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的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41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导波光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耦合棱镜,电控双折射液晶盒,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以及准直激光光源;电控双折射液晶盒由上、下两块基板对合封装组成;上、下基板的表面镀制有功能薄膜: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液晶灌注于两液晶定向层之间;耦合棱镜与液晶盒的下基板处贴合;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与液晶盒中的上下两透明ITO导电膜层连接;所述准直激光光源发出的准直激光束从耦合棱镜的一个斜边入射,在液晶盒的上基板外层产生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倏逝场的强度最高增强范围可达到多个数量级。本装置在表面显微测量,生物学,表面化学,显微光谱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

A device for generating surface evanescent wave field with adjustable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的产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波光学
,具体涉及表面倏逝波场的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材料,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是近年来牵引各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材料决定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表/界面化学反应以及生命科学的研究则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如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的澄清与筛选等。而这其中,单分子科学或纳米颗粒的研究,由于可以在微观层面阐明材料的表/界面结构和形态,化学反应的进程及生物组织的变化等许多基本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而这其中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分子荧光可以研究分子内部的电子结构,而拉曼光谱可以分辨分子的成键结构。然而,表面增强的拉曼散射(SERS)一般不能在平整的吸附表面获得,样品必须沉积在粗糙的金属表面或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使得SERS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样品制备和基底表面的粗糙度。这种场增强存在不确定性是SERS的最大弱点。另外,SERS的测量空间分辨能力受到激发光的和测量系统的衍射极限的限制。针尖增强的拉曼散射(TipenhancedRamanScattering,TERS)能克服SERS的这一空间分辨的缺点,可以达到纳米尺度,且其信号增强因子可达105-106倍。但TERS的针尖在实验中容易受损,氧化,及沾染而影响信号测量的稳定性。近年来,基于Bloch表面波(BlochSurfaceWave,BSW)的场增强作用受到人们关注。BSW是存在于周期性多层介质膜堆中的电磁波,基于光波导效应,光场被限制在周期性的膜层中产生局域化增强,并对其表面的倏逝波场也产生相应增强作用。目前无论是SPR还是BSW,场增强的激发,大多是都是通过Kretschmann的棱镜耦合方式进行。这样的结构,其场增强性能是一种被动增强机制,即一旦系统结构(1DPC或金属膜层)制备完成,对确定的波长和被测样品,理论上场增强因子(EF)就确定了,具体的增强量,受器件结构制备误差,测量仪器的精度,以及操作者的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研究一种原位的可调的场增强机制,对场增强因子进行主动控制,如连续的调节或设定,或对波长的改变进行倍率补偿,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它可以减少实验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对不同的测量进行量化对比,同时还有利于进行荧光及拉曼信号的激发强度依赖性及特征荧光信号的激发谱的测量研究,可提取更多的材料结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优异、使用方便的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产生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产生装置,包括:一个耦合棱镜,一个电控双折射(ECB)液晶盒,一个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以及一个准直激光光源;其中,所述电控双折射液晶盒,由上、下两块基板对合封装组成;其中,下基板的上(或下)表面镀制有功能薄膜:低折射率耦合层,过渡层;下基板的上表面还依次镀(涂)有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上基板的下表面依次镀(涂)有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液晶灌注封装于上、下两液晶定向层之间;所述耦合棱镜与液晶盒的下基板处贴合;所述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与液晶盒中的两透明ITO导电膜层连接;所述准直激光光源发出的准直激光束从耦合棱镜的一个斜边入射,入射角大于棱镜对液晶盒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在液晶盒的上基板外层产生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具体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液晶盒中液晶沿面平行排列,构成平面波导结构,工作于电控双折射(ECB)模式。根据定向层的不同,液晶也可工作于其它模式,如TN,IPS,VA等,并用偏振片控制光波的偏振方向。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晶盒的底部基板(下基板)材料与耦合棱镜的材料,两者都具有较高的折射率,高于低折射率耦合层的折射率。下基板可选择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本专利技术中,低折射率耦合层,所谓“低折射率”是相对于耦合棱镜和液晶盒基板及液晶等材料的较高折射率而言,其材料可选用如氟化镁等低折射率镀膜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渡层材料可以选用石英、熔石英或氟化镁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准直光束对液晶盒底部衬底表面法线的入射角大于棱镜对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准直激光光源发出的准直光束以横磁波(TM)的偏振方向由耦合棱镜导入装置。在其它工作模式下,准直光束的偏振方向也可以是横电波(TE)的偏振方向。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渡层可采用石英等透明材料,其折射率介于低折射率耦合层与液晶盒基板(如玻璃)的折射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液晶盒中液晶可以是正性液晶材料,也可以是负性液晶材料。本专利技术中,上基板材料可采用具有高于低折射率耦合层的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如玻璃等。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准直激光光源发出的准直光束以横磁波(TM)的偏振方向由耦合棱镜导入装置,激发由液晶盒构成的平面波导结构所支持的表面倏逝波场;由交流电信号驱动器沿液晶层法线方向施加一个驱动电压,当驱动电压大小超过液晶层取向阈值时,液晶层的非寻常光折射率发生变化,使液晶盒平面结构的折射率分布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表面倏逝波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液晶层的驱动电压,可以实现对表面倏逝波场强度的连续调节。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优点:1、可以实现倏逝波场强的电控连续调节。在调节过程中无需任何机构的运动调整,因此具有很好的调节稳定性;2、场增强的调节范围大,在角度调节精度较高的条件下,场增强的调节范围可达到几个数量级;3、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和调整方便。本专利技术装置提出一种场增强的可调机机制,使得场增强的一些不确定性得到有效抑制,同时,电调节机制,可以在激发条件确定后,不再需要额外的机构运动以实现场增强的调节,因而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另外,根据不同的角度的耦合,场增强倍率可达到几个数量级。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表面显微测量,生物学,表面化学,显微光谱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产生装置示意图。图2为未加驱动电压情况下所设计的结构在液晶盒两侧沿液晶盒法线(Z)方向的折射率的空间分布。此时准直光的入射角为51.817°。入射棱镜对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6.984°。图3为图2的液晶盒厚度方向的局部放大,以显示液晶盒内部沿法线方向的折射率空间分部。图4为对液晶盒施加3.6-4.7伏的驱动电压情况下在图3中的液晶盒内及外侧沿液晶盒法线(Z)方向的折射率的空间分布。此时准直光的入射角为51.817°。入射棱镜对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6.984°。图5为对液晶盒施加4.7伏的驱动电压情况下在液晶盒上基板的外表面处产生的表面倏逝场的强度沿液晶盒外法线(Z)方向变化的情况。此时准直光的入射角为51.817°。入射棱镜对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6.984°。图6为对液晶盒施加3.6-4.7伏的驱动电压情况下在液晶盒上基板的外表面处产生的表面倏逝场的强度随驱动电压变化的情况。此时准直光的入射角为51.817°。入射棱镜对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6.984°。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耦合棱镜,一个电控双折射液晶盒,一个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以及一个准直激光光源;其中,所述电控双折射液晶盒,由上、下两块基板对合封装组成;其中,下基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镀制有功能薄膜:低折射率耦合层,过渡层;下基板的上表面还依次镀(涂)有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上基板的下表面依次镀(涂)有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液晶灌注封装于上、下两液晶定向层之间;所述耦合棱镜与液晶盒的下基板处贴合;所述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与液晶盒中的两透明ITO导电膜层连接;所述准直激光光源发出的准直激光束从耦合棱镜的一个斜边入射,入射角大于棱镜对液晶盒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在液晶盒的上基板外层产生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耦合棱镜,一个电控双折射液晶盒,一个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以及一个准直激光光源;其中,所述电控双折射液晶盒,由上、下两块基板对合封装组成;其中,下基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镀制有功能薄膜:低折射率耦合层,过渡层;下基板的上表面还依次镀(涂)有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上基板的下表面依次镀(涂)有透明ITO导电膜层、液晶定向层;液晶灌注封装于上、下两液晶定向层之间;所述耦合棱镜与液晶盒的下基板处贴合;所述交流电信号驱动器与液晶盒中的两透明ITO导电膜层连接;所述准直激光光源发出的准直激光束从耦合棱镜的一个斜边入射,入射角大于棱镜对液晶盒耦合层的全反射临界角,在液晶盒的上基板外层产生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盒中液晶沿面平行排列,构成平面波导结构,工作于电控双折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度可电调节的表面倏逝波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陶李吴书昊李旦朱国栋蔡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