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54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系统包括:位于汽车前舱内的储水箱(1)、设置在乘用舱内的加湿发生装置(2),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通过连接管道(3)可控地连通或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储水箱与加湿发生装置分离,来实现车内加湿与快速降温功能。同时,由于将储水箱与加湿发生装置分离,因此当车辆熄火时,能够排出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避免滋生细菌。最后,在加湿的过程中设置过流式杀菌,以保证出来的雾气也是无菌的状态。

A humidif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特别是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空调一般没有设置加湿装置。空调在制冷或制热的过程中,都会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令到乘员感觉干燥。为此,现有技术提供了加湿装置。然而,现有的加湿装置类似水瓶结构,采用的是储水与加湿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这种设计由于储水与加湿一体,因此水将一直在加湿装置内,无法排出,导致滋生细菌,影响乘员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汽车加湿装置影响乘员健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包括:位于汽车前舱内的储水箱、设置在乘用舱内的加湿发生装置,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通过连接管道可控地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在前舱内的高度高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在乘用舱内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过流式杀菌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穿过分隔所述前舱与所述乘用舱的前围钣金,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前围钣金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发生装置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门,所述出水电磁阀门设置在所述加湿发生装置的底部,且在失电后开启。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包括水箱上壳体和水箱下壳体,所述水箱上壳体与所述水箱下壳体形成容置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块抗菌挡板,所述抗菌挡板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多个区域,所述区域相互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壳体上设置有注水口、以及连通管,所述注水口以及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注水口上设有注水盖,所述连通管的开口朝向所述水箱上壳体的侧方。更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加热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汽车空调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监测到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实时水位低于或等于预设补水阈值时,启动储水箱向所述加湿发生装置补水;当监测到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实时水位高于或等于预设停水阈值时,停止所述储水箱向所述加湿发生装置补水;响应于加湿请求,控制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进行雾化加湿;响应于车辆熄火,排出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于车辆熄火,排出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具体包括:响应于车辆熄火,启动设置预设时间的计时器;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结束后,排出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请求包括:自动加湿模式请求和/或快速降温模式请求;所述响应于加湿请求,控制所述加湿发生装置进行雾化加湿,具体包括:响应于自动加湿模式请求,控制所述加湿发生装置以低档位进行雾化加湿;或者响应于快速降温模式请求,控制所述加湿发生装置以高档位进行雾化加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如前所述的汽车空调驾驶系统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当监测到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实时水位低于或等于预设补水阈值时,启动储水箱向所述加湿发生装置补水;当监测到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实时水位高于或等于预设停水阈值时,停止所述储水箱向所述加湿发生装置补水;响应于加湿请求,控制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进行雾化加湿;响应于车辆熄火,排出所述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本专利技术将储水箱与加湿发生装置分离,来实现车内加湿与快速降温功能。同时,由于将储水箱与加湿发生装置分离,因此当车辆熄火时,能够排出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避免滋生细菌。最后,在加湿的过程中设置过流式杀菌,以保证出来的雾气也是无菌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的储水箱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的储水箱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A-A截面图;图5为连接管道与钣金密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如前所述的汽车空调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注水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车辆熄火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控制如前所述的汽车空调驾驶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一种如前所述的汽车空调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位于汽车前舱内的储水箱1、设置在乘用舱内的加湿发生装置2,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通过连接管道3可控地连通或断开。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储水箱1设置在汽车前舱内,而加湿发生装置2设置在乘用舱内。加湿发生装置2优选放置于仪表台下。使用时,在储水箱1中加入纯净水,通过连接管道3将水注入加湿发生装置2,通过加湿发生装置2开启内部的超声波雾化片和叶轮风扇为乘用舱增加湿度。应用场景一:空调开启一段时间后,空气干燥,可通过加湿装置增加湿度,使温湿度处于人体舒适范围。可以通过配合整车的自动除雾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内的湿度,在不保证起雾的情况下,实现座舱湿度的主动调节功能。应用场景二:夏天暴晒后车辆,也可通过加湿装置辅助快速降温,改善舒适性,提升客户体验。夏季时,实现加湿器辅助空调快速降温,可以与空调系统共同开启。本专利技术将储水箱与加湿发生装置分离,来实现车内加湿与快速降温功能。同时,由于将储水箱与加湿发生装置分离,因此当车辆熄火时,能够排出加湿发生装置内的储水,避免滋生细菌。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位于汽车前舱内的储水箱1、设置在乘用舱内的加湿发生装置2,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通过连接管道3可控地连通或断开,所述储水箱1在前舱内的高度高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在乘用舱内的高度,所述连接管道3上设置有过流式杀菌装置4,所述连接管道3穿过分隔所述前舱与所述乘用舱的前围钣金5,所述连接管道3与所述前围钣金5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6;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门,所述出水电磁阀门设置在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的底部,且在失电后开启,优选地,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上还设有鼓风机;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储水箱1包括水箱上壳体11和水箱下壳体12,所述水箱上壳体11与所述水箱下壳体12形成容置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块抗菌挡板13,所述抗菌挡板13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多个区域,所述区域相互连通,所述水箱上壳体11上设置有注水口14、以及连通管15,所述注水口14以及所述连通管15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注水口14上设有注水盖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汽车前舱内的储水箱(1)、设置在乘用舱内的加湿发生装置(2),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通过连接管道(3)可控地连通或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汽车前舱内的储水箱(1)、设置在乘用舱内的加湿发生装置(2),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通过连接管道(3)可控地连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在前舱内的高度高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在乘用舱内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3)上设置有过流式杀菌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3)穿过分隔所述前舱与所述乘用舱的前围钣金(5),所述连接管道(3)与所述前围钣金(5)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上设置有出水电磁阀门,所述出水电磁阀门设置在所述加湿发生装置(2)的底部,且在失电后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包括水箱上壳体(11)和水箱下壳体(12),所述水箱上壳体(11)与所述水箱下壳体(12)形成容置液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块抗菌挡板(13),所述抗菌挡板(13)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多个区域,所述区域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壳体(11)上设置有注水口(14)、以及连通管(15),所述注水口(14)以及所述连通管(15)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注水口(14)上设有注水盖(16),所述连通管(15)的开口朝向所述水箱上壳体(11)的侧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加热器(17)。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勇陈梦飞李勇刚张春秋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