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式烘干结构以及由该结构所构成的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2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式烘干结构以及由该结构所构成的烘干机,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多根第一限位棒,多根第二限位棒,多个烘干筒,多个组合限位棒,取自第一限位棒中任一棒的第一驱动棒,取自第一限位棒中任一棒的第一驱动棒;烘干机还包括固定支架、加热装置,进料漏斗,出料箱,刮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设置,在将待烘干物通过进料漏斗掉落至传送带上时,通过两条传送带的组合挤压,将待烘干物料压制成扁状的结构,同时随着传送带传动,将被压制成扁状结构的待烘干物料进行传送,使其依次通过多个高温的烘干筒,大大的增加了待烘干物料与高温环境相接触的面积,极大的提升了其加热烘干的效率,降低了能耗。

A roller drying structure and a dryer composed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式烘干结构以及由该结构所构成的烘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辊式烘干结构以及由该结构所构成的烘干机。
技术介绍
烘干机就是将物料进行烘干的设备,现有的烘干设备一般都是将物料放置入一个烘干的容器中,然后再对容器进行加热,通过高温将待烘干物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实现烘干的效果,然而该种烘干方式,容器中的待烘干物都是成块堆积在容器中,特别是一些细小颗粒的泥状物(如煤泥等),在堆积后形成致密块状结构形式,待烘干物的外侧很容易就烘干,但对于待烘干物的内部,由于不能快速的与外界高温环境进行接触,也不便于内部水分的蒸发,其烘干所需的时间较长,极大的影响了其烘干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针对该类待烘干物,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烘干装置,实现其快速的烘干,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式烘干结构以及由该烘干结构所构成的烘干机,将待烘干的物料压制成扁平状,提高待烘干物料与高温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其烘干效率,节约能源消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式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两条传送带组合将需要烘干的材料进行夹紧;/n第一限位棒(3),用于将第一传送带(1)进行限位,使其在第一限位棒(3)所限制的范围进行传动,第一限位棒(3)设有多根;/n第二限位棒(4),用于将第二传送带(2)进行限位,使其在第二限位棒(4)所限制的范围进行传动,第二限位棒(4)设有多根;/n烘干筒(5),用于烘干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夹紧的材料,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组合后与烘干筒(5)的外壁紧贴;/n组合限位棒(6),用于将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组合的运行轨迹进行限位,组合限位棒(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式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两条传送带组合将需要烘干的材料进行夹紧;
第一限位棒(3),用于将第一传送带(1)进行限位,使其在第一限位棒(3)所限制的范围进行传动,第一限位棒(3)设有多根;
第二限位棒(4),用于将第二传送带(2)进行限位,使其在第二限位棒(4)所限制的范围进行传动,第二限位棒(4)设有多根;
烘干筒(5),用于烘干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夹紧的材料,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组合后与烘干筒(5)的外壁紧贴;
组合限位棒(6),用于将第一传送带(1)和第二传送带(2)组合的运行轨迹进行限位,组合限位棒(6)的数量与烘干筒(5)的数量相匹配;
第一驱动棒,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1)进行传送,其中,第一驱动棒为第一限位棒(3)中的任意一根;
第二驱动棒,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2)进行传送,其中,第二驱动棒为第二限位棒(4)中的任意一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5)、所述第一限位棒(3)、所述第二限位棒(4)均能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式烘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2)的运行范围在两端的位置均超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锋王鹏程张海伟王珂姜平赵保国刘立宇荣澔洁郭曾旭单霄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河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