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8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包括有外管、内管、丝杆,所述的外管外壁焊接有安装座Ⅰ,外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头端封头与尾端封头,所述的内管置于外管内,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间隙配合,内管的头端装配有偏心丝母,内管的尾端从外管的尾端封头伸出并焊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安装座Ⅱ,所述的丝杆穿入内管与内管头端装配的偏心丝母配合,丝杆的头端伸出外管头端封头并安装有手摇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同时抗污能力较好、操作方便、稳定可靠。

Mixer hopper telescopic support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罐在通过其卸料斗卸料时,需调整好卸料斗的角度位置才能保证顺畅、安全地卸料,这就需要一个对卸料斗的调节定位装置。由于搅拌车所卸物料(流动性混凝土)重量大,且容易污染、腐蚀周边构件,因此需要有外形结构简单、抗污能力较好、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的卸料斗调节定位装置,不仅如此,该装置还应当具备制造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市面上用于搅拌车卸料斗调节的装置虽然控制效果较好,但往往结构都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目前的搅拌车卸料斗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同时抗污能力较好、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其包括有外管、内管、丝杆,所述的外管外壁焊接有安装座Ⅰ,外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头端封头与尾端封头,所述的内管置于外管内,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间隙配合,内管的头端装配有偏心丝母,内管的尾端从外管的尾端封头伸出并焊装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安装座Ⅱ,所述的丝杆穿入内管与内管头端装配的偏心丝母配合,丝杆的头端伸出外管头端封头并安装有手摇柄。当摇动该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手摇柄时,手摇柄带动丝杆旋转,与丝杆配合的偏心丝母因限位于内、外管,不能随丝杆转动而被迫产生轴向位移,带动内管伸出或缩进外管,从而实现伸缩支撑的效果。进一步地说,在所述外管的尾端封头中设置有与内管外壁紧密配合的防尘密封圈。再进一步地说,为了方便向支撑杆内加注润滑油,在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带防尘盖的注油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同时抗污能力较好、操作方便、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虚线部分表示透视)。图中:1.外管2.内管3.丝杆4.头端封头5.尾端封头6.偏心丝母7.铰接座8.安装座Ⅰ9.安装座Ⅱ10.手摇柄11.防尘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外管1、内管2、丝杆3,外管1外壁焊接有安装座Ⅰ8,外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头端封头4与尾端封头5,内管2置于外管1内,内管2外壁与外管1内壁间隙配合,内管2的头端装配有偏心丝母6,内管2的尾端从外管1的尾端封头5伸出并焊装有铰接座7,铰接座7上铰接有安装座Ⅱ9,丝杆3穿入内管2与内管2头端装配的偏心丝母6配合,丝杆3的头端伸出外管1头端封头4并安装有手摇柄10。当摇动该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手摇柄10时,手摇柄10带动丝杆3旋转,与丝杆3配合的偏心丝母6因限位于内、外管,不能随丝杆3转动而被迫产生轴向位移,带动内管2伸出或缩进外管1,从而实现伸缩支撑的效果。在外管1的尾端封头5中设置有与内管2外壁紧密配合的防尘密封11,在外管1上设置有带防尘盖的注油孔以方便向支撑杆内加注润滑油。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本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管(1)、内管(2)、丝杆(3),所述的外管(1)外壁焊接有安装座Ⅰ(8),外管(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头端封头(4)与尾端封头(5),所述的内管(2)置于外管(1)内,内管(2)外壁与外管(1)内壁间隙配合,内管(2)的头端装配有偏心丝母(6),内管(2)的尾端从外管(1)的尾端封头(5)伸出并焊装有铰接座(7),铰接座(7)上铰接有安装座Ⅱ(9),所述的丝杆(3)穿入内管(2)与内管(2)头端装配的偏心丝母(6)配合,丝杆(3)的头端伸出外管(1)头端封头(4)并安装有手摇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车卸料斗伸缩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管(1)、内管(2)、丝杆(3),所述的外管(1)外壁焊接有安装座Ⅰ(8),外管(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头端封头(4)与尾端封头(5),所述的内管(2)置于外管(1)内,内管(2)外壁与外管(1)内壁间隙配合,内管(2)的头端装配有偏心丝母(6),内管(2)的尾端从外管(1)的尾端封头(5)伸出并焊装有铰接座(7),铰接座(7)上铰接有安装座Ⅱ(9),所述的丝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彬钱强峰贾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