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765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上密封压套以及与下壳体连接的下密封压套,所述上密封压套与下密封压套设有连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密封护套,所述上密封压套和下密封压套之间设有环绕密封护套的导电密封圈,所述密封护套内设有三相电缆,三相电缆的一端通入上壳体内,三相电缆的另一端通入下壳体内,所述密封护套的端部与上壳体及下壳体密封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实现电机和电机控制器连接部位密封性能和低电磁辐射性能的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

A kind of flexi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sealed protection which can shiel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驱动力总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国家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日益提高。电动器的安全性不仅体现在机械结构安全,电池安全等传统关注点,更体现在电磁辐射对人身的危害方面。电驱动力总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日趋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驱动电机的电流电压也随之日趋提高,电机和控制器的电联接部分,绝缘性能、安全密封性要求高,易散发电磁辐射,是需要重点防护的位置。目前,电机和控制器如采用金属件刚性连接结构,则控制器防振动效果差,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下降;如用带电磁屏蔽功能的三相线束甩线连接,则成本高且结构不紧凑;如橡胶柔性连接结构,则不能有效防止电磁辐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现电机和电机控制器连接部位密封性能和低电磁辐射性能的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与上壳体(1)连接的上密封压套(2)以及与下壳体(6)连接的下密封压套(3),所述上密封压套(2)与下密封压套(3)设有连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密封护套(7),所述上密封压套(2)和下密封压套(3)之间设有环绕密封护套(7)的导电密封圈(8),所述密封护套(7)内设有三相电缆(5),三相电缆(5)的一端通入上壳体(1)内,三相电缆(5)的另一端通入下壳体(6)内,所述密封护套(7)的端部与上壳体(1)及下壳体(6)密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与上壳体(1)连接的上密封压套(2)以及与下壳体(6)连接的下密封压套(3),所述上密封压套(2)与下密封压套(3)设有连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密封护套(7),所述上密封压套(2)和下密封压套(3)之间设有环绕密封护套(7)的导电密封圈(8),所述密封护套(7)内设有三相电缆(5),三相电缆(5)的一端通入上壳体(1)内,三相电缆(5)的另一端通入下壳体(6)内,所述密封护套(7)的端部与上壳体(1)及下壳体(6)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密封压套(2)靠近上壳体(1)的端部向水平延伸形成上连接台(2a),所述上连接台(2a)与上壳体(1)之间通过上固定螺丝(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护套(7)靠近上壳体(1)的一端向水平延伸形成上密封层(7b),所述上密封层(7b)位于上壳体(1)和上连接台(2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屏蔽电磁辐射的密封防护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连接台(2a)的内侧设有上阶梯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