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94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至少包含一光源,该光源产生波长为300奈米至400奈米的光线;一滤光片,位于该光源产生光线处,以及一萤光物质,该萤光物质吸收波长为400奈米以下的光线,发射出波长为400奈米至700奈米的光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使该萤光物质发出可见光的光源装置。现今发展出来的天然性萤光物质有藻红素萤光蛋白(phycoerythinphycobiliprotein,PE)、藻蓝素藻萤光蛋白(Phycocyanin Phycobiliprotein,PC)以及异藻蓝素藻萤光蛋白(Allophycocyanin Phycobiliprotein,APC)等,其光谱上的特性皆具有萤光物质的特征;以藻红素萤光蛋白为例,其所吸收与发射的光强度相对应于波长的分布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图中的藻红素萤光蛋白吸收光强度对应波长曲线10可以看出,藻红素萤光蛋白会吸收波长自365nm(奈米)以下起的光线至波长为578nm左右的光线,而在波长为565nm的光线吸收光强度为最强;而由发射光线强度对应波长曲线11可以看出,藻红素萤光蛋白所发射的萤光强度则以波长的578nm左右的光线最强;由此可见,若适当地将藻红素萤光蛋白应用于一些食品、展示品上,甚至包含吾人所希望达成萤光效果的标的物上,只要提供波长自365nm(奈米)以下的光线至578nm左右的光线的情形之下,藻红素萤光蛋白都会吸收后,产生波长约578nm左右的萤光光线。虽然如此,若只是提供一般的波长自365nm(奈米)以下的光线至578nm左右的光线来照射藻红素萤光蛋白,其萤光效果会因为所提供的光线的波长太过接近于发射萤光光线的波长而造成干扰,以致所产生的萤光效果非常有限,有时无法满足萤光物质使用者的需求;当然,目前也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使藻红素萤光蛋白的发射萤光效果,足以令人满意的特定光源装置。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该装置至少包含一光源,该光源产生波长为300奈米至400奈米的光线;一滤光片,位于该光源产生光线处,以及一萤光物质,该萤光物质吸收波长为400奈米以下的光线,发射出波长为400奈米至700奈米的光线。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的光源选自紫外光发光二极管、黑管灯或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的滤光片以真空镀膜方式所制成的多层膜光学滤光片。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萤光物质吸收的光线波长范围在300奈米至400奈米之间。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的萤光物质掺杂于一食品或是一展示品中。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食品可为一蛋糕。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的萤光物质为一藻红素萤光蛋白。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的萤光物质为藻蓝素藻萤光蛋白。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所述的萤光物质为一异藻蓝素藻萤光蛋白。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更包含一支架,同时连接于该光源与该滤光片,且支撑该光源与该滤光片。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更包含一平台,该平台连接于该支架,且承载该萤光物质及支撑该支架。本技术使人眼的观察下会觉得该萤光物质的萤光效果特别好。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3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光源装置的示意图。图4本技术光源装置包含滤光片的状况下,藻红素萤光蛋白针对波长400nm以下的吸收光强度对应波长曲线,以及发射萤光强度对应波长曲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请先参考图2,首先,将萤光物质250涂布于一蛋糕25上,申请人希望蛋糕25藉由涂布萤光物质250之后,可以达到适当的萤光效果,使蛋糕25更具有商业竞争性;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光源装置20,该光源装置20可以发出一光线,用以照射蛋糕25,为使蛋糕25可以产生效果较佳的萤光光线,该光源装置20可以使用紫外光发光二极管(UV-LED),由于紫外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都集中在400nm(奈米)以下,而此波长范围内的光线洽可以为蛋糕25上的萤光物质250所吸收,而使萤光物质250发射出波长约为578nm左右的萤光光线,正由于吸收光波长与发射出萤光波长有一差距,使得发射出的萤光光线不会受到吸收光的干扰,如此,在人眼的观察下会觉得萤光效果特别好;若是于紫外光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发射处再加上一滤光片21,该滤光片21一般可为真空镀膜方式所制成的一种多层膜光学滤光片,使滤光片21具有可以将波长400nm以上的光线完全阻隔下来的功效,效果请详见图4,蛋糕25上的萤光物质250所发射的萤光光线将更不会受到干扰,而使人眼观察下的萤光效果达到最佳。更有甚者,请见图3,为使本技术的光源装置结合萤光物质的蛋糕更具有商品化的特性,光源装置30更可以连接一支架32,使光源装置30可以固定于一特定的位置,方便于照射具有萤光物质350的蛋糕35,使产生所需要的萤光效果;亦可以将支架32的底部连接于一平台33的一端,以螺丝(图中未示)或是插销(图中未示)等的连接方式固锁,该平台33不仅可以固定支架32,平台33的一部分同时可以用来承载蛋糕35,如此整体的设计更符合商品化的导向,搭配本技术的光源装置30,将使具有萤光物质350的蛋糕35更具有商品化。当然,依据上述实施例,其中所述萤光物质可以为天然性的藻红素萤光蛋白(PE)、藻蓝素藻萤光蛋白(PC)或异藻蓝素藻萤光蛋白(APC)等,或是上述的混合体;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亦不限于将此类萤光物质应用于蛋糕上,举凡一些可食性食物皆可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若是将萤光物质应用在非可食性物品上,例如展示品、玩具或观赏用品用具等,其萤光物质则更不限于天然性萤光物质,使用人工合成萤光物质配合本技术所述的光源装置,亦可以产生较佳的萤光效果;此外,光源装置除了使用紫外光发光二极管之外,黑管灯以及一般发光二极管,亦可以配合滤光片而达到相同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本技术的范畴由以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至少包含一光源,该光源产生波长为300奈米至400奈米的光线;一滤光片,位于该光源产生光线处,以及一萤光物质,该萤光物质吸收波长为400奈米以下的光线,发射出波长为400奈米至700奈米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光源选自紫外光发光二极管、黑管灯或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滤光片以真空镀膜方式所制成的多层膜光学滤光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萤光物质吸收的光线波长范围在300奈米至400奈米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萤光物质掺杂于一食品或是一展示品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激发萤光物质发光的光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食品可为一蛋糕。7.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翼杨文仁
申请(专利权)人:人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吕志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