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66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22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显示模块以及第二磁性元件。背板具有底壁以及承载部,承载部连接于底壁,且位于底壁的周缘。多个第一磁性元件配置于承载部上。显示模块包括第一基板,承载部承托第一基板的边缘。第二磁性元件配置于第一基板的边缘,并分别与该些第一磁性元件相对设置,其中该些第一磁性元件与该些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彼此结合。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显示模块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可携式的智慧型电子产品已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消费者或业者,除应有功能外,对电子产品的轻薄、省电、强固,甚至产品外观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在可携式显示装置上更有对视觉品味的要求。除轻量坚固的材料的使用,业者也在组装结构上进行研发与设计。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背光模块等组件,以及外框、背板等结构件。背板一般作为承载组件的基座,背光模块、显示模块依序组装至背板上。外框与背板结合,以固定内部组件。显示模块也能直接固定于背板,举例来说,显示模块以其保护盖等外部结构与背板等结构件结合。所述结构件另可为内部框体或缓冲件等。习知的结合手段通常为双面胶,其一侧贴合结构件,另一侧贴合保护盖;唯双面胶的黏力有限,因此须藉由表面积加大以提供有效的结合力。然而较大面积必然占据较多空间,不利于显示装置轻、薄的发展趋势,亦无益边框窄化以及显示区域极大化。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便于组装及拆解,并降低损耗性材料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一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显示模块以及第二磁性元件。背板具有底壁以及承载部,承载部连接于底壁且位于底壁周缘。多个第一磁性元件配置于承载部上。显示模块包括第一基板,而承载部承托第一基板的边缘。第二磁性元件配置于第一基板的边缘,并分别与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相对设置,其中多个第一磁性元件与多个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彼此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因采用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彼此结合的方式来将显示模块固定于背板上,因此在显示装置的组装上可降低耗损性材料(例如胶带)的使用,在拆解及返工上则不生残胶问题。而且,透过对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至少其中之一的消磁或移动,提高拆解及返工的容易度。再者,本专利技术是透过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的磁吸附力紧固显示模块于背板上,有利显示装置边框窄化设计。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A是图4的第一磁性元件吸引第二磁性元件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B是图4的第一磁性元件未吸引第二磁性元件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背板10、多个第一磁性元件20、显示模块3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40。背板10具有底壁110以及承载部120,承载部120连接于底壁110且位于底壁110周缘。背板10可为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但不限于此。在一实施方式中,底壁110实质为四边形,此时承载部120例如是包括四个壁体沿底壁110的周缘分布,或是包括两个壁体分布于底壁110的相对两边,例如相对两长边、相对两短边。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部120可包括多个壁体,在底壁110上相距适当距离间隔分布。第一磁性元件20配置于承载部120上。举例来说,这些第一磁性元件20例如是配置于位于底壁110的相对两边的承载部120上。由于图1为剖视示意图,所以位于左边及右边的第一磁性元件20的数量分别为一个,但实际上位于左边及右边的第一磁性元件20的数量可分别为多个。此外,在承载部120于底壁110任意相对两边连续分布的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边的第一磁性件元20例如是相互间隔配置;在承载部120于底壁110周缘间隔分布的实施方式中,承载部120个别地或部分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20。第一磁性元件20可透过黏性材料、紧固结构连结于承载部120表面,或者嵌入承载部1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承载部120有一表面面朝第一基板31,该表面作为顶面123。如图1所示,第一磁性元件20嵌入承载部120并暴露于顶面123。以下再针对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显示模块3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40的详细构造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显示模块30包括第一基板31,而承载部120承托第一基板31的边缘。所述边缘至少包含第一基板31面向底壁110的表面311的边缘部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边缘可进一步包含第一基板31的侧边。第二磁性元件40配置于第一基板31的边缘,并分别与多个第一磁性元件20相对设置。第二磁性元件40例如是至少部分配置于第一基板31面向底壁110的表面311。当承载部120承托第一基板31,第二磁性元件40实质位于承载部120正上方。第二磁性元件40可透过黏性材料、紧固结构连结于第一基板31的边缘,或嵌入第一基板31。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元件40是以铁磁性金属材料涂布于第一基板31边缘所形成。第二磁性元件40与第一磁性元件20藉由磁力彼此结合而使第一基板31吸附于背板10及承载部120,其中第一磁性元件20可为永久磁铁,天然或人造者皆可,第二磁性元件40可为永久磁铁或能被永久磁铁所吸附的铁磁性金属元件,如铁、钴、镍,但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显示模块30进一步包含第二基板32、第三基板33以及显示介质层35。第三基板33连接于第一基板31的面向底壁110的表面311,而显示介质层35例如是透过框胶34密封于第二基板32与第三基板33之间。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第三基板33可包括透光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石英基板,但不以此为限。第三基板33可透过光学胶带、光学透明树脂连接于第一基板31,但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例如是液晶显示模块,其中第一基板31为保护盖或触控面板,第二基板32例如包含像素阵列以及周边电路,第三基板33例如包含彩色滤光层,而显示介质层35包含多个液晶分子。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显示模块30的种类。此外,在第一基板31为保护盖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可进一步包含触控感应线路设置于第二基板32及第三基板33的至少其一,但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在显示介质层35为非自发光形式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可进一步包括背光模块50,配置于底壁110与显示模块30之间。背光模块50可为侧光式背光模块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显示模块以及第二磁性元件,其中/n所述背板具有底壁以及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连接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底壁的周缘;/n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配置于所述承载部上;/n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基板,所述承载部承托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n所述第二磁性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并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彼此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多个第一磁性元件、显示模块以及第二磁性元件,其中
所述背板具有底壁以及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连接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底壁的周缘;
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配置于所述承载部上;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一基板,所述承载部承托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
所述第二磁性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并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彼此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嵌入所述承载部,并被所述承载部的顶面所暴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
至少一绝缘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绝缘片上;以及
多个第三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承载部,并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绝缘片位于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元件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之间,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多个第三磁性元件藉由磁力彼此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性元件嵌入所述承载部,并被所述承载部的顶面所暴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更包括缓冲件,配置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