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平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7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的A跨车间、B跨车间、C跨车间与搅拌楼;所述A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张拉区、离心区、放张区和蒸养区;所述B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合上模工位、盖模清理区、脱模工位、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成品存放区,所述C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喂料工位、装笼工位、带板钢筋笼区与装板工位,所述搅拌楼适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将混合搅拌后混凝土输送至喂料车中,所述搅拌楼的下方设置有喂料车,所述喂料车适于将混凝土输送至放置在喂料工位的下模中,该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of concrete pip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管桩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传统的管桩生产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特别是在拆装模区,吊上模、拆上下模螺丝、拆管桩头尾板、揭上盖模、管桩脱模与吊桩、上下模清洗、装头尾板、钢筋笼装入下模等多个工序交叉在一起,人员集中在一起作业需要互相避让,吊机在拆装模区域来回穿梭,人员需频繁避让吊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浪费作业时间、劳动强度大、生产作业环境恶劣;如:高温、卫生等问题。近年有些管桩厂专利技术了管桩流水生产线,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这些流水生产线投资大、对工人的素质要求高、且需求设备较多,导致设备的故障多发、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的A跨车间、B跨车间、C跨车间与搅拌楼;所述A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张拉区、离心区、放张区和蒸养区;所述B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合上模工位、盖模清理区、脱模工位、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成品存放区;所述C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喂料工位、装笼工位、带板钢筋笼区与装板工位;所述搅拌楼适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将混合搅拌后混凝土输送至喂料车中,所述搅拌楼的下方设置有喂料车,所述喂料车适于将混凝土输送至放置在喂料工位的下模中;还包括钢筋笼输送平台、设置在所述A跨车间内的第一起重机、设置在所述盖模清理区内的第一龙门机械手、设置脱模工位与脱模管桩存放区之间的第二龙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喂料工位与所述装笼工位之间的第三龙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装笼工位与所述带板钢筋笼区之间的第四龙门机械手以及连接所述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与成品存放区的管桩输送平台、连接所述张拉区、合上模工位与喂料工位的第一纵向链条机与连接所述放张区、脱模工位与装笼工位的第二纵向链条机。进一步地,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D跨车间,所述D跨车间包括钢材堆放区,所述钢材堆放区侧面设置有滚焊机,所述滚焊机的出料端设置在C跨车间内,并与钢筋笼输送平台的进料端连接,所述C跨车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板工位右侧的拉丝工位,所述拉丝工位用于存放钢筋,所述拉丝工位内设置有拉丝机,所述拉丝机适于将钢筋拉拔细钢筋缠绕至线盘,并输送至所述滚焊机,所述钢材堆放区用于存放待加工钢材,所述滚焊机适于将钢材堆放区中待加工钢材与细钢筋加工成钢筋笼并输送至所述钢筋笼输送平台。进一步地,所述D跨车间还包括端头板堆放区,所述端头板堆放区设置在所述钢材堆放区左侧。进一步地,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装板工位,所述输送机的入料端设置在所述拆头尾板平台区,以适于将所述拆头尾板平台区拆下的张拉板输送至所述装板工位。进一步地,所述A跨车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养区右侧的高压蒸养区,所述高压蒸养区内设置有蒸压釜,所述B跨车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品存放区右侧的釜车区,所述釜车区内设置有釜车以及供所述釜车运行的运输轨道,所述釜车适于沿所述运输轨道运行至所述蒸压釜,所述B跨车间内还设置有第二起重机,所述第二起重机适于将存放在所述成品存放区中的管桩吊装至所述釜车,由所述釜车将管桩运输至所述蒸压釜。进一步地,所述合上模工位安装有合模螺丝机,所述合模螺丝机适于在上模与下模拼合后,利用螺丝将上模与下模固定以形成管桩成型模,所述张拉区内设置有张拉机,所述张拉机适于对管桩成型模中钢筋笼进行张拉。进一步地,所述离心区内安装有至少一台离心机,所述离心机适于对所述张拉机张拉后的管桩成型模进行离心处理,所述蒸养区中设置有蒸养池,所述蒸养池适于对离心处理后的管桩成型模进行蒸养成型,所述放张区内安装有放张机,所述放张机适于对蒸养成型后的管桩进行放张。进一步地,所述脱模工位安装有管模螺丝拆卸装置,所述管模螺丝拆卸装置适于将管桩成型模上螺丝拆卸,以使上模与下模分离,所述盖模清理区安装有盖模清理装置,所述盖模清理装置适于对分离后的上模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上模运输至预定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拆头尾板平台区内安装有头尾板拆卸装置,所述头尾板拆卸装置适于将所述拆头尾板平台区中管桩两端的张拉板拆下,所述检验喷码区内安装有喷码机,所述喷码机适于对经头尾板拆卸装置处理后的管桩进行打码。进一步地,所述A跨车间还设置有管模堆放区,且所述管模堆放区设置在所述张拉区左侧。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A、B、C车间设置有第一纵向链条机与第二纵向链条机,B车间设置有盖模清理区并配合第一龙门机械手,将管桩生产中的喂料、合上模、合管模螺丝、张拉、放张、拆管模螺丝、上模吊装、上模清洗、管桩脱模、下模清洗、装笼等工序设置在第一纵向链条机及第二纵向链条机上不同的位置进行;与传统生产线相比,避免了人员集中作业、避免了人员避让吊机和工位互相避让、减少了工人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外,整个生产线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生产循环流程短,设备数量少,与其它方式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故障点少,生产作业环境好、投资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张拉区;2、离心区;3、放张区;4、蒸养区;5、高压蒸养区;6、管模堆放区;7、合上模工位;8、盖模清理区;9、脱模工位;10、脱模管桩存放区;11、拆头尾板平台区;12、检验喷码区;13、成品存放区;14、维修区;15、喂料工位;16、装笼工位;17、带板钢筋笼区;18、装板工位;19、拉丝工位;20、运输轨道;24、釜车区;21、值班室仓库;22、端头板堆放区;23、钢材堆放区;31、第一起重机;32、第一龙门机械手;33、第二龙门机械手;34、第三龙门机械手;35、第四龙门机械手;36、管桩输送平台;37、钢筋笼输送平台;38、第一纵向链条机;39、第二纵向链条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的A跨车间、B跨车间、C跨车间与搅拌楼;A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张拉区1、离心区2、放张区3和蒸养区4;B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合上模工位7、盖模清理区8、脱模工位9、脱模管桩存放区10、拆头尾板平台区11、检验喷码区12、成品存放区13;C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喂料工位15、装笼工位16、带板钢筋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的A跨车间、B跨车间、C跨车间与搅拌楼;/n所述A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张拉区、离心区、放张区和蒸养区;/n所述B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合上模工位、盖模清理区、脱模工位、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成品存放区;/n所述C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喂料工位、装笼工位、带板钢筋笼区与装板工位;/n所述搅拌楼适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将混合搅拌后混凝土输送至喂料车中,所述搅拌楼的下方设置有喂料车,所述喂料车适于将混凝土输送至放置在喂料工位的下模中;/n还包括钢筋笼输送平台、设置在所述A跨车间内的第一起重机、设置在所述盖模清理区内的第一龙门机械手、设置脱模工位与脱模管桩存放区之间的第二龙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喂料工位与所述装笼工位之间的第三龙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装笼工位与所述带板钢筋笼区之间的第四龙门机械手以及连接所述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与成品存放区的管桩输送平台、连接所述张拉区、合上模工位与喂料工位的第一纵向链条机与连接所述放张区、脱模工位与装笼工位的第二纵向链条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的A跨车间、B跨车间、C跨车间与搅拌楼;
所述A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张拉区、离心区、放张区和蒸养区;
所述B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合上模工位、盖模清理区、脱模工位、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成品存放区;
所述C跨车间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喂料工位、装笼工位、带板钢筋笼区与装板工位;
所述搅拌楼适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将混合搅拌后混凝土输送至喂料车中,所述搅拌楼的下方设置有喂料车,所述喂料车适于将混凝土输送至放置在喂料工位的下模中;
还包括钢筋笼输送平台、设置在所述A跨车间内的第一起重机、设置在所述盖模清理区内的第一龙门机械手、设置脱模工位与脱模管桩存放区之间的第二龙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喂料工位与所述装笼工位之间的第三龙门机械手、设置在所述装笼工位与所述带板钢筋笼区之间的第四龙门机械手以及连接所述脱模管桩存放区、拆头尾板平台区、检验喷码区与成品存放区的管桩输送平台、连接所述张拉区、合上模工位与喂料工位的第一纵向链条机与连接所述放张区、脱模工位与装笼工位的第二纵向链条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跨车间,所述D跨车间包括钢材堆放区,所述钢材堆放区侧面设置有滚焊机,所述滚焊机的出料端设置在C跨车间内,并与钢筋笼输送平台的进料端连接,所述C跨车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板工位右侧的拉丝工位,所述拉丝工位用于存放钢筋,所述拉丝工位内设置有拉丝机,所述拉丝机适于将钢筋拉拔细钢筋缠绕至线盘,并输送至所述滚焊机,所述钢材堆放区用于存放待加工钢材,所述滚焊机适于将钢材堆放区中待加工钢材与细钢筋加工成钢筋笼并输送至所述钢筋笼输送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D跨车间还包括端头板堆放区,所述端头板堆放区设置在所述钢材堆放区左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装板工位,所述输送机的入料端设置在所述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