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管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大口径管道通常埋于地下,相邻的管道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活动间隙,同时设置伸缩节结构,以防止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管道之间相互拉扯或挤压,导致管道变形甚至破损发生泄漏。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电站等环境下,发电机组通常还会产生振动,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370837U,公开了一种新型贯流式水轮机伸缩节结构,振动传递至管道之间伸缩节的密封圈时,这种伸缩节结构的密封圈会随着管道之间间隙变化或者受到振动而脱落,无法保持在设计的密封位置,从而影响到实际的密封效果。为了减小管道间隙变化以及振动对于密封效果影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374781A,公开了一种水轮机伸缩节密封结构,这样的伸缩节中的密封件虽然能够得到定位,但是由于相应的定位结构位于管道内部,并且需要在两侧管道分别安装定位结构,在实际安装时,需要从管道内部安装相关定位结构,还需要保证位置对齐才能使两侧定位结构顺利配合,安装过程耗时耗力,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管道(1)以及与第一管道(1)连通的第二管道(9),所述第二管道(9)的端部设有压环(4),所述第一管道(1)与压环(4)的内壁滑动配合,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9)之间设有滑动间隙(10),所述滑动间隙(10)内设有主密封圈(6),所述滑动间隙(10)中靠近第二管道(9)端面的一侧设有推杆(7),推杆(7)朝向第一管道(1)端面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的端部设有与推杆(7)连接的作用块(12),所述第二连杆(3)的端部设有与推杆(7)滑动配合的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管道(1)以及与第一管道(1)连通的第二管道(9),所述第二管道(9)的端部设有压环(4),所述第一管道(1)与压环(4)的内壁滑动配合,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9)之间设有滑动间隙(10),所述滑动间隙(10)内设有主密封圈(6),所述滑动间隙(10)中靠近第二管道(9)端面的一侧设有推杆(7),推杆(7)朝向第一管道(1)端面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的端部设有与推杆(7)连接的作用块(12),所述第二连杆(3)的端部设有与推杆(7)滑动配合的导向块(14),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带动推杆(7)向主密封圈(6)移动的弹性件(13),所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9)之间滑动间隙(10)增大时所述推杆(7)压紧主密封圈(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3)的转动连接处设有与第一管道(1)端面定位的第一接触块(2),所述第二管道(9)端面上设有第二接触块(8),所述弹性件(13)作用于第一接触块(2)和第二接触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推杆(7)包括杆体(7b)和套管(7a),所述套管(7a)沿杆体(7b)轴向滑动配合,所述杆体(7b)和套管(7a)之间设有锁紧螺丝(7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接触块(8)设有定位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