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27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至少包含: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 一光源,该光源位于该壳体的内侧,是用以产生一光线自该壳体的该开口处射出;以及 一萤光物质,该萤光物质是可以吸收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并发射出另一特定波长的萤光光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源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在使含有萤光物质的食品或是展示品更具萤光效果的光源装置。现今发展出来的天然性萤光物质有藻红素萤光蛋白(PhycoerythrinPhycobiliprotein,PE)、藻蓝素藻崔光蛋白(Phycocyanin Phycobiliprotein,PC)以及异藻蓝素藻萤光蛋白(Allophycocyanin Phycobiliprotein,APC)等,其光谱上的特性皆具有萤光物质的特征;以藻红素萤光蛋白为例,其所吸收与发射的光强度相对应于波长的分布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图中的藻红素萤光蛋白吸收光强度对应波长曲线10可以看出,藻红素萤光蛋白会吸收波长自365nm(纳米)以下起的光线至波长为578nm左右的光线,而在波长为565nm的光线吸收光强度为最强;而由发射光线强度对应波长曲线11可以看出,藻红素萤光蛋白所发射的萤光强度则以波长约578nm左右的光线最强;由此可知,只要适当提供一种光源,其所产生的光线波长范围恰适合藻红素萤光蛋白吸收,即可以使藻红素萤光蛋白发射出一种特定波长的光线(波长约578nm左右)。但是,若是光源所提供的光线波长范围太大,甚至包含藻红素萤光蛋白所发射出的光线的波长,此时藻红素萤光蛋白所发射出的萤光光线由于与光源所提供的光线相互干扰,人眼所见的萤光光线即变得较不明显,当然,运用该萤光物质所能产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该光源装置更进一步具有承载萤光物质的功能,适应掺有萤光物质的商品可以透过本技术的光源装置,更具有方便展示的特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至少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一光源,该光源位于该壳体的内侧,是用以产生一光线自该壳体的该开口处射出;以及一萤光物质,该萤光物质是可以吸收该光源发出的光线,并发射出另一特定波长的萤光光线。所述的壳体是由不透光的材质所制成。所述的壳体的开口方向是为向下。所述的壳体至少包含一支撑柱,其一端连接于该壳体,该支撑柱是用以支撑该壳体。所述的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于一底座,该底座是用以承载该萤光物质。所述的支撑柱更包含一透明板,该透明板是嵌合于该支撑柱与该壳体的一端面之间。所述的壳体至少包含一支撑板,其一端面连接于该壳体,该支撑板是用以支撑该壳体。所述的支撑板的另一端面连接于一底座,该底座是用以承载该萤光物质。所述的支撑板是由一透明材质所制成。所述的萤光物质可掺杂于一食品或是一展示品中。所述的食品可为一蛋糕或其它食品。所述的萤光物质是可选自一藻红素萤光蛋白、一藻蓝素藻萤光蛋、或是一异藻蓝素藻萤光蛋白其中之一。所述的光源装置更进一步包含一电源供应装置,位于该壳体的内侧,是用以提供该光源的所需电力。所述的光源装置更进一步包含一电源输入线,该电源输入线的一端电连接于该光源,另一端为一插头。所述的电源输入线是穿过该支撑柱,自该底座的一处伸出而连接至该插头。该光源为发光二极体LED。该光源装置更包含一光学滤光装置,置于该壳体的该开口处,该光学滤光装置的透光波长范围在365奈米至400奈米,并将该光源的可见光部分滤除。该光源为紫外光发光二极体UV-LED,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是365纳米至400纳米。该光源装置更包含一光学滤光装置,置于该壳体的该开口处,该光学滤光装置的透光波长范围是365纳米至400纳米,并将波长范围在400纳米至500纳米的光线滤除。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巧妙地将壳体、光源、支撑柱等相对配置,可以将光源所产生的光线适当的遮蔽,本技术的光源装置更包含一光学滤光装置,使人眼所感受到的萤光物质所发射的萤光光线的效果能大幅提升,以满足萤光物质应用于商品上的需求,使该商品更具竞争性。本技术光源装置更进一步具有承载萤光物质的功能,因应掺有萤光物质的商品可以透过本技术的光源装置,更具有方便展示商品的特性。本技术设计将壳体20由不透光材质所制成,故光源26所产生的光线,只会向下射出,照射在掺有萤光物质310的蛋糕30上,本实施例如上述般的配置主要目的则是在于适当遮蔽光源26所产生的光线,使人眼不会直接接收到此光线,当光线照射在掺有萤光物质310的蛋糕30,萤光物质310吸收后所发射出的萤光光线,即不会被光源26所产生的光线所干扰,当然,人眼所感受到的萤光光线的效果也会随之增强。上述实施例将开口设计向下即可有相当的效果,但实施上并不局限于向下,例如侧向向下等方式,只要巧妙地遮蔽人眼视觉上的角度,使光源26所产生的光线不会直接射至人眼即可;此外,萤光物质亦不局限如藻红素藻萤光蛋白、藻蓝素藻萤光蛋白或是异藻蓝素藻萤光蛋白等的天然性萤光物质,也不局限于掺入于一蛋糕中,举凡掺入糕点、食品亦可,或是将化学合成萤光物质类的萤光物质掺入展示品亦可有不错的效果。本技术的光源装置更包含一光学滤光装置(图中未显示),置于壳体的开口处,恰可以使光源26所发出的光线通过,该光学滤光装置具有能让波长范围在365纳米,至400纳米的光线通过,而其他波长的光线滤除的特性,尤其是波长范围在400纳米至500纳米的光线,是属于可见光的部分,若是透过该光学滤光装置将其滤除,人眼更不会遭受干扰而使萤光物质所发射的萤光光线的效果增强。另外,本技术的光源26所需要的电力,亦可以由电源输入线29来提供,可以设计将电源输入线29的一端电连接于光源26,另一端电连接至插头290,即可利用一般的室内电源(图中未显示)来提供电力为节省空间以及增加美观,更可以设计将电源输入线29穿过空心的支撑柱22,自底座28的一处伸出而电连接至插头290。本技术的光源装置由于可以提供萤光物质所需要的光源之外,更使萤光物质所发射的萤光光线效果增强,应用于掺有萤光物质的食品或是展示品上,可以增加产品的特殊炫丽效果,当然更具产品竞争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3,本图所示的光源装置除了具备如同第一实施例中光源装置的特性外,其中四个支撑柱22可以由四个支撑板24来替代;由于四个支撑板24组合成一矩形体,其上缘的端面皆连接于壳体20的四个边缘,同样可以具有支撑壳体20的功能,同时支撑板24是由透明材质所制成,人眼观赏掺有萤光物质310的食品(本实施例为蛋糕30)或是展示品时不会有任何障碍,而壳体20同样遮蔽了光源26所产生的光线,使萤光物质310所发射的萤光光线的效果增强。本实施例由于直接以四个透明的支撑板24的组合取代四个支撑柱22,故光源26若是采用透过电源输入线29来取得电力的方式,电源输入线29即直接由壳体20伸出,而电连接至插头290;此外,本实施亦不局限于采用四个透明的支撑板24来组合,只要至少一个支撑板24,其一端面连接壳体20,另一端面连接于用以承载萤光物质的底座28的一端面,同样可以达到以支撑板24支撑壳体20的目的。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采用支撑柱42以及透明板44的组合,其中透明板44是嵌合至少一支撑柱42与壳体40的一端面之间;更有甚者,本实施例的整体造型为一圆柱体,故透明板44具有圆弧而连接于两个支撑柱42之间,不仅加强透明板44支撑的能力,更具有美观的特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翼杨文仁
申请(专利权)人:人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吕志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