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平专利>正文

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4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包括第一支撑筋、架立圈与螺旋筋,所述架立圈设置于所述螺旋筋内,所述第一支撑筋均匀排列在所述架立圈圆周外表面,并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架立圈、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螺旋筋构成钢筋笼,所述第一支撑筋由至少二根主筋以及至少一根副筋捆扎而成,且所述主筋与所述副筋规格相同或按照技术要求调整副筋大小达到其产品最佳的力学性能,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还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与所述钢筋笼配合以形成电杆,该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和抗弯矩的性能好,不易出现裂纹,生产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电杆
,尤其涉及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架空电缆线的电杆一般有混凝土电杆和铁塔,其中混凝土电杆一般用于架空10kV裸体电缆和绝缘电缆,铁塔一般用于架空高压电缆或超高压电缆。混凝土电杆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一般只有十几米长。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110kV、220kV变电站开始建造在市区内,因此需要将110kV、220kV输变线路通过城市上空输送到这些变电站。由于受到混凝土电杆长度的限制,目前用于架空220kV输变线路一般使用的是铁塔。目前的混凝土电杆由于其强度和抗弯矩的性能比较低,由于电杆中的主筋及副筋都是等距安装在电杆内的,对于部分直径较小的电杆,在安装好主筋及副筋后,主筋及副筋之间间隙狭小,不利于混凝土的灌入,生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和抗弯矩的性能好,生产方便。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包括第一支撑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筋、架立圈与螺旋筋,所述架立圈设置于所述螺旋筋内,所述第一支撑筋均匀排列在所述架立圈圆周外表面,并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架立圈、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螺旋筋构成钢筋笼,所述第一支撑筋由至少一根主筋以及至少一根副筋捆扎而成,且所述主筋与所述副筋规格相同,还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与所述钢筋笼配合以形成电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筋、架立圈与螺旋筋,所述架立圈设置于所述螺旋筋内,所述第一支撑筋均匀排列在所述架立圈圆周外表面,并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架立圈、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螺旋筋构成钢筋笼,所述第一支撑筋由至少一根主筋以及至少一根副筋捆扎而成,且所述主筋与所述副筋规格相同,还包括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与所述钢筋笼配合以形成电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包括两副筋与一主筋,两所述副筋对称设置在所述主筋侧面,且两所述副筋及所述主筋分别与所述架立圈的圆周外表面及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主筋与一副筋,且两所述主筋与所述螺旋筋的圆周内表面固接,所述副筋与所述架立圈的圆周外表面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平卢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平卢拥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