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75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底端外壁设有电源,所述电源贯穿容器固定连接有絮凝过滤器,所述容器的顶端外壁设有上部电机,所述上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容器固定安装有絮凝去除转子,所述上部电机由操作系统控制,所述操作系统的外部安装有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过载保护按钮FR1和停止按钮SB3,所述容器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容器的右侧中心位置安装有自吸泵,所述容器的右侧设有絮凝杂质容纳池,该装置体积小、成本低、适合家庭使用,并且装置结合电絮凝和超滤两种净水方法,使两者优势互补,可拓展应用的场景广泛,易维护、处理效率高,采用中水回用的思想,经济环保,易于推广。

A rural reclaimed water reuse device based on electroflocculation ultrafilt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处理家用生活污水、餐厨废水、洗浴废水和景观湖水回用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装置的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农村对人居环境的关注程度不高,导致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危害居民健康,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大量沟渠、池塘的水质发黑变臭,蚊虫滋生,直接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以及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有关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5.67亿~125.26亿立方米,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及重点之一,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和家庭养殖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总和。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较,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人均排放量也远低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且排放范围多以户为单位分散式排放,生活污水包含灰水(污染物含量较低的餐厨废水、洗浴废水、洗衣废水)和粪便废水(污染物含量较高的畜禽废水、冲便废水等)。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式处理和分散式处理两大类:集中式处理法的代表是城乡统一处理和村落集中处理。城乡统一处理模式不仅在管道上造价昂贵,且周边污水汇入城镇管网后,部分污水处理厂会难以承受增加的污染物负载;村落集中处理模式要求村落居民居住集中,且不适用于平原等地势平缓的地区。分散式主要是农户分散处理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无法集中铺设管网或集中收集处理的村落,特别是居住较为分散的山区、丘陵地带。因为,这些区域农户居住分布较分散,如果采取城镇污水管网的方式,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村落规模较小,适用性不强。该装置属于农户分散处理的模式,它有着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广大农户和城镇居民。它可以将较为洁净的生活污水处理后进行回用,并将多余废水达标排放。也可以用于较为污浊的生活废水发酵上清液的深度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该装置体积小、成本低、适合家庭使用,并且装置结合电絮凝和超滤两种净水方法,使两者优势互补,可拓展应用的场景广泛,易维护、处理效率高,采用中水回用的思想,经济环保,易于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底端外壁设有电源,所述电源贯穿容器固定连接有絮凝过滤器,所述容器的顶端外壁设有上部电机,所述上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容器固定安装有絮凝去除转子,所述上部电机由操作系统控制,所述操作系统的外部安装有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过载保护按钮FR1和停止按钮SB3,所述容器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容器的右侧安装有自吸泵,所述容器的右侧设有絮凝杂质容纳池,所述絮凝过滤器包括电絮凝极板和超滤膜两部分,所述电絮凝极板按照六边形方式排列在圆形平面内,共计三对电极板,每对极板之间放置一块超滤膜组件,所述电絮凝极板的正负絮凝电极的两极板材料均为铝板或铝块等铝材,该铝材的纯度大于95%。每两个超滤膜间的一对极板一正一负交替排列,所需的电压可以根据极板面积进行不同的选择,使电流密度在20A/m2即可。该装置可以低成本、低排放、高效率地处理生活污水中的灰水,对污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污水进入装置后,经循环净化处理可再接回到用水管道参与循环,实现中水回用,多余的污水也可达到污水排放标准与污染絮凝物一起从排污口排出。装置使电絮凝和超滤两种过滤技术优势互补,整体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应用场景多样,它不仅适用于普通家庭,还适用于一些小型洗车行、农家乐、大众浴池等诸多场景。装置核心部分由操作系统、絮凝过滤器、隔膜自吸泵和进水阀组成,装置通过多对极板共同作用增大了电极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通过六边形排列和圆柱形设计,优化产品结构,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同时装置采用分档处理系统,针对不同浓度的污水,系统自动选择合适的处理档位,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节省耗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农村个体式中水回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絮凝过滤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絮凝过滤器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絮凝过滤器的一种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絮凝过滤器的另一种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操作系统控制电机接线图。图中:1、容器,2、电源,3、絮凝过滤器,4、上部电机,5、絮凝去除转子,6、进水阀,7、自吸泵,8、絮凝杂质容纳池,9、操作系统,10、电絮凝极板,11、超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的底端外壁设有电源2,所述电源2贯穿容器1固定安装有絮凝过滤器3,絮凝过滤器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4和5所示,所述容器1的顶端外壁设有上部电机4,所述上部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容器1固定安装有絮凝去除转子5,所述上部电机4由操作系统9控制,如图6所示,所述操作系统9的外部安装有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过载保护按钮FR1和停止按钮SB3,所述容器1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进水阀6,所述容器的右侧安装有自吸泵7,所述容器1的右侧设有絮凝杂质容纳池8。所述进水阀6主要作用为控制进入装置的水量的多少,所述操作系统9由PLC控制实现,PLC型号为:MinasA4,操作系统9的主要作用为开关电源和开始处理按钮,所述上部电机4的主要作用为操作系统的输出带动絮凝去除转子5转动,所述电源2的主要作用为输出絮凝过程中电絮凝极板10所需恒定电流密度的电压,电压为20V,所述絮凝去除转子5是一个扇形的旋转刮板,絮凝去除转子5的主要作用为通过叶片旋转的作用刷除水面上因电气浮产生的絮凝物,所述絮凝过滤器3包括电絮凝极板10和超滤膜11两部分,电絮凝极板10如图2所示按照六边形方式排列在圆形平面内,共计三对电极板,每对极板之间放置一块超滤膜11,所述自吸泵7的型号为:BSP27250S,主要作用为给超滤膜提供内外压差,絮凝过滤器3是自己设计的,完全纯手工原创,它使用的超滤膜丝是中空纤维式超滤膜,由天津膜天膜集团公司提供,超滤膜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底端外壁设有电源(2),所述电源(2)贯穿容器(1)固定安装有絮凝过滤器(3),所述容器(1)的顶端外壁设有上部电机(4),所述上部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容器(1)固定安装有絮凝去除转子(5),所述上部电机(4)由操作系统(9)控制,所述操作系统(9)的外部安装有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过载保护按钮FR1和停止按钮SB3,所述容器(1)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进水阀(6),所述容器的右侧安装有自吸泵(7),所述容器(1)的右侧设有絮凝杂质容纳池(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的农村中水回用装置,包括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底端外壁设有电源(2),所述电源(2)贯穿容器(1)固定安装有絮凝过滤器(3),所述容器(1)的顶端外壁设有上部电机(4),所述上部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容器(1)固定安装有絮凝去除转子(5),所述上部电机(4)由操作系统(9)控制,所述操作系统(9)的外部安装有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过载保护按钮FR1和停止按钮SB3,所述容器(1)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进水阀(6),所述容器的右侧安装有自吸泵(7),所述容器(1)的右侧设有絮凝杂质容纳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絮凝超滤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杨正基廖萌僖李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