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8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属于公交站牌技术领域,公交电子站牌包括:站牌本体和对站牌本体进行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预制块顶面,所述预制块内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通站牌本体内部的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与第二导线通道的进线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通过在底座下增加预制块,避免了公交电子站牌通过土石埋设固定,通过在预制块内开设第一导线通道,方便了公交电子站牌导线的穿设且避免了导线造石块挤压损伤。

A kind of electronic bus s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电子站牌
本技术属于公交站牌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固定的公交电子站牌。
技术介绍
公交电子站牌是用于显示公交运行路线信息和时间信息的一种常见站牌。现有的公交电子站牌一般均通过在施工现场挖坑直接埋设站牌底座的方式固定。但因为公交电子站牌需要连接许多导线,导致埋设站牌底座时容易出现导线造石块挤压损伤的问题,另外公交电子站牌的埋设点一般人流较多,传统通过土石埋设,然后混凝土浇筑覆盖的方法耗时太长,使施工现场对行人的影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其通过在底座下增加预制块,避免了公交电子站牌直接通过土石埋设固定,通过在预制块内开设第一导线通道,方便了公交电子站牌导线的穿设且避免了导线造石块挤压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包括:站牌本体和对站牌本体进行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预制块顶面,所述预制块内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通站牌本体内部的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与第二导线通道的进线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开设于预制块的顶面,所述第二导线通道的进线口开设于底座的底面且朝向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进线口开设于预制块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块为立方体形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预制块包括钢筋骨架和与钢筋骨架配合的混凝土填充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至少一个矩形框架和沿矩形框架布设的多个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伸出至混凝土填充结构顶面外侧,所述立杆的顶端与底座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有两个,一个所述矩形框架为角钢围成的角钢框架,另一个矩形框架为钢筋围成的钢筋框架,所述角钢框架布设在钢筋框架的正上方;每个所述立杆与角钢框架和钢筋框架均焊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下端有一弯起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与站牌本体固定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开设有供立杆顶端穿过的通孔,所述立杆的顶端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立杆的顶端穿过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压紧在座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底面开设有容置立杆顶端和螺母的盲孔,所述盖板覆盖于座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避雷结构,所述避雷结构包括导丝管和穿设在导丝管内的导电丝,所述导丝管的顶端布设于站牌本体顶部,所述导丝管的底部插设于预制块内,所述导电丝顶端伸出至导丝管顶端外侧,所述导电丝的底端伸出导丝管的底端且插设于预制块内。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块上开设有插设孔,所述导丝管的底部插设于插设孔内,所述插设孔的底部有一凹口,所述导电丝的底端伸入致凹口内。进一步地,所述站牌本体上至少布设有一个用于固定导丝管的管卡。进一步地,所述站牌本体至少一个侧面布设有显示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布设在站牌本体侧面上部的站名显示器、布设在站牌本体侧面中部的广告显示器、以及布设在站牌本体侧面下部的公交路线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公交路线显示器至少包括一个用于显示一路公交路线信息的LED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站牌本体侧面上部还布设有监控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公开的公交电子站牌,在实际施工埋设公交电子站牌时,只需在预定的施工点开挖出与预制块大小合适的基坑,然后将预制块置于基坑内,另外将连接站牌本体内部的导线自预制块的第一导线通道穿入,经底座的第二导线通道穿入站牌本体内,站牌本体的底座直接固定在预制块上即可完成公交电子站牌的布设。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不需要对公交电子站牌进行埋设施工,另外也避免了土石对导线的挤压损伤。本技术实施更加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实施时花费的时间更少。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站牌本体;2—预制块;3—立杆;4—角钢框架;5—钢筋框架;6—座板;7—盖板;8—导电丝;9—导丝管;101—第一导线通道;102—第二导线通道;201—站名显示器;202—广告显示器;203—LED显示器;204—监控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站牌本体1和对站牌本体1进行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预制块2顶面,所述预制块2内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101,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通站牌本体1内部的第二导线通道102,所述第一导线通道101的出线口与第二导线通道102的进线口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实施时,首先在需要布设站牌本体1的位置处开挖出一个与预制块2大小尺寸相适应的基坑,连接站牌本体1的导线自地下伸出至该基坑内,将导线从预制块2的第一导线通道101穿入,经底座的第二导线通道102穿入站牌本体1内部,再将预制块2置于基坑内,然后将底座连接在预制块2上,即完成站牌本体1的实施。相比现有的公交电子站牌,本技术实施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够避免土石对导线的挤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通道101的出线口开设于预制块2的顶面,所述第二导线通道102的进线口开设于底座的底面且朝向第一导线通道101的出线口,所述第一导线通道101的进线口开设于预制块2的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块2为立方体形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预制块2包括钢筋骨架和与钢筋骨架配合的混凝土填充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至少一个矩形框架和沿矩形框架布设的多个立杆3,所述立杆3的顶端伸出至混凝土填充结构顶面外侧,所述立杆3的顶端与底座连接。实际使用时,所述矩形框架水平布设有两个,一个所述矩形框架为角钢围成的角钢框架4,另一个矩形框架为钢筋围成的钢筋框架5,所述角钢框架4布设在钢筋框架5的正上方;角钢框架4和钢筋框架5均与每个所述立杆3焊接。实际使用时,所述立杆3的下端有一弯起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与站牌本体1固定的座板6,所述座板6上开设有供立杆3顶端穿过的通孔,所述立杆3的顶端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立杆3的顶端穿过通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压紧在座板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盖板7,所述盖板7底面开设有容置立杆3顶端和螺母的盲孔,所述盖板7覆盖于座板6上。需要说明的是,布设盖板7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立杆3顶端绊倒行人,另外盖板7的布设对立杆3的顶端和螺母的连接起到了保护作用。实际使用时,所述盖板7为塑料板材。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避雷结构,所述避雷结构包括导丝管9和穿设在导丝管9内的导电丝8,所述导丝管9的顶端布设于站牌本体1顶部,所述导丝管9的底部插设于预制块2内,所述导电丝8顶端伸出至导丝管9顶端外侧,所述导电丝8的底端伸出导丝管9的底端且插设于预制块2内。实际使用时,所述座板6和盖板7上均开设有供导丝管9穿过的通孔。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站牌本体1使用时为露天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包括:站牌本体和对站牌本体进行支撑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于预制块顶面,所述预制块内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通站牌本体内部的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与第二导线通道的进线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包括:站牌本体和对站牌本体进行支撑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于预制块顶面,所述预制块内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通站牌本体内部的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与第二导线通道的进线口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开设于预制块的顶面,所述第二导线通道的进线口开设于底座的底面且朝向第一导线通道的出线口,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进线口开设于预制块的侧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为立方体形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预制块包括钢筋骨架和与钢筋骨架配合的混凝土填充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至少一个矩形框架和沿矩形框架布设的多个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伸出至混凝土填充结构顶面外侧,所述立杆的顶端与底座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交电子站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与站牌本体固定的座板,所述座板上开设有供立杆顶端穿过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朝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