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47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属于管道安装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风机本体,风机本体的一端为排风管,排风管的外壁套设有送风管,排风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送风管的内壁设置有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排风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送风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分别与排风管、送风管可拆卸固定连接,限位环包括上卡环与下卡环,上卡环与下卡环铰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上卡环与下卡环之间设置有锁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风管与风机连接的稳固性的效果。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fan and air 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安装的
,尤其是涉及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车辆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风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要连接风管,现有技术中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通常依靠内螺纹与外螺纹旋紧的方式进行固定,然而,仅仅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在长期使用后,风管很可能与出风口发成脱落的现象,因此,需要采用更为紧固的连接方式将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牢牢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稳固的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包括风机本体,风机本体的一端为排风管,排风管的外壁套设有送风管,排风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送风管的内壁设置有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排风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送风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分别与排风管、送风管可拆卸固定连接,限位环包括上卡环与下卡环,上卡环与下卡环铰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上卡环与下卡环之间设置有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送风管的一端与排风管旋紧,然后将上卡环及下卡环的一端卡嵌于第一卡槽内,另一端卡嵌于第二卡槽内,然后再通过锁紧螺栓将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固定住,此时,送风管则不能沿其轴线方向随意移动,限位环的设置可减小送风管与排风管之间发生脱落的可能性,提高送风管与配风管连接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上卡环且端头与下卡环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锁紧螺栓并使其端头与下卡环螺纹连接,即可将下卡环与上卡环固定于送风管及排风管的外壁;拧松锁紧螺栓并使其端头与下卡环脱离即可解除下卡环与上卡环的固定;锁紧螺栓的结构及原理简单,便于操作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连接方式较稳固,且螺栓的结构及原理简单,便于使用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与送风管、排风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阶梯状的密封圈,密封圈与送风管、排风管的外壁紧密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可减小气流由送风管与排风管之间漏出的可能性,提高送风管与排风管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风机的吹风或吸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加固螺栓,加固螺栓依次穿过限位环、送风管且端头与排风管的外壁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螺栓分别与限位环、送风管、排风管连接,从而将限位环、送风管、排风管连为一体,减小彼此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提高送风管与排风管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卡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与下卡环之间设置有调高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限位环卡嵌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内时,可先将通过调高组件降低下卡环的高度,直至下卡环位于排风管的下方,再将限位环卡嵌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内,安装限位环的过程无需用手托起下卡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安装限位环时的便利性;其次,支撑柱的设置可用于支撑送风管与排风管,减小排风管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提高排风管与送风管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高组件包括与下卡环连接的调高柱,调高柱的底端穿设于支撑柱的内部,调高柱的外壁套设并螺纹连接有套环,套环与支撑柱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环,即可带动调高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调节下卡环的高度,套环与调高杆的结构及原理简单,便于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卡环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风管与排风管发生晃动时,限位环也将发生同频率的晃动,此时,减震装置可减缓下卡环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缓送风管与排风管发生晃动时所受到的冲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与下卡环固定连接的减震柱,支撑柱上开设有用于卡嵌减震柱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与减震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风管与送风管发生晃动时,减震柱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减震弹簧则为压缩或延伸状,减震弹簧的设置可减缓下卡环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缓排风管与送风管受到的冲击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限位环的设置使得送风管不能沿其轴线方向随意移动,减小送风管与排风管之间发生脱落的可能性,提高送风管与配风管连接的稳固性;2.加固螺栓的设置可减小限位环、送风管、排风管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提高送风管与排风管的稳定性;3.减震装置可减缓下卡环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缓送风管与排风管发生晃动时所受到的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体现调高组件与减震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机本体;11、排风管;111、第一卡槽;2、送风管;21、第二卡槽;3、限位环;31、上卡环;311、锁紧螺栓;312、加固螺栓;32、下卡环;321、支撑柱;3211、减震槽;4、密封圈;5、调高组件;51、调高杆;52、套环;521、把手;6、减震装置;61、减震柱;62、减震弹簧;7、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包括风机本体1,风机本体1的一端为排风管11,排风管11一端的外壁套设有送风管2,排风管1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111,送风管2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1及第二卡槽21内设置有限位环3,限位环3与地面7之间设置有调高组件5和减震装置6。排风管1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送风管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送风管2的内壁与排风管11的外壁之间为螺纹连接。排风管1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111,送风管2的外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21之间设置有限位环3。参照图1,限位环3包括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为铰接连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均为环状结构。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311。锁紧螺栓311穿过上卡环31且端头处与下卡环32螺纹连接。从而使得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将排风管11及送风管2包裹住。参照图2,环状的一端卡嵌于第一卡槽111内,另一端卡嵌于第二卡槽21内。限位环3与送风管2及排风管11之间为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限位环3的内壁与送风管2及排风管11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为橡胶材质。密封圈4的设置可提高送风管2与排风管1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风机的吹风或吸风效果。参照图2,上卡环31的顶端设置有加固螺栓312,加固螺栓312由上而下依次穿过上卡环31、密封圈4、送风管2,且端头与排风管11的外壁螺纹连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包括风机本体(1),风机本体(1)的一端为排风管(11),排风管(11)的外壁套设有送风管(2),排风管(1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送风管(2)的内壁设置有相适配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1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111),送风管(2)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21)之间设置有限位环(3),限位环(3)分别与排风管(11)、送风管(2)可拆卸固定连接,限位环(3)包括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铰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之间设置有锁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包括风机本体(1),风机本体(1)的一端为排风管(11),排风管(11)的外壁套设有送风管(2),排风管(11)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送风管(2)的内壁设置有相适配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1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卡槽(111),送风管(2)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卡槽(21),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21)之间设置有限位环(3),限位环(3)分别与排风管(11)、送风管(2)可拆卸固定连接,限位环(3)包括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铰接,铰接轴位于水平面内,上卡环(31)与下卡环(32)之间设置有锁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311),锁紧螺栓(311)穿过上卡环(31)且端头与下卡环(3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与风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与送风管(2)、排风管(1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阶梯状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与送风管(2)、排风管(11)的外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