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781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包括雨水通道,所述的雨水通道安装于泵站本体内部,雨水总入水管与雨水通道贯通连接。雨水通道上设有分隔墙,雨水通道以及分隔墙将泵站本体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后期雨水池位于分隔墙与泵站本体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位于雨水通道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到专用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将后期雨水排放到后期雨水池中,直接加压排入到总排水管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
本技术属于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中必不可以的重要帮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城区和道路上的雨水、积水通过管道时提动力,将雨水、给水从市政管网输送至排放地或处理场所。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采用全地埋式安装,一般分为中途泵站和终端泵站。通常,雨水和污水依靠自重重力的作用,从管道输送,因为地势或淤泥的影响,流动动力不足。而设置中途泵站,可以为管道中的流水提供足够的输送动力,提高排放速度,保证管道中的水排放通畅。而设置终端泵站,则是为了让雨水、污水顺利流入终点。通畅终端泵站的功率会更大一点。当前,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不具备初期雨水分离的功能,但初期雨水多含有大量泥沙以及其它污物,后期雨水较为干净,两者混合一起排放不利于雨水的综合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本技术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到专用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将后期雨水排放到后期雨水池中,直接加压排入到总排水管内部。本技术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包括雨水通道,所述的雨水通道安装于泵站本体内部,雨水总入水管与雨水通道贯通连接。雨水通道上设有分隔墙,雨水通道以及分隔墙将泵站本体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后期雨水池位于分隔墙与泵站本体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位于雨水通道下方。雨水通道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隔离墙上设有下水口,雨水通道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下水口上设有密封门,分隔墙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高于下水口。优选的,后期雨水池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泵站本体外部围绕有环形水管,潜水泵出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环形水管围绕布置于泵站本体外部,环形水管与总排水管贯通连接,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设有泥浆泵,泥浆泵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泥浆排出管穿设至泵站本体外部。优选的,潜水泵两侧设有隔板,隔板与分隔墙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流坡,导流坡位于分隔墙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隔板一侧的高度。优选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底面向下凹设有集泥池,集泥池位于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正下方,泥浆泵安装于集泥池内部,初期雨水沉淀池底面向集泥池倾斜布置。优选的,所述的密封门的开、关通过电机驱动。优选的,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内部设有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所述的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包括导向块、推杆、导向套、框架、气囊。所述的导向块面向隔离墙的一面为斜面,导向块的斜面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逐渐远离隔离墙,导向块斜面上设有与斜面走向相同的滑槽,滑槽开口截面尺寸小于其内部截面尺寸。导向块下方固定有推杆,推杆下方固定有框架,气囊固定于框架内部。导向套套设与推杆外部,导向套通过固定杆与隔离墙固定连接,推杆圆周面上凸设有上端限位板以及下端限位板,上端限位板以及下端限位板分别位于导向套上下两侧。所述的下水口内部靠近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的一侧设有滑套,滑套通过定位杆与隔离墙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门面向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的一面设有联动杆,联动杆穿过滑套,联动杆末端设有细滑杆,细滑杆末端设有滑球,滑球滑动设置于滑槽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密封门背向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的一面向外延伸有密封沿,密封沿外径大于下水口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调节密封门的开启以及关闭,改变雨水的流向,使其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或后期雨水池内部,实现初期雨水与后期的雨水分流。密封门开启时,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然后在通过泥浆泵抽走,对其内部含有的泥浆进行回收利用。密封门关闭后,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流入到后期雨水池中,通过潜水泵加压后进入到总排水管内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横向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纵向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A-A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B-B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C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带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D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E-E面截面图。图中:1-泵站本体、101-后期雨水池、102-初期雨水沉淀池、1021-集泥池、103-检修盖板、104-检修梯、1a-雨水通道、1a1-隔离墙、1a2-下水口、1a21-定位杆、1a22-滑套、1a3-密封门、1a31-密封沿、1a32-联动杆、1a33-细滑杆、1a34-滑球、1b-分隔墙、1b1-出水口、1c-导流坡、1d-隔板、1e-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2-雨水总入水管;3-潜水泵;4-泥浆泵、4a-泥浆排出管;5-环形水管;6-总排水管;7-密封门自动开关系统、7a-导向块、7a1-滑槽、7b-推杆、7b1-下端限位板、7b2-上端限位板、7c-导向套、7c1-固定杆、7d-框架、7e-气囊。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该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由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包括雨水通道1a,所述的雨水通道1a安装于泵站本体1内部。雨水总入水管2、总排水管6均位于泵站杯体1外部,雨水总入水管2与雨水通道1a贯通连接。雨水通道1a上设有分隔墙1b,雨水通道1a以及分隔墙1b将泵站本体1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101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后期雨水池101位于分隔墙1b与泵站本体1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位于雨水通道1a下方,后期雨水池101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102相对独立。雨水通道1a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1a1,隔离墙1a1上设有下水口1a2。隔离墙1a1与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之间设有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1e,雨水通道1a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1a2沿着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1e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下水口1a2上设有密封门1a3,密封门1a3开、关工作过程与蝶阀相似,通过电机或旋转气缸进行控制。如果采用电机,电机可安装在泵站本体1外部或内部,如果电机安装于泵站本体1内部,电机需要采用防水电机。分隔墙1b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1b1,出水口1b1高于下水口1a2。后期雨水池101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3,潜水泵3出水管与总排水管6贯通连接。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设有泥浆泵4,泥浆泵4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4a,泥浆排出管4a穿设至泵站本体1外部。泵站本体1上端面设有若干个检修盖板103,检修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雨水通道(1a),所述的雨水通道(1a)安装于泵站本体(1)内部,雨水总入水管(2)与雨水通道(1a)贯通连接,/n雨水通道(1a)上设有分隔墙(1b),雨水通道(1a)以及分隔墙(1b)将泵站本体(1)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101)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后期雨水池(101)位于分隔墙(1b)与泵站本体(1)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位于雨水通道(1a)下方,/n雨水通道(1a)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1a1),隔离墙(1a1)上设有下水口(1a2),雨水通道(1a)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1a2)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n下水口(1a2)上设有密封门(1a3),分隔墙(1b)上设有出水口(1b1),出水口(1b1)高于下水口(1a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雨水通道(1a),所述的雨水通道(1a)安装于泵站本体(1)内部,雨水总入水管(2)与雨水通道(1a)贯通连接,
雨水通道(1a)上设有分隔墙(1b),雨水通道(1a)以及分隔墙(1b)将泵站本体(1)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101)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后期雨水池(101)位于分隔墙(1b)与泵站本体(1)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102)位于雨水通道(1a)下方,
雨水通道(1a)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1a1),隔离墙(1a1)上设有下水口(1a2),雨水通道(1a)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1a2)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
下水口(1a2)上设有密封门(1a3),分隔墙(1b)上设有出水口(1b1),出水口(1b1)高于下水口(1a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后期雨水池(101)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3),泵站本体(1)外部围绕有环形水管(5),潜水泵(3)出水管与环形水管(5)贯通连接,环形水管(5)围绕布置于泵站本体(1)外部,环形水管(5)与总排水管(6)贯通连接,
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内部设有泥浆泵(4),泥浆泵(4)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4a),泥浆排出管(4a)穿设至泵站本体(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潜水泵(3)两侧设有隔板(1d),隔板(1d)与分隔墙(1b)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流坡(1c),导流坡(1c)位于分隔墙(1b)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隔板(1d)一侧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站用初期雨水分流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初期雨水沉淀池(102)底面向下凹设有集泥池(1021),集泥池(1021)位于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1e)正下方,泥浆泵(4)安装于集泥池(1021)内部,初期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岩刘卫强赵爽袁硕刘堃杨秀林李淑红姚守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良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