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99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包括地下槽体和设置在地下槽体上的移动路桩单元。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可以设置在马路上,移动路桩单元可远程控制进行移动,进而调整在路面上的位置,改变双向车道数量,可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变换各个方向车道数量,改善交通状况。

An adjustable mobile road pil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备及物联网技术应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
技术介绍
路桩是设置在路面用于分隔路面的交通设备,在指示交通和划分车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路桩多是固定设置于相反方向车道之间,用于区分不同方向车道,由于不同方向车流量不同,常常会出现某一方向车道拥堵而另一方向车道车流稀少的情况,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往往会造成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可在路面移动,划分双向车道数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包括:地下槽体,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平齐,用于提供移动路桩单元移动的轨道,所述地下槽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为两端开口的水平立方体管状结构,基体顶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条形槽,导向槽贯通基体顶部侧壁且在基体两端开口,基体顶部内侧面在导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槽和轨道槽,所述支撑槽和轨道槽为以轨道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条形槽,支撑槽和轨道槽开口相对设置,轨道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地下槽体底部为导向坡,导向坡为倾斜坡面,地下槽体两端开口与下水道系统联通;移动路桩单元,沿轨道槽移动完成路桩位置变换,所述移动路桩单元包括座体,座体上部设置有桩体,座体下部中央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厚度与轨道槽相等的立方体结构,导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地面滚轮,地面滚轮与地下槽体顶面接触,导向块底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电机、蓄电池和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轮面位于支撑槽内且与支撑槽下方侧面接触,所述电机输出端朝向轨道槽,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轨道槽内齿条啮合的齿轮,蓄电池用于给电机供电。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轮至少由两个。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坡体坡面倾斜角度不小于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坡为等腰三角形坡面结构,导向坡两侧坡面倾斜角度不小于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电机上设置有控制板用于控制电机转速和转向,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可远程接受数据,遥控控制电机运动,所述座体顶面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并向蓄电池充电。本申请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其实现的技术效果如下:(1)可以设置在马路上,桩体可远程控制进行移动,进而调整在路面上的位置,改变双向车道数量,可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变换各个方向车道数量,改善交通状况;(2)所述地下槽体上导向槽可作为下水口使用,路面碎石砂砾和水可通过导向槽进入地下槽体内,并通过导向坡导入下水道;(3)所述地下槽体可通过水泥等建筑材料嵌入地下,结构稳固且简单,并且由于路面均匀设置地下槽体,大大提升路面排水能力;(4)蓄电池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合理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同时电机采用水下伺服电机,保证在有水环境下可以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下槽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地下槽体剖视图;图4为移动路桩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路桩单元与地下槽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图二;附图说明:1、地下槽体;2、移动路桩单元;101、基体;102、导向坡体;103、导向槽;104、支撑槽;105、轨道槽;106、齿条;201、座体;202、桩体;203、导向块;204、地面滚轮;205、支架;206、电机;207、齿轮;208、支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包括地下槽体1和设置在地下槽体1上的移动路桩单元2。地下槽体1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平齐,用于提供移动路桩单元2移动的轨道。如图2和3所示,地下槽体1包括基体101,基体101为两端开口的水平立方体管状结构,基体101顶部设置有导向槽103,导向槽103为条形槽,导向槽103贯通基体101顶部侧壁且在基体101两端开口,基体101顶部内侧面在导向槽103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槽104和轨道槽105,支撑槽104和轨道槽105为以轨道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条形槽,支撑槽104和轨道槽105开口相对设置,轨道槽105内设置有齿条106,地下槽体1底部为导向坡,导向坡为等腰三角形坡面结构,导向坡两侧坡面倾斜角度为20°。地下槽体1两端开口与下水道系统联通。移动路桩单元2,沿轨道槽105移动完成路桩位置变换。如图4和5所示,移动路桩单元2包括座体201,座体201上部设置有桩体202,座体201下部中央设置有导向块203,导向块203为厚度与轨道槽105相等的立方体结构,导向槽103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地面滚轮204,地面滚轮204与地下槽体1顶面接触,导向块203底部设置有支架205,支架205上设置有电机206、蓄电池和支撑轮208,支撑轮208有两个,支撑轮208轮面位于支撑槽104内且与支撑槽104下方侧面接触,电机206输出端朝向轨道槽105,电机206输出端设置有与轨道槽105内齿条106啮合的齿轮207,蓄电池用于给电机206供电。电机206为伺服电机206且为水下电机206,电机206上设置有控制板用于控制电机206转速和转向,控制板上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可远程接受数据,遥控控制电机206运动,座体201顶面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并向蓄电池充电。在实际使用时,上述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可以设置在马路上,桩体202可远程控制进行移动,进而调整在路面上的位置,改变双向车道数量,可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变换各个方向车道数量,改善交通状况。如图6所示为正常状态下,桩体202位于道路中间,双向均为双车道,在上下班高峰期开始前,可以通过物联网远程控制,调整移动路桩单元2移动,改变桩体202位置,如图7所示,使道路一侧变为三车道,另一侧变为单车道,使车流量较大一向车道数量增加,缓解交通压力。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 ,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下槽体,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平齐,用于提供移动路桩单元移动的轨道,所述地下槽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为两端开口的水平立方体管状结构,基体顶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条形槽,导向槽贯通基体顶部侧壁且在基体两端开口,基体顶部内侧面在导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槽和轨道槽,所述支撑槽和轨道槽为以轨道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条形槽,支撑槽和轨道槽开口相对设置,轨道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地下槽体底部为导向坡,导向坡为倾斜坡面,地下槽体两端开口与下水道系统联通;/n移动路桩单元,沿轨道槽移动完成路桩位置变换,所述移动路桩单元包括座体,座体上部设置有桩体,座体下部中央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厚度与轨道槽相等的立方体结构,导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地面滚轮,地面滚轮与地下槽体顶面接触,导向块底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电机、蓄电池和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轮面位于支撑槽内且与支撑槽下方侧面接触,所述电机输出端朝向轨道槽,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与轨道槽内齿条啮合的齿轮,蓄电池用于给电机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调节移动路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槽体,埋设于地下,顶部与地面平齐,用于提供移动路桩单元移动的轨道,所述地下槽体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为两端开口的水平立方体管状结构,基体顶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条形槽,导向槽贯通基体顶部侧壁且在基体两端开口,基体顶部内侧面在导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槽和轨道槽,所述支撑槽和轨道槽为以轨道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条形槽,支撑槽和轨道槽开口相对设置,轨道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地下槽体底部为导向坡,导向坡为倾斜坡面,地下槽体两端开口与下水道系统联通;
移动路桩单元,沿轨道槽移动完成路桩位置变换,所述移动路桩单元包括座体,座体上部设置有桩体,座体下部中央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厚度与轨道槽相等的立方体结构,导向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地面滚轮,地面滚轮与地下槽体顶面接触,导向块底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电机、蓄电池和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轮面位于支撑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涛卞冬梅鲍健卞朝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铨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