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464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包括:供液总管,回液总管,在供液总管和回液总管之间并行设置的多个冷却支路,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分支供液管、第二分支供液管、热管单元、第二分支回液管和第一分支回液管;设置热管单元以及监测报警单元。本回路装置布置在机柜里面但位于服务器外部,它是基于热管模组的芯片级散热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装置简单可靠、便于拆装维护,同时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机房能耗成本和液冷安全隐患。整个回路装置的系统管路结构简单,管路流动阻力降小,回路装置不需要循环泵,仅靠机房液体循环管路的动力就能满足循环需求,具有运行能耗低的特点。

A liquid cooling circulating circuit device for rack ser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房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又称机房)的散热能耗问题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和机柜功率密度的增大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现有技术主要是针对机房整体或单个机柜进行散热设计,如风冷空调、水冷空调、列间空间、液冷背板等,都可归属于机房级和机柜级的散热模式,因此无法有效地解决机柜中无数服务器芯片的局部散热问题和实现高功率下工作温度的有效控制。而从服务器产生热量的来源角度来看,主要芯片产生的热量占服务器发热的70%以上。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适应未来高功率密度机柜和大功率服务器芯片的发展需要,开发一种基于芯片级散热模式的新型机房散热方式将成为今后的主流方向。热管技术作为一种被动式两相换热技术,被誉为“热的超导体”,近年来在数据中心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基于热管模组的芯片级散热方案属于一种很有前途和应用前景的机房芯片级散热技术,它通过高性能热管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快速转移到服务器的出口位置或服务器的外部,再耦合位于服务器外的液体循环回路将热量带走。基于热管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总管(201),回液总管(202),在所述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之间并行设置的多个冷却支路,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分支供液管(205)、第二分支供液管(206)、热管单元(103)、第二分支回液管(207)和第一分支回液管(208);/n所述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位于机柜(101)的后部;冷却液经供液总管(201)进入冷却支路的第一分支供液管(205),通过第二分支供液管(206)进入热管单元(103)冷却端(104)入口,经冷却端(104)出口流入第二分支回液管(207),再经第一分支回液管(2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总管(201),回液总管(202),在所述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之间并行设置的多个冷却支路,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分支供液管(205)、第二分支供液管(206)、热管单元(103)、第二分支回液管(207)和第一分支回液管(208);
所述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位于机柜(101)的后部;冷却液经供液总管(201)进入冷却支路的第一分支供液管(205),通过第二分支供液管(206)进入热管单元(103)冷却端(104)入口,经冷却端(104)出口流入第二分支回液管(207),再经第一分支回液管(208)流入回液总管(202);
热管单元(103)蒸发端(105)位于机架服务器(102)的内部并与芯片外表面接触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端(104)位于机架服务器(102)的内部并紧靠服务器的后端,或者位于机架服务器(102)后端的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总管(201)、回液总管(202)上下两端均设置阀门,回液总管(202)上端设置排气阀(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监测报警单元,在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与各阀门的连接处、各阀门与机房液体循环管路的连接处、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与第一分支供液管(205)的连接处、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与第一分支回液管(208)的连接处、第一分支回液管(208)与第二分支回液管(207)的连接处、第二分支供液管(206)与热管单元(103)的冷却端(104)入口、第二分支回液管(207)与热管单元(103)的冷却端(104)出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漏液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报警单元接收漏液监测传感器发送的信号,监测是否发生漏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液总管(201)和回液总管(202)的管径大于第一分支供液管(205)和第一分支回液管(208)的管径,第一分支供液管(205)和第一分支回液管(208)的管径大于第二分支供液管(206)和第二分支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虎宋立业谢铭慧艾邦成曲伟陈思员俞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