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连清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17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存储腔,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圆盘形的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进水管,壳体内设有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外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过滤网,环形过滤网的外侧壁和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环形过滤网和多个密封分隔板,能够将环形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可以将污水中的杂质阻隔并收集,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环形过滤网间歇性转动,将杂质刮入底座内,起到自动清洁的效果,无需人力检修,也无需额外的驱动件,节能环保,省时高效。

A kind of self cleaning sewage pipe joint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
技术介绍
地下工程是指深入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如常见的隧道、地下通道等,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下水或施工产生的废水及时排出。由于地下工程施工现场较为狭长,管道铺设长度较长,并且在地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小石块等杂质,容易将排水管道堵住,造成排水困难的情况,并且,由于地下工程施工线较长,也会给排水管道的检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地下工程施工用排水管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圆盘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壳体内设有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所述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外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过滤网,所述环形过滤网的外侧壁和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过滤网的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块密封分隔板,所述密封分隔板通过磁性组件与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块所述密封分隔板将环形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所述排水管正对的独立空间为排水腔,所述进水管正对的独立空间为进水腔,沿着所述进水腔到排水腔之间依次为缓冲腔和排污腔,且所述缓冲腔和排污腔位于壳体的下侧,所述排污腔通过排污口与存储腔相连通。在上述的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中,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磁性滑动块和磁性固定块,所述磁性滑动块和磁性固定块之间异极相吸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磁性滑动块与密封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磁性固定块嵌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在上述的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中,两个所述弧形密封板之间设有水轮,所述水轮与壳体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水轮的至少一个叶片由磁性材料制成;位于下侧的所述弧形密封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网,所述弹性网的结点处固定连接有磁性撞击块,所述磁性撞击块与水轮的磁性叶片同极相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环形过滤网和多个密封分隔板,能够将环形腔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可以将污水中的杂质阻隔并收集,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环形过滤网间歇性转动,将杂质刮入底座内,起到自动清洁的效果,无需人力检修,也无需额外的驱动件,节能环保,省时高效。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磁性组件,能够将环形过滤网定位在固定的位置,使得环形过滤网每次的转动角度一定,由于位于下侧的弧形密封板位置一定,所以能够确保位于最下侧的缓冲腔和排污腔始终与水流隔绝,进而起到较好的排污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缓冲腔,能够起到缓存的效果,可以确保用于收集杂质的进水腔和用于排出杂质的排污腔之间保持分隔状态,避免有污水渗入,确保了本装置运行的稳定。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带有磁性的水轮和设置在弹性网上的磁性撞击块,水流驱动水轮转动的过程中,水轮的磁性叶片会依次掠过各磁性撞击块,使得磁性撞击块来回移动,对缓冲腔和排污腔处的环形过滤网起到敲打、振动的作用,能够对环形过滤网起到清洁和疏通的效果,从而使环形过滤网起到更好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壳体、3弧形密封板、4环形过滤网、5环形腔、51排水腔、52进水腔、53缓冲腔、54排污腔、541排污口、6密封分隔板、7磁性组件、71磁性滑动块、72磁性固定块、8水轮、9弹性网、91磁性撞击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包括底座1,底座1内设有存储腔,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圆盘形的壳体2,壳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进水管,排水管和进水管同轴设置,且壳体2的轴线与排水管、进水管的轴线正交,壳体2内设有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3,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3外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过滤网4,弧形密封板3的外径与环形过滤网4的内径相同,使得弧形密封板3和环形过滤网4完全贴合。环形过滤网4的外侧壁和壳体2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5,环形过滤网4的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块密封分隔板6,密封分隔板6通过磁性组件7与壳体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具体的,磁性组件7包括磁性滑动块71和磁性固定块72,磁性滑动块71和磁性固定块72之间异极相吸且滑动密封连接,磁性滑动块71与密封分隔板6固定连接,磁性固定块72嵌设在壳体2的内侧壁上,在磁性滑动块71和磁性固定块72的作用下,能够将环形过滤网4的位置限定在固定的位置。多块密封分隔板6将环形腔5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排水管21正对的独立空间为排水腔51,进水管22正对的独立空间为进水腔52,沿着进水腔52到排水腔51之间依次为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且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位于壳体2的下侧,排污腔54通过排污口541与存储腔相连通。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污水顺着进水管进入壳体2内,再由排水管排出(如图1中空心箭头方向所示),而污水中的杂质则停留在进水腔52内并逐渐积累,而进水腔52内的杂质多为小石块等,质量较大,会给环形过滤网4施加一个向下的力,随着杂质的逐渐增多,直到各磁性滑动块71和磁性固定块72之间的吸力之和小于环形过滤网4的旋转力,则环形过滤网4会沿着图1中弧线箭头方向发生转动,由于杂质的重心下降,旋转力变小,各磁性滑动块7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单位后又与新的磁性固定块72吸附在一起,使得环形过滤网4被重新固定。而位于之前缓冲腔53内的杂质,会被沿着顺时针向前推送,并顺着排污口541落入存储腔内,实现对杂质的自动清洁,而维护人员只需定时对存储腔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即可,无需拆卸,且难度较低,省时省力。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弧形密封板3之间设有水轮8,水轮8与壳体2同轴转动连接,水轮8的至少一个叶片由磁性材料制成;位于下侧的弧形密封板3的外侧壁上设有开槽,开槽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网9,弹性网9起到复位的效果,可由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弹性网9的结点处固定连接有磁性撞击块91,磁性撞击块91与水轮8的磁性叶片同极相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带有磁性的水轮8和设置在弹性网9上的磁性撞击块91,水流驱动水轮8转动的过程中,水轮8的磁性叶片会依次掠过各磁性撞击块91,使得磁性撞击块91来回移动,对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处的环形过滤网4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圆盘形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壳体(2)内设有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3),所述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3)外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过滤网(4),所述环形过滤网(4)的外侧壁和壳体(2)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5),所述环形过滤网(4)的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块密封分隔板(6),所述密封分隔板(6)通过磁性组件(7)与壳体(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块所述密封分隔板(6)将环形腔(5)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所述排水管(21)正对的独立空间为排水腔(51),所述进水管(22)正对的独立空间为进水腔(52),沿着所述进水腔(52)到排水腔(51)之间依次为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且所述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位于壳体(2)的下侧,所述排污腔(54)通过排污口(541)与存储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自清洁排污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圆盘形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壳体(2)内设有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3),所述上、下两个弧形密封板(3)外转动连接有同一个环形过滤网(4),所述环形过滤网(4)的外侧壁和壳体(2)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5),所述环形过滤网(4)的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块密封分隔板(6),所述密封分隔板(6)通过磁性组件(7)与壳体(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块所述密封分隔板(6)将环形腔(5)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所述排水管(21)正对的独立空间为排水腔(51),所述进水管(22)正对的独立空间为进水腔(52),沿着所述进水腔(52)到排水腔(51)之间依次为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且所述缓冲腔(53)和排污腔(54)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连清
申请(专利权)人:翁连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