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02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包括泵站本体、雨水总入水管、环形水管、总排水管,雨水总入水管与泵站本体贯通连接,环形水管环绕布置于泵站本体外部,总排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到专用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然后通过泥浆泵将初期雨水抽走,对其内部含有的泥浆进行利用。后期雨水含有泥沙较少,直接加压排入到总排水管内部。

An intelligent rainwater sewage combined pump station with anti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initial rainwater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为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
技术介绍
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中必不可以的重要帮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城区和道路上的雨水、积水通过管道时提动力,将雨水、给水从市政管网输送至排放地或处理场所。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采用全地埋式安装,一般分为中途泵站和终端泵站。通常,雨水和污水依靠自重重力的作用,从管道输送,因为地势或淤泥的影响,流动动力不足。而设置中途泵站,可以为管道中的流水提供足够的输送动力,提高排放速度,保证管道中的水排放通畅。而设置终端泵站,则是为了让雨水、污水顺利流入终点。通畅终端泵站的功率会更大一点。当前,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不具备初期雨水分离的功能,但初期雨水多含有大量泥沙以及其它污物,后期雨水较为干净,两者混合一起排放不利于雨水的综合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本专利技术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到专用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然后通过泥浆泵将初期雨水抽走,对其内部含有的泥浆进行利用。后期雨水含有泥沙较少,直接加压排入到总排水管内部。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包括泵站本体、雨水总入水管、环形水管、总排水管,雨水总入水管与泵站本体贯通连接,环形水管环绕布置于泵站本体外部,总排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所述的泵站本体内部设有雨水通道,雨水总入水管与雨水通道贯通连接,雨水通道上设有分隔墙,雨水通道以及分隔墙将泵站本体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后期雨水池位于分隔墙与泵站本体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位于雨水通道下方。雨水通道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隔离墙上设有下水口,雨水通道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下水口上设有密封门,隔离墙与初期雨水沉淀池之间设有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分隔墙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高于下水口。后期雨水池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潜水泵出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设有泥浆泵,泥浆泵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泥浆排出管穿设至泵站本体外部。优选的,还包括粉碎池,所述的粉碎池设置于泵站本体与雨水总入水管之间,雨水总入水管与粉碎池贯通连接,粉碎池与泵站本体之间通过粉碎池出水管贯通连接,粉碎池内部设有粉碎型格栅,雨水总入水管内部的雨水经过粉碎型格栅过滤粉碎后进入到粉碎池内部。优选的,所述的粉碎池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导杆,每一侧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根导杆,两侧的导杆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部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各设有一个滑套,滑套滑动套设于导杆上,支撑板外部包裹有安全浮板,安全浮板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安全浮板最低高度离粉碎池底面距离大于1m。所述的粉碎池出水管入口处设有格栅,格栅位于粉碎池内部。优选的,潜水泵两侧设有隔板,隔板与分隔墙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流坡,导流坡位于分隔墙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隔板一侧的高度。优选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底面向下凹设有集泥池,集泥池位于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正下方,泥浆泵安装于集泥池内部,初期雨水沉淀池底面向集泥池倾斜布置。优选的,泵站本体与环形水管之间设有若干个中间池,中间池与潜水泵一一对应,中间池内部设有橡胶软管,潜水泵的排水管与橡胶软管贯通连接,橡胶软管末端连接有出水分管,所述的出水分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优选的,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内部设有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所述的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包括导向块、推杆、导向套、框架、气囊。所述的导向块面向隔离墙的一面为斜面,导向块的斜面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逐渐远离隔离墙,导向块斜面上设有与斜面走向相同的滑槽,滑槽开口截面尺寸小于其内部截面尺寸。导向块下方固定有推杆,推杆下方固定有框架,气囊固定于框架内部。导向套套设与推杆外部,导向套通过固定杆与隔离墙固定连接,推杆圆周面上凸设有上端限位板以及下端限位板,上端限位板以及下端限位板分别位于导向套上下两侧。所述的下水口内部靠近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的一侧设有滑套,滑套通过定位杆与隔离墙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门面向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的一面设有联动杆,联动杆穿过滑套,联动杆末端设有细滑杆,细滑杆末端设有滑球,滑球滑动设置于滑槽内部,所述的密封门背向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的一面向外延伸有密封沿,密封沿外径大于下水口内径。优选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设有盘型管,盘型管通过定型板定型,盘型管下方固定有若干个插针。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垂直设有若干个螺杆,螺杆穿过定型板并与其螺纹连接,螺杆上套设有限位块以及齿轮,限位块位于定型板下方,齿轮位于定型板上方,若干个齿轮共同套设有一根同步带。若干个螺杆中的一根上方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上端穿设至泵站本体外部,驱动杆上端连接有电机。优选的,泵站本体以及粉碎池上端面均设有若干个检修盖板,检修盖板下方设有检修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然后在通过泥浆泵抽走,对其内部含有的泥浆进行回收利用。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直接通过潜水泵加压后进入到总排水管内部。(2)雨水通道与初期雨水沉淀池之间的密封门可通过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进行自动开关,开关条件为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的液位高低。(3)可通过插针对初期雨水沉淀池底部的泥浆板结进行切割处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纵向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横向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A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B-B面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C-C面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D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E-E面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F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G-G面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粉碎池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插针剖视图。图中:1-泵站本体、101-后期雨水池、102-初期雨水沉淀池、1021-集泥池、103-检修盖板、104-检修梯、1a-雨水通道、1a1-隔离墙、1a2-下水口、1a21-定位杆、1a22-滑套、1a3-密封门、1a31-密封沿、1a32-联动杆、1a33-细滑杆、1a34-滑球、1b-分隔墙、1b1-出水口、1c-导流坡、1d-隔板、1e-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2-粉碎池、2a-安全浮板、2b-支撑板、2c-支撑杆、2c1-滑套、2d-导杆;3-雨水总入水管;4-粉碎池出水管、4a-格栅;5-中间池、5a-橡胶软管、5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其特征在于:/n包括泵站本体(1)、雨水总入水管(3)、环形水管(6)、总排水管(7),雨水总入水管(3)与泵站本体(1)贯通连接,环形水管(6)环绕布置于泵站本体(1)外部,总排水管(7)与环形水管(6)贯通连接,/n所述的泵站本体(1)内部设有雨水通道(1a),雨水总入水管(3)与雨水通道(1a)贯通连接,雨水通道(1a)上设有分隔墙(1b),雨水通道(1a)以及分隔墙(1b)将泵站本体(1)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101)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后期雨水池(101)位于分隔墙(1b)与泵站本体(1)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位于雨水通道(1a)下方,/n雨水通道(1a)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1a1),隔离墙(1a1)上设有下水口(1a2),雨水通道(1a)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1a2)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下水口(1a2)上设有密封门(1a3),隔离墙(1a1)与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之间设有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1e),/n分隔墙(1b)上设有出水口(1b1),出水口(1b1)高于下水口(1a2),/n后期雨水池(101)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8),潜水泵(8)出水管与环形水管(6)贯通连接,/n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设有泥浆泵(9),泥浆泵(9)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9a),泥浆排出管(9a)穿设至泵站本体(1)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其特征在于:
包括泵站本体(1)、雨水总入水管(3)、环形水管(6)、总排水管(7),雨水总入水管(3)与泵站本体(1)贯通连接,环形水管(6)环绕布置于泵站本体(1)外部,总排水管(7)与环形水管(6)贯通连接,
所述的泵站本体(1)内部设有雨水通道(1a),雨水总入水管(3)与雨水通道(1a)贯通连接,雨水通道(1a)上设有分隔墙(1b),雨水通道(1a)以及分隔墙(1b)将泵站本体(1)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101)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后期雨水池(101)位于分隔墙(1b)与泵站本体(1)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位于雨水通道(1a)下方,
雨水通道(1a)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1a1),隔离墙(1a1)上设有下水口(1a2),雨水通道(1a)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1a2)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下水口(1a2)上设有密封门(1a3),隔离墙(1a1)与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之间设有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1e),
分隔墙(1b)上设有出水口(1b1),出水口(1b1)高于下水口(1a2),
后期雨水池(101)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8),潜水泵(8)出水管与环形水管(6)贯通连接,
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设有泥浆泵(9),泥浆泵(9)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9a),泥浆排出管(9a)穿设至泵站本体(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粉碎池(2),所述的粉碎池(2)设置于泵站本体(1)与雨水总入水管(3)之间,雨水总入水管(3)与粉碎池(2)贯通连接,粉碎池(2)与泵站本体(1)之间通过粉碎池出水管(4)贯通连接,粉碎池(2)内部设有粉碎型格栅,雨水总入水管(3)内部的雨水经过粉碎型格栅过滤粉碎后进入到粉碎池(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粉碎池(2)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导杆(2d),每一侧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根导杆(2d),两侧的导杆(2d)之间设有支撑板(2b),支撑板(2b)内部穿设有支撑杆(2c),支撑杆(2c)两端各设有一个滑套(2c1),滑套(2c1)滑动套设于导杆(2d)上,支撑板(2c)外部包裹有安全浮板(2a),安全浮板(2a)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安全浮板(2a)最低高度离粉碎池(2)底面距离大于1m,
所述的粉碎池出水管(4)入口处设有格栅(4a),格栅(4a)位于粉碎池(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其特征在于:
潜水泵(8)两侧设有隔板(1d),隔板(1d)与分隔墙(1b)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流坡(1c),导流坡(1c)位于分隔墙(1b)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隔板(1d)一侧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其特征在于:
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底面向下凹设有集泥池(1021),集泥池(1021)位于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1e)正下方,泥浆泵(9)安装于集泥池(1021)内部,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底面向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良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