连接器使用,由于母座具有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一功率端子组,以此使母座同时携带多个功率规格,依不同的功率规格设计不同的公头,具体而言,公头内设有与第一接地端子组适配的第二接地端子组和一组与母座中的一组第一功率端子组适配的第二功率端子组,且每种公头内第二功率端子组的安装位置不同,当一种公头插入母座中后,该公头中的第二功率端子组与母座中的一组第一功率端子组接触,并形成电性导通,并且能够实现正反插,而母座中的其它组第一功率端子组处于空置状态,以此来实现一母座对多公头,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功能,并且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公头与母座对接,满足不同功率充电的需求,使用起来极为灵活、方便,并且可以节省了使用成本,并且便于携带,令本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2、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其结构与USBTYPEC连接器类似,但又区分与协会规范的USBTYPEC连接器,本专利技术将母座的舌板的宽度为4.58~6.6mm,该对接空间的宽度为6.23~8.25mm;与之对应的,所述公头端部的宽度为6.14~8.11mm,且该对接槽的宽度为4.72~6.69mm,以此使协会规范的TYPEC插座和TYPEC插头不能够与本专利技术中公头和母座对插,即本专利技术公头仅可以与母座适配对插,该公头不能与协会规范的TYPEC插座对插,协会规范的TYPEC插头也无法插入该母座,以此能够有效防止与协会规范的USBTYPEC连接器混插使用,保证本专利技术的独特性和单一匹配性,满足客制化要求,令本专利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绝缘座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公头的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公头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种公头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母座以及至少两种与该母座适配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公头,所述母座内设有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设置于该第一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一功率端子组;每种公头内均设有与第一接地端子组适配的第二接地端子组和一组设置于该第二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二功率端子组,且该第二功率端子组与母座中的一组第一功率端子组适配,其中,每种公头内第二功率端子组的安装位置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母座以及至少两种与该母座适配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公头,所述母座内设有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设置于该第一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一功率端子组;每种公头内均设有与第一接地端子组适配的第二接地端子组和一组设置于该第二接地端子组旁侧并能实现不同功率充电的第二功率端子组,且该第二功率端子组与母座中的一组第一功率端子组适配,其中,每种公头内第二功率端子组的安装位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包括绝缘座以及设置于该绝缘座中并呈上下两排对称分布的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安装于该绝缘座外围的金属壳,该绝缘座前端具有一舌板,该舌板与金属壳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公头对插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均包括有一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第一功率端子组,该第一接地端子组包括对称分布于该舌板上表面两侧或下表面两侧的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每组第一功率端子组包括有两个对称分布于该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一功率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包括具有供舌板插入的对接槽的绝缘体、设置于该对接槽上内壁和下内壁的第三端子模组和第四端子模组及安装于该绝缘体外围的屏蔽壳;所述第三端子模组和第四端子模组均包括有一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组和至少两组第二功率端子组,该第二接地端子组包括对称分布于该对接槽上内壁两侧或下内壁两侧的第三接地端子和第四接地端子,每组第二功率端子组包括有两个对称分布于该第三接地端子和第四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二功率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宽度为4.58~6.6mm,该对接空间的宽度为6.23~8.25mm;与之对应的,所述公头端部的宽度为6.14~8.11mm,且该对接槽的宽度为4.72~6.69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的宽度为5.49mm,该对接空间的宽度为7.14mm;与之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福吴斗风蔡上升陈善君朱兵雷邹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