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荣轩平专利>正文

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69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50
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包括壳体、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其特征是,叶轮装在顶盖与内盘之间,形成叶轮通道和扩压器通道,底盘与内盘之间是扩压腔,制冷剂经过叶轮和扩压器增速、增压后,从内盘外边缘进入扩压腔,将制冷剂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叶轮的传动轴穿过顶盖与电机连接,内盘底部吸气口与吸气管密闭连接,顶盖与底盘密闭连接。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环绕固定在吸气管周围,冷凝器进气口与底盘底部出气口连接,并与膨胀节流器、蒸发器、吸气管连接,形成循环通道。这样,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形成整体式连接,成为整体离心式制冷机。

Integral centrifugal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离心式制冷机
本技术属于空调制冷领域,具体涉及整体离心式制冷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心式制冷机包括离心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节流器,这些部件通过管道连接,容易发生制冷剂泄漏。离心式制冷机通常为大容量机组,不适用于制冷量较小的场景,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小、结构简单、整体连接的离心式制冷机。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包括壳体、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叶轮装在顶盖与内盘之间,形成叶轮通道和扩压器通道,将制冷剂离心增速和增压。底盘与内盘之间是扩压腔,制冷剂经过叶轮和扩压器增速、增压后,从内盘外边缘进入扩压腔,速度降低,将制冷剂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获得高压气体。叶轮的传动轴穿过顶盖与电机连接,叶轮的进气口接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内盘中心底部的进气口与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密闭连接,顶盖外边缘与底盘外边缘密闭连接。冷凝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气口与底盘中心底部的出气口连接,出液口与膨胀节流器的进液口连接,冷凝器采用风冷或水冷换热。膨胀节流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其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连接。蒸发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膨胀节流器的出液口连接,出气口与吸气管底部进气口连接,蒸发器采用风冷或水冷换热。这样,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形成整体式连接,装在壳体上,成为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制冷剂的循环过程是: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吸气管顶部出气口进入叶轮,经过叶轮的高速旋转、离心增速,进入扩压器增压,再进入扩压腔增压,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散热,成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膨胀节流器,节流为低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吸热,成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吸气管底部的进气口,再次回流到吸气管的顶部出气口,进入叶轮,从而完成一次制冷循环。配电控制装置为机组提供动力并自动控制机组的运行,该机组可以垂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并能模块化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1图2是图1的剖面图1-1图3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2图4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3图5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4图6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5图7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6图8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7图9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8图10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9图11是整体离心式制冷机构造图10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电机,3、顶盖,4、底盘,5、内盘,6、叶轮,7、扩压器,8、扩压腔,9、吸气管,10、冷凝腔,11、15、肋条,12、17、风道,13、毛细管,14、蒸发腔,16、吸气管底部进气口,18、真空内衬管,19、送风机,20、排风机,21、22、进风口,23、24、隔断,25、蒸发腔外壁,26、支撑,27、冷凝盘管,28、膨胀节流器,29、蒸发盘管,30、33、循环水泵,31、水冷冷凝器,32、水冷蒸发器,34、支撑轴,35、43、传动轴,36、电机定子,37、电机转子,38、水箱,39、41、风机蜗壳,40、42、风机叶轮。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顶盖3、底盘4、内盘5、叶轮6为圆形,吸气管9、冷凝腔10、蒸发腔14、真空内衬管18、风道12、17、为圆柱形。叶轮6装在顶盖3与内盘5之间,形成叶轮通道,内盘5与顶盖3之间形成扩压器通道,将制冷剂离心增速和增压。底盘4与内盘5之间是扩压腔8,制冷剂经过叶轮6和扩压器7增速、增压后,从内盘5外边缘进入扩压腔8,速度降低,将制冷剂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获得高压气体。叶轮6的传动轴穿过顶盖3通过增速齿轮和主动齿轮与电机2连接,叶轮6的进气口接吸气管9顶部出气口,内盘5中心底部的进气口与吸气管9顶部出气口密闭连接,顶盖3外边缘与底盘4外边缘密闭连接。冷凝腔10环绕在吸气管9周围,其进气口与底盘4中心底部的出气口连接,出液口与毛细管13的进液口连接,冷凝腔10采用风冷换热。毛细管13环绕在吸气管9周围,其进液口与冷凝腔10的出液口连接,其出液口与蒸发腔14的进液口连接。蒸发腔14环绕在吸气管9周围,其进液口与毛细管13的出液口连接,出气口与吸气管底部进气口16连接,蒸发腔14采用风冷换热。这样,电机2、顶盖3、底盘4、内盘5、叶轮6、吸气管9、冷凝腔10、毛细管13、蒸发腔14形成整体式连接,装在壳体1上,成为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冷凝腔10外表面带有肋条11,蒸发腔14外表面带有肋条15,用于增强换热。风道12环绕在冷凝腔10周围,通过隔板固定在壳体1上,形成排风通道,排风机20位于其中。风道12环绕在冷凝腔10周围,通过隔板固定在壳体1上,形成排风通道,排风机20位于其中。风道17环绕在蒸发腔14周围,通过隔板固定在壳体1上,形成送风通道,送风机19位于其中。送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被隔断23密闭隔断,并贴有保温材料。在送风机19、排风机20的抽吸下,空气从进风口21、22进入,在风道17内与蒸发腔14换热,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空气被降温除湿,被送风机19送走;在风道12内与冷凝腔10换热,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放热,成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空气被加热升温,被排风机20排走。毛细管13采用一根或多根,可缠绕在吸气管9周围,也可用电子膨胀阀等作为膨胀节流器。真空内衬管18为薄壁真空套管,其外壁紧贴吸气管9的内壁,减少冷凝腔10、蒸发腔14与吸气管9中制冷剂的换热。电机2、送风机19、排风机20采用调速电机。吸气管底部进气口16带有支撑,落在蒸发腔14内的底部,蒸发腔14底部通过支撑落在壳体1的底部。在蒸发腔14底部应有接凝结水的装置。本图中,机组为垂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内盘5与顶盖3、底盘4之间应有支撑。制冷剂的循环流程是:吸气管9顶部出气口→叶轮6→扩压器7→扩压腔8→冷凝腔10→毛细管13→蒸发腔14→吸气管底部进气口16→吸气管9顶部出气口,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图2中,风道17为圆形风道,套在蒸发腔外壁25的外围,形成换热风道,在蒸发腔外壁25上有肋条15,用于增强换热,在蒸发腔外壁25的内壁与吸气管9外壁之间有支撑26,真空内衬管18紧贴吸气管9的内壁。图3中,冷凝腔10换成了冷凝盘管27,蒸发腔14换成了蒸发盘管29,冷凝盘管27、蒸发盘管29采用螺旋管、翅片盘管等形式的风冷换热器,膨胀节流器28采用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等。图4中,采用水冷冷凝器31、水冷蒸发器32,制冷剂换热器采用螺旋管、直管等形式的换热器,通过循环水泵30、33的循环换热,得到冷冻水和热水。图5中,冷凝器采用风冷,蒸发器采用水冷。图6中,冷凝器采用水冷,蒸发器采用风冷。图7中,传动轴35固定在顶盖3中心,穿过壳体1,通过增速齿轮和主动齿轮与电机2连接,叶轮6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它包括壳体、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叶轮装在顶盖与内盘之间,形成叶轮通道和扩压器通道,将制冷剂离心增速和增压,底盘与内盘之间是扩压腔,制冷剂经过叶轮和扩压器增速、增压后,从内盘外边缘进入扩压腔,速度降低,将制冷剂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获得高压气体,叶轮的传动轴穿过顶盖与电机连接,叶轮的进气口接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内盘中心底部的进气口与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密闭连接,顶盖外边缘与底盘外边缘密闭连接,冷凝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气口与底盘中心底部的出气口连接,出液口与膨胀节流器的进液口连接,膨胀节流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其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连接,蒸发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膨胀节流器的出液口连接,出气口与吸气管底部进气口连接,这样,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形成整体式连接,装在壳体上,成为整体离心式制冷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它包括壳体、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叶轮装在顶盖与内盘之间,形成叶轮通道和扩压器通道,将制冷剂离心增速和增压,底盘与内盘之间是扩压腔,制冷剂经过叶轮和扩压器增速、增压后,从内盘外边缘进入扩压腔,速度降低,将制冷剂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获得高压气体,叶轮的传动轴穿过顶盖与电机连接,叶轮的进气口接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内盘中心底部的进气口与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密闭连接,顶盖外边缘与底盘外边缘密闭连接,冷凝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气口与底盘中心底部的出气口连接,出液口与膨胀节流器的进液口连接,膨胀节流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其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连接,蒸发器环绕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膨胀节流器的出液口连接,出气口与吸气管底部进气口连接,这样,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膨胀节流器、蒸发器形成整体式连接,装在壳体上,成为整体离心式制冷机。


2.整体离心式制冷机,它包括壳体、电机、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管、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配电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叶轮装在顶盖与内盘之间,形成叶轮通道和扩压器通道,将制冷剂离心增速和增压,底盘与内盘之间是扩压腔,制冷剂经过叶轮和扩压器增速、增压后,从内盘外边缘进入扩压腔,速度降低,将制冷剂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压力能,从而获得高压气体,传动轴固定在顶盖中心,穿过壳体与电机连接,叶轮固定在顶盖或内盘上,叶轮的进气口接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内盘中心底部的进气口与吸气管顶部出气口密闭连接,顶盖外边缘与底盘外边缘密闭连接,冷凝器环绕固定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气口与底盘中心底部的出气口连接,出液口与毛细管的进液口连接,毛细管环绕固定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冷凝器的出液口连接,其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连接,蒸发器环绕固定在吸气管周围,其进液口与毛细管的出液口连接,出气口与吸气管底部进气口连接,蒸发器底部通过支撑轴落在壳体底座上,这样,顶盖、底盘、内盘、叶轮、吸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荣轩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