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
本技术涉及伺服电机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工业控制的执行层,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国内伺服电机有很多难点没有被解决。例如:1)外形长,功率密度低,影响在终端智能设备的安装应用以及设备的性能发挥,尤其是多关节机器人的应用。2)伺服电机在一些急加减速及反复正反转切换场合,对转子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现有轴和转子铁芯通过简单的过盈连接,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会导致材料出现蠕变,转子旋转方向错位移动存在一定的概率。若采用键连接轴和转子铁芯的话,会大大增加转子的制造成本,同时一些产品受结构尺寸限制不易采用。3)目前在磁钢制造过程中,一般还是利用线切割分切磁钢毛坯,其中为提高生产效率,磁钢分切后四周有毛刺尖角,随后振动去毛刺、倒角。因为是振动方式,存在随机性,每片磁钢的圆角一致性不好。因此在磁钢装配粘贴时,相应铁芯卡槽底角需要设计的足够小,以避让磁钢,以利磁钢粘贴固定。但这与铁芯冲压工艺是个矛盾,模具冲压圆角需要保持在0.2以上,且圆角越大模具尖角不易崩损,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定子(a)、绝缘端部(b)、端盖(c)、后盖(d)、编码器(e)和电机转子(f);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电机定子(a)的开口端设有第一止口(1),且通过第一止口(1)与绝缘端部(b)连接,所述绝缘端部(b)的内端面设为与电机定子(a)连接的定位端面(4),在定位端面(4)上设有与第一止口(1)配合的第二止口(3),绝缘端部(b)贴近电机定子(a)内的PCB(2),电机定子(a)的内部通过灌封环氧树脂(5)固定绝缘端部(b);/n所述绝缘端部(b)的外端面设为与端盖(c)连接的连接端面(10),所述端盖(c)的一面设为凸缘面(6),在所述凸缘面(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定子(a)、绝缘端部(b)、端盖(c)、后盖(d)、编码器(e)和电机转子(f);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机定子(a)的开口端设有第一止口(1),且通过第一止口(1)与绝缘端部(b)连接,所述绝缘端部(b)的内端面设为与电机定子(a)连接的定位端面(4),在定位端面(4)上设有与第一止口(1)配合的第二止口(3),绝缘端部(b)贴近电机定子(a)内的PCB(2),电机定子(a)的内部通过灌封环氧树脂(5)固定绝缘端部(b);
所述绝缘端部(b)的外端面设为与端盖(c)连接的连接端面(10),所述端盖(c)的一面设为凸缘面(6),在所述凸缘面(6)上设有过孔(7),端盖(c)另一面设为凹缘面(8),在所述凹缘面(8)上设有第一螺孔(9);端盖(c)通过第一螺钉(11)穿过过孔(7)与位于电机定子(a)连接固定;所述凸缘面(6)与连接端面(10)均为向电机定子(a)凸起的弧面,两弧面之间的间隙(14)为0.5mm;
在所述绝缘端部(b)凹缘面(8)内设有若干第二螺孔(12),编码器(e)通过第二螺钉配合第二螺孔(12)安装在绝缘端部(b)的凹缘面(8)内,编码器(e)的端面缩进于凹缘面(8)内;
所述后盖(d)通过第三螺钉(13)配合第一螺孔(9)与绝缘端部(b)的凹缘面(8)连接固定,后盖(d)与绝缘端部(b)的凹缘面(8)构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将所述编码器(e)包裹在内;
所述电机转子(f)包括转子铁芯(15)、设置在转子铁芯(15)内部的轴(16)、以及设置在转子铁芯(15)的外圆周面上的若干磁钢(17);
所述转子铁芯(15)具有轴向贯穿的轴孔(18),轴(16)通过热套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