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驱动装置及具有该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16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6
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设有腔体,包括外壳、导磁铁芯,外壳至少包括导磁部,导磁部包括顶壁部以及侧壁部,顶壁部与导磁铁芯固定连接,导磁铁芯的外周设有动线圈组件,动线圈组件能够沿导磁铁芯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位于腔体,顶壁部与第一导磁体不直接接触,永磁体大致呈弧形结构,永磁体设有内壁面以及外壁面,还包括外侧磁极部以及内侧磁极部,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内侧磁极部与第一导磁体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驱动装置能够相对改善漏磁现象,提升电磁驱动装置作动可靠性。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device and gas proportional valve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驱动装置及具有该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驱动控制及燃气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电磁驱动装置及应用该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
技术介绍
电磁驱动装置包括永磁体、导磁铁芯以及线圈部件,由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进行相互作用,从而由线圈部件带动阀塞作往复运动,当线圈部件获得的磁力越大,越有利于控制阀塞的作动精度,而电磁驱动装置往往存在漏磁现象,从而影响活动线圈部件所获得的电磁力。因此,如何改善电磁驱动装置的漏磁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电磁驱动装置及具有该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应用该电磁驱动装置的结构能够改善漏磁现象。电磁驱动装置,设有腔体,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导磁铁芯,外壳至少包括导磁部,导磁部包括顶壁部以及侧壁部,顶壁部与导磁铁芯固定连接,导磁铁芯的外周设有动线圈组件,动线圈组件能够沿导磁铁芯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位于腔体,顶壁部与第一导磁体不直接接触,永磁体大致呈弧形结构,永磁体设有内壁面以及外壁面,还包括外侧磁极部以及内侧磁极部,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外壁面,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内壁面,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内侧磁极部与第一导磁体相贴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燃气比例阀,包括主阀座,主阀座设有进口以及出口,燃气从进口进入由出口流出,主阀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驱动组件、第二电磁驱动组件以及电磁驱动装置,主阀座的内腔还设有压差调节装置,主阀座设有与第一电磁驱动组件相对应的第一阀口、与第二电磁驱动组件相对应的第二阀口、与电磁驱动装置相对应的第三阀口以及与压差调节装置相对应的主阀口,第一电磁驱动组件以及第二电磁驱动组件主导燃气比例阀的安全开关作用,电磁驱动装置以及压差调节装置主导燃气流量调节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导磁铁芯,外壳至少包括导磁部,该导磁部包括顶壁部以及侧壁部,顶壁部与导磁铁芯固定连接,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电磁驱动装置设有腔体,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位于该腔体,顶壁部与第一导磁体不直接接触,永磁体设有外壁面以及内壁面,还包括外侧磁极部以及内侧磁极部,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外壁面,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内壁面,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内侧磁极部与第一导磁体相贴合,该方案中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外壳能够为永磁体提供磁力传递作用,内侧磁极部与第一导磁体相贴合,第一导磁体能够为永磁体提供磁力传递作用且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位于电磁驱动装置的腔体,磁力传递时能够相对减少漏磁改善漏磁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未带阀塞)的纵向剖面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未带阀塞)的横向剖面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未带阀塞)的纵向以及横向剖面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未带阀塞)的永磁体形状立体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未带阀塞)的纵向以及横向剖面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的永磁体以及第二导磁体立体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未带阀塞)的纵向以及横向剖面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电磁驱动装置的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以及第二导磁体立体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整体剖视图如图1-图5所示,电磁驱动装置4包括外壳40、导磁铁芯44,该外壳40至少包括导磁部,该导磁部包括顶壁部401和侧壁部402,该顶壁部401和导磁铁芯44固定连接,导磁铁芯44的外周部设有动线圈组件43,动线圈组件43能够沿导磁铁芯44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该电磁驱动装置4设有腔体48,电磁驱动装置4还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42,永磁体41以及第一导磁体42位于腔体48,顶壁部401与第一导磁体42不直接接触,该永磁体41大致呈弧形结构,该永磁体设有内壁面以及外壁面,还包括外侧磁极部以及内侧磁极部,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永磁体的外壁面,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永磁体的内壁面,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外壳40的侧壁部402直接或间接相贴合,内侧磁极部与第一导磁体42相贴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弧形结构可以是C型,也可以是瓦片形状或者是半圆形的大致呈弧状的永磁体结构,另该外壳40开设有缺口部404,该缺口部404开设于侧壁部402上,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有端子护套组件A,该端子护套组件A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包括护套46以及端子部件50,该端子护套组件A与该缺口部404相适配,永磁体的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侧壁部402直接或间接相贴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端子护套组件A整体设置于外壳40的外周部,则永磁体的外侧磁极部可与整个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外壳40大致将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42罩设。具体地,外壳40分别通过与导磁铁芯44以及盖板47的固定连接大致形成该电磁驱动装置4的腔体48,外壳至少包括导磁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导磁部指的是具有导磁性的部件,该外壳40可以只包含导磁部即外壳40整体可由导磁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外壳40也可以为低碳钢或其他导磁性材料制成,或者也可将导磁部作为嵌件与塑料件或其他材料注塑成型为该外壳40,只需保证该外壳40具有导磁性即可,外壳40整体大致呈筒状结构,导磁铁芯44为纯铁或低碳钢导磁材料车削加工而成,顶壁部401与导磁铁芯44可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电磁驱动装置4包括动线圈组件43,动线圈组件43包括励磁线组431以及线架432,该励磁线组431与线架432固定连接,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42位于腔体48且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42位于动线圈组件43的外周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驱动装置结构中永磁体的内侧磁极部与第一导磁体42相贴合,可通过第一导磁体42进行磁力传递作用,且永磁体的外侧磁极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至少部分外壳40的侧壁部402进行贴合,外壳40可以为永磁体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磁力传递作用,并且磁力传递过程在腔体48内完成,能够相对减少漏磁或磁损现象产生,该结构能够提升导磁效果从而相对提升动线圈组件43的轴向作动可靠性进而提升电磁驱动装置以及具有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整体的作动可靠性。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永磁体41a的数量设置为2个,包括第一永磁体411a以及第二永磁体412a,将永磁体41a数量设置为2个使第一永磁体411a以及第二永磁体412a更便于充磁且单位磁密度更高,具有良好的磁性能,第一永磁体411a以及第二永磁体412a位于侧壁部402与第一导磁体42之间,第一永磁体411a设有第一外壁面以及第一内壁面,第一永磁体411a包括第一外侧磁极部4111a以及第二内侧磁极部4112a,该第一外侧磁极部4111a相对靠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设有腔体,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导磁铁芯,所述外壳至少包括导磁部,所述导磁部包括顶壁部以及侧壁部,所述顶壁部与所述导磁铁芯固定连接,所述导磁铁芯的外周设有动线圈组件,所述动线圈组件能够沿所述导磁铁芯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所述永磁体以及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腔体,所述顶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不直接接触,所述永磁体大致呈弧形结构,所述永磁体设有内壁面以及外壁面,还包括外侧磁极部以及内侧磁极部,所述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外壁面,所述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内壁面,所述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所述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所述内侧磁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设有腔体,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导磁铁芯,所述外壳至少包括导磁部,所述导磁部包括顶壁部以及侧壁部,所述顶壁部与所述导磁铁芯固定连接,所述导磁铁芯的外周设有动线圈组件,所述动线圈组件能够沿所述导磁铁芯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永磁体以及第一导磁体,所述永磁体以及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腔体,所述顶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不直接接触,所述永磁体大致呈弧形结构,所述永磁体设有内壁面以及外壁面,还包括外侧磁极部以及内侧磁极部,所述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外壁面,所述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内壁面,所述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所述侧壁部直接或间接相贴合,所述内侧磁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2个所述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以及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以及所述第二永磁体位于所述侧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之间,所述第一永磁体设有第一外壁面以及第二内壁面,还包括第一外侧磁极部以及第二内侧磁极部,所述第一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外壁面,所述第二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二永磁体设有第三外壁面以及第四内壁面,还包括第三外侧磁极部以及第四内侧磁极部,所述第三外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三外壁面,所述第四内侧磁极部相对靠近所述第四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磁极部以及第三外侧磁极部与至少部分所述侧壁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内侧磁极部以及第四内侧磁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2个所述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以及第二永磁体,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包括外周部以及内周部,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二导磁体与所述第一导磁体之间,所述外周部与至少部分所述侧壁部相贴合,至少部分所述内周部与所述永磁体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磁体大致为中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永磁体还包括第一外侧磁极部以及第二内侧磁极部,所述第二永磁体还包括第三外侧磁极部以及第四内侧磁极部,至少部分所述内周部与所述第一外侧磁极部以及所述第三外侧磁极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内侧磁极部以及第四内侧磁极部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2个所述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以及第二永磁体,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包括外周部以及内周部,所述内周部包括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以及相对所述第一凹部以及所述第二凹部朝所述第一导磁体方向凸起的第一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外侧磁极部以及第二内侧磁极部,所述第二永磁体包括第三外侧磁极部以及第四内侧磁极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适配并与所述第一外侧磁极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适配并与所述第三外侧磁极部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