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39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片,连接片为长条形,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回转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中心线重合,连接片竖直设置,上壳体固定在连接片的上端,下壳体固定在连接片的下端,所述连接片有多个,并且多个连接片沿着上壳体的中心线周向分布,连接片与以上壳体中心线为圆心所做半径为r的圆相切,r小于连接片距离上壳体中心线的最小距离,多个连接片的螺旋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的钻井液在形成旋转液流,提高了钻井液与半透膜的接触时间,可以提升脱气效率。

A structure of no driving degas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气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
技术介绍
气测录井是从安置在振动筛前的脱气器中获得从井底返回的钻井液所携带的气体,对气体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判断油气层的显示情况。气测录井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气体主要是烃类气体。气测录井是在钻进过程中进行的,利用气测资料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并能预报溢流、井喷,在勘探中被广泛采用。脱气器包括有驱动力脱气器和无驱动力脱气器,有驱动力脱气器受安装位置,钻井液温度和粘度,井下气体溶解度,钻井液液面高度的影响,通常是定性地进行油气样品的分离。无驱动脱气器通常采用半透膜,半透膜对烃类组分具有一定的分离选择性,可直接插入到钻井液中进行油气进行分离,得到气态和常温呈液态的烃类组分,相对于有驱动力脱气器具有受影响因素少、能定量评价油气含量的优点,因此在气测录井中,无驱动脱气器使用更精准。授权公告号为CN105735924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半透膜的气测录井用脱气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连接有电机,螺旋叶片的前后表面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连接片(13),连接片(13)为长条形,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均为回转体,且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中心线重合,连接片(13)竖直设置,上壳体(11)固定在连接片(13)的上端,下壳体(12)固定在连接片(13)的下端,所述连接片(13)有多个,并且多个连接片(13)沿着上壳体(11)的中心线周向分布,连接片(13)与以上壳体(11)中心线为圆心所做半径为r的圆相切,r小于连接片(13)距离上壳体(11)中心线的最小距离,多个连接片(13)的螺旋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连接片(13),连接片(13)为长条形,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均为回转体,且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中心线重合,连接片(13)竖直设置,上壳体(11)固定在连接片(13)的上端,下壳体(12)固定在连接片(13)的下端,所述连接片(13)有多个,并且多个连接片(13)沿着上壳体(11)的中心线周向分布,连接片(13)与以上壳体(11)中心线为圆心所做半径为r的圆相切,r小于连接片(13)距离上壳体(11)中心线的最小距离,多个连接片(13)的螺旋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3)距离上壳体(11)中心线的最小距离为R1,r=0.75R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3)的横截面为弧形,并且连接片(13)所呈弧形凸起的方向背向上壳体(11)的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连接片(13),其中一连接片(13)远离上壳体(11)中心线的一侧与上壳体(11)中心线的连线可穿过另一连接片(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驱动脱气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包括内层(1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荣孙继宗丁鼎杨长训陈珊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瑞林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