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038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框架梁、下框架梁、左框架柱、右框架柱固定连接围成的外框架,设于外框架内的墙体以及铺设在所述墙体外侧的维护层;其中墙体包括:内框架,由若干个墙架柱和墙架梁拼接而成,用于将外框架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内框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内框架镂空,其余内框架内由第一墙体填补组件或/和第二墙体填补组件填补铺设成墙体;另外,维护层包括依次铺设在墙体两外侧的防水防渗层和面层。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外墙的施工方法。该外墙既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承重和抗剪能力又具有维护功能,且施工更加方便。

A prefabricated exterior wall with openings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结构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装配式建筑又可分为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的钢结构而言,制约其装配化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为:如何有效实现维护结构尤其是外墙结构的装配化,而且该外墙结构要拚弃传统的砌体做法。由于外墙结构不同于内隔墙,不仅维护功能的要求高,而且还应具有承重和抗剪等方面的结构功能。外墙的维护功能主要包括:防渗、防水、保温、隔音等。当前对于外墙结构装配化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落后,主要问题是装配化程度不高且未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及维护功能与结构功能的有机结合。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既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承重和抗剪能力又具有维护功能,且施工更加方便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的施工方法。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框架梁(8-1)、下框架梁(8-2)、左框架柱(9-1)、右框架柱(9-2)固定连接围成的外框架,设于外框架内的墙体以及铺设在所述墙体外侧的维护层;其中墙体包括:/n内框架,由若干个墙架柱(10)和墙架梁(11)拼接而成,所述墙架柱(10)的两端分别与上框架梁(8-1)和下框架梁(8-2)相固定连接,所述墙架梁(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左框架柱(9-1)与墙架柱(10)、相邻的墙架柱(10)与墙架柱(10)或相邻的墙架柱(10)与右框架柱(9-2)之间,用于将外框架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内框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内框架镂空,其余内框架内由第一墙体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框架梁(8-1)、下框架梁(8-2)、左框架柱(9-1)、右框架柱(9-2)固定连接围成的外框架,设于外框架内的墙体以及铺设在所述墙体外侧的维护层;其中墙体包括:
内框架,由若干个墙架柱(10)和墙架梁(11)拼接而成,所述墙架柱(10)的两端分别与上框架梁(8-1)和下框架梁(8-2)相固定连接,所述墙架梁(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左框架柱(9-1)与墙架柱(10)、相邻的墙架柱(10)与墙架柱(10)或相邻的墙架柱(10)与右框架柱(9-2)之间,用于将外框架的内部分隔成多个内框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内框架镂空,其余内框架内由第一墙体填补组件或/和第二墙体填补组件填补铺设成墙体;
另外,维护层包括依次铺设在墙体两外侧的防水防渗层(17)和面层(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填补组件包括:
抗剪单元(1),该抗剪单元(1)的上、下端分别与内框架的上、下两端相连接,且相邻的两块抗剪单元(1)之间横向固定连接;
设置在抗剪单元(1)一侧的隔音板(15);
设置在抗剪单元(1)另一侧的隔热板(16);
设置在隔音板(15)外侧的第一维护板(21);
设置在隔热板(16)外侧的第二维护板(22);
所述第二墙体填补组件包括:
内侧相互贴合的隔音板(15)和隔热板(16);
设置在隔音板(15)外侧的第一维护板(21);
设置在隔热板(16)外侧的第二维护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梁(8-1)和下框架梁(8-2)均通过L型第一连接件(7)分别与左框架柱(9-1)和右框架柱(9-2)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连接件(7)划分成两个安装区域的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架柱(10)的两端部分别通过L型第二连接件(5)与上框架梁(8-1)和下框架梁(8-2)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架梁(11)的两端通过L型第三连接件(61)与相邻的左框架柱(9-1)与墙架柱(10)、相邻的墙架柱(10)与墙架柱(10)或相邻的墙架柱(10)与右框架柱(9-2)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单元(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第五连接件(41)与内框架的上、下两端相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五连接件(41)包括L型本体,且L型本体的竖向边上开设有1号通孔(411)和2号通孔(412),或所述第五连接件(41)包括与抗剪单元(1)的端部相适配的U型本体,且U型本体的两相对边上均开设有1号通孔和2号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洞口的装配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15)和隔热板(16)外侧分别安装第一维护板(21)和第二维护板(22)的具体方式为:
对于安装有抗剪单元(1)的部位,高强螺栓穿过第一维护板(21)、一个第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堂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