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24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构成为即便一部分被挤压变形,也能够确保最小限度的流路的结构,从而防止由挤压变形导致的流路堵塞现象,维持流体流畅地流动,提高流体间的热交换效率。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内管,其形成内部流路;外管,其在内部插入安装内管,并在与内管之间形成外部流路,在内管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1排以上的螺旋槽而将外部流路形成为螺旋形状,特征在于,还包括体积减少部,其将外管的一部分向内管侧挤压变形而减少该部分的体积来形成,体积减少部以小于在螺旋槽的两侧的螺纹中同一排的螺纹间的距离即螺距形成,以使螺距内的外部流路在体积减少部的挤压形成过程中不被堵塞。

Tubular heat exchang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构成为即便一部分被挤压变形,也能够确保最小限度的流路的结构,从而防止由挤压变形导致的流路堵塞现象,由此维持流体的流动流畅,提高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介绍
空调装置具备多个热交换器,作为其一例,具有套管式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套管式热交换器具备内管10和外管20。内管10具备内部流路12,在该内部流路12内导入第1流体而流动。外管20设于内管10的外表面周围。特别地,在与内管10之间形成有外部流路30,在这样形成的外部流路30内导入第2流体而流动。导入到外部流路30的第2流体的温度与沿着内部流路12而流动的第1流体的温度彼此不同。因此,在与第1流体接触时,与上述第1流体之间彼此发生热交换作用。另一方面,在内管10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槽14。螺旋槽14拓宽内管10的表面面积,延长第2流体的流动时间。因此,提高沿着外部流路30而流动的第2流体与沿着内部流路12而流动的第1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螺旋槽14是通过用轧辊(未图示)将内管10的外周面加压而刻印螺旋状的槽来形成的。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根据设置空间的条件而经常发生需要将一部分变形的情况。特别地,在与设置空间的周边部件之间发生干扰的情况下,需要将发生干扰的一部分变形而避开干扰,而这样将一部分变形的过程中,会导致内管10与外管20之间的外部流路30变形而堵塞。特别地,如图2所示,在将外管20的一部分向内管10侧挤压而变形的过程中,会导致将内管10的螺旋槽14损坏及变形,因这样的缺点,导致内管10与外管20之间的外部流路30完全被堵塞。并且,因这样的问题,存在第2流体的流动不流畅的缺点,因这样的缺点,第2流体与第1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下降,其结果,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下降,甚至还会发生空调装置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述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研发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如下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构成为即便一部分被挤压变形,也能够确保最小限度的流路的结构,从而从根本上防止由挤压变形导致的外部流路的堵塞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构成为防止由挤压变形导致的外部流路的堵塞现象,从而维持第2流体的流动流畅。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构成为能够维持第2流体的流动流畅的结构,从而提高第1流体与第2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改善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内管,其形成内部流路;及外管,其在内部插入而安装有上述内管,并在与上述内管之间形成外部流路,在上述内管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1排以上的螺旋槽,从而使上述外部流路形成为螺旋形状,该套管式热交换器还包括体积减少部,该体积减少部是通过使上述外管的一部分向上述内管侧挤压变形而减少该部分的体积来形成的。优选为,特征在于,上述体积减少部形成为小于螺距(Pitch),以使上述螺距内的外部流路在上述体积减少部的挤压形成过程中不被堵塞,其中,该螺距是在上述螺旋槽的两侧螺纹中同一排的螺纹间的距离。并且,上述体积减少部在上述外管的直管部的一侧部分沿着长度方向以一定范围形成。并且,上述螺旋槽沿着上述内管的外周面形成为2排以上的多排,同一排的螺纹间的距离即螺距内的上述螺旋形外部流路与螺旋槽对应地分别形成为不同的类型,上述体积减少部以小于同一排的螺纹间的距离即螺距的范围形成,在上述螺距内的各不相同类型的螺旋形外部流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流路不被堵塞。并且,上述外管及内管具备弯曲部,上述体积减少部形成于上述弯曲部,且形成于除了在对上述弯曲部进行弯曲加工时发生物理变形的部分以外的弯曲部部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中,该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内管,其在内部形成第1流路,在外周面形成有至少1排以上的螺旋槽;外管,其在内部插入而安装上述内管,且在与上述内管之间形成第2流路,上述套管式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上述内管插入到上述外管的内径部而进行组装;b)对组装后的上述外管和内管的两端部进行固定;c)将上述外管的一部分向上述内管侧挤压变形,使得上述外管的一部分体积随着靠近上述内管侧而减少,且以小于在上述内管形成的螺旋槽的两侧螺纹中同一排的螺纹间的距离即螺距(Pitch)的范围挤压变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具备干扰避开用体积减少部,改善上述体积减少部的结构,从而即便体积减少部变形,也能够确保最小限度的流路。另外,即便体积减少部变形,也能够确保最小限度的流路,因此能够从根本上防止由变形导致的外部流路的堵塞现象。另外,能够防止由变形导致的外部流路的堵塞现象,因此能够维持第2流体流畅地流动。另外,能够维持第2流体流畅地流动,因此能够提高第1流体与第2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由此改善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以往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侧截面图。图2是表示以往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横截面图,是表示在使外表面的一部分变形时,内管和外管及它们之间的外部流路变形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侧截面图。图5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主要特征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侧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图5的Ⅵ-Ⅵ线截面图,是表示使外表面的一部分变形时,内管和外管及它们之间的外部流路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a至图8g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图。图9是为了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作用效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具备体积减少部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和不具备体积减少部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散热性能(热交换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的曲线图。图10是为了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作用效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具备体积减少部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和不具备体积减少部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制冷、制热效率进行比较试验的曲线图。(符号说明)10:内管12:内部流路14:螺旋槽14a:螺纹20:外管30:外部流路40:体积减少部50:弯曲部52:内侧部分54:外侧部分56:侧面部分60:进水管(Pipe)62: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以往相同的构成要件,使用相同的符号而进行说明)。首先,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式热交换器的特征部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3至图5而对套管式热交换器进行简单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内管(10),其形成内部流路(12);及外管(20),其在内部插入而安装上述内管(10),并在与上述内管(10)之间形成外部流路(30),在上述内管(10)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1排以上的螺旋槽(14),从而使上述外部流路(30)形成为螺旋形状,/n该套管式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体积减少部(40),该积减少部(40)通过使上述外管(20)的一部分向上述内管(10)侧挤压变形而减少该部分的体积来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27 KR 10-2018-00876791.一种套管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内管(10),其形成内部流路(12);及外管(20),其在内部插入而安装上述内管(10),并在与上述内管(10)之间形成外部流路(30),在上述内管(10)的外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至少1排以上的螺旋槽(14),从而使上述外部流路(30)形成为螺旋形状,
该套管式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体积减少部(40),该积减少部(40)通过使上述外管(20)的一部分向上述内管(10)侧挤压变形而减少该部分的体积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体积减少部(40)形成为小于螺距(P),以使上述螺距(P)内的外部流路(30)在上述体积减少部(40)的挤压形成过程中不被堵塞,其中,该螺距(P)是在上述螺旋槽(14)的两侧螺纹(14a)中同一排的螺纹(14a)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体积减少部(40)在上述外管(20)的直管部的一侧部分沿着长度方向而以一定范围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旋槽(14)沿着上述内管(10)的外周面而形成为2排以上的多排,
作为同一排的螺纹(14a)间的距离的螺距(P)内的上述螺旋形外部流路(30)与螺旋槽(14)对应地形成为分别不同的类型,
上述体积减少部(40)以小于作为同一排的螺纹(14a)间的距离的螺距(P)的范围(L)形成,上述螺距(P)内的分别不同的类型的螺旋形外部流路(30)中、至少任意一个流路不被堵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管(20)及内管(10)具备弯曲部(50),
上述体积减少部(40)形成于上述弯曲部(50),且形成于除了上述弯曲部(50)被弯曲加工时发生物理变形的部分以外的弯曲部(50)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体积减少部(40)避开上述弯曲部(50)被弯曲加工时发生压缩变形和拉伸变形的上述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均金时亨金仁赫孟灿柱朴基灿朴大根裵殷硕尹吉相李南濬李镐
申请(专利权)人: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