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及包含该真空玻璃的被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364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由三片玻璃结合而成的三玻两腔式结构,两个密封腔分别为真空密封腔和中空密封腔,中空密封腔填充氩气/氪气。形成真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一片玻璃的真空密封腔侧涂覆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形成中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或形成中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一片玻璃的中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形成真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还公开了包含该真空玻璃的被动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三玻两腔玻璃中复合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层和Low‑E镀膜层,实现智能调节太阳热辐射,可见光透过率高。被动窗整窗传热系数0.8W/(m

Nano coated insulating vacuum glass and passive window containing the vacuum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及包含该真空玻璃的被动窗
本技术涉及隔热钢化玻璃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及包含该真空玻璃的被动窗。
技术介绍
现在的普通窗户采用普通单片玻璃或双片玻璃制成,有的会使用双层真空或中空玻璃,但其传热系数均较高,普遍在2.5W/(m2.K)以上,这样大量的热量通过门窗流失。并且现有窗体的窗体型材传热系数也较高,不能很好的阻止热量流失。还有就是现有窗体的气密性较差、刚度差。这些均导致隔热性能低、室内结露现象严重、不节能、安全性差等缺陷。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玻璃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及包含该真空玻璃的被动窗,使其在保温隔热、智能调节和安全性方面均能得到较大提高,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使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较低的传热系数,从而克服现有的真空玻璃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所述真空玻璃为由三片玻璃结合而成的三玻两腔式结构,所述三玻两腔式结构中的两个密封腔分别为真空密封腔和中空密封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有一片玻璃的真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进一步改进,形成所述中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进一步改进,形成所述中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的一片玻璃的中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r>进一步改进,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片玻璃均采用钢化玻璃。进一步改进,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之间均匀分散地印刷有支点,所述支点采用耐高温玻璃釉料。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化玻璃的厚度约为5mm,所述中空密封腔的腔体厚度约为22mm,且所述中空密封腔中填充氩气或氪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被动窗,包括玻璃部和窗体型材,所述玻璃部采用如上述的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所述窗体型材采用玻璃钢材质。进一步改进,所述被动窗的传热系数达0.8W/(m2.K)以下,遮阳系数为:0.2~0.35。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三玻两腔玻璃中复合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层和Low-E镀膜层,可以有效的智能调节太阳热辐射,且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如大于约40%,达到采光好和智能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三层玻璃均采用钢化玻璃,大大提高了该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的安全性。3、本技术被动窗的窗体型材采用玻璃钢材质,具有质轻高强、耐候性好、保温隔热性极好、密封性好、隔音性好以及性价比高的优点。4、本技术被动窗的整窗传热系数达到0.8W/(m2.K)以下,遮阳系数SC:0.2~0.35,使整窗热损失趋于更低水平。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为由三片玻璃1、2、3结合而成的三玻两腔式结构,该三玻两腔式结构中的两个密封腔分别为真空密封腔6和中空密封腔8。本实施例中该三片玻璃1、2、3均采用钢化玻璃,且该钢化玻璃的厚度约为5mm,该中空密封腔8的腔体厚度约为22mm,并在该中空密封腔8中填充有氩气或氪气。这样经真空密封腔和中空密封腔的双重隔热性能,以及钢化玻璃的硬度特性,能使该三层钢化玻璃组成的真空玻璃隔热性能和安全性能均大大提高。较优实施例为,形成该真空密封腔6的两片玻璃2、3中的玻璃2的真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4,且形成该中空密封腔8的外侧玻璃1为低辐射镀膜玻璃,即该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为高透光Low-E中空钢化玻璃复合纳米涂膜真空钢化玻璃。当然,该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4也可涂敷于玻璃3的内表面。本实施例中的低辐射涂层5采用现有市售Low-E镀膜材质,起到对可见光高透过性和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作用,使该真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最终该真空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40%。本实施例中的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4采用现有智能纳米透明保温隔热玻璃涂料,如申请人在先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091203.5,专利技术名称:智能纳米透明保温隔热玻璃涂料)中公开的智能纳米透明保温隔热玻璃涂料。该智能纳米透明保温隔热玻璃涂料涂覆在钢化玻璃上,能起到智能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如在室外温度高于35℃时,该涂料可降低近红外线的透过率,而低于35℃时,可提高近红外线的透过率,从而可随温度变化使玻璃实现对近红外线透过率的自动调节,实现冬季保温、得热与夏季遮阳、采光、隔热的功能,大大提高节能效果。本申请将该智能纳米透明保温隔热玻璃涂料层玻璃与Low-E镀膜层玻璃相结合,更能为室内采光、隔热功能提供有利效果,为将该玻璃用于被动窗提供保证。还有本实施例中形成该真空密封腔6的两片玻璃2、3之间均匀分散的印刷有支点7,该支点7采用耐高温玻璃釉料,能起到支撑该两片玻璃的作用。另外,与该真空密封腔6相对应的外侧玻璃3上开设有抽气孔9,用于与真空抽气装置连接,实现该真空密封腔的抽真空。较优的,该抽气孔9的下部再放入一片蒸散型吸气剂10;该蒸散型吸气剂10能吸收密封腔中的气体,保证玻璃的透明度。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形成该中空密封腔8’的两片玻璃1’、2’中的玻璃1’的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4’。且形成该真空密封腔6’的外侧玻璃3’为低辐射镀膜玻璃,即该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为高透光Low-E真空钢化玻璃复合纳米涂膜中空钢化玻璃。当然,该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4’也可涂敷于玻璃2’的中空密封腔侧。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均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两个实施例得到的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均可用于作为被动窗的玻璃部,并且该被动窗的窗体型材采用75系列玻璃钢材质。由于玻璃钢型材的密度在1.8左右,它比钢轻约4~5倍,强度又很大,其拉伸强度约为350~450Mpa,与普通碳钢接近,弯曲强度约为388Mpa,因而不需再用钢衬进行加固。由该玻璃钢材质制成的窗体型材结构可采用现有被动窗窗体结构,不仅气密性好,而且经检测,其抗风压性能约达到5.3Kpa,超过国际GB/T7106-2002标准中8级水平。本申请被动窗产品的整窗传热系数达到0.8W/(m2.K)以下,遮阳系数为:0.2~0.35,具有质轻高强、耐候性好、保温隔热性极好、密封性好、隔音性好以及性价比高的特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玻璃为由三片玻璃结合而成的三玻两腔式结构,所述三玻两腔式结构中的两个密封腔分别为真空密封腔和中空密封腔;/n其中,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有一片玻璃的真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且形成所述中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或者,/n形成所述中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的一片玻璃的中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且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玻璃为由三片玻璃结合而成的三玻两腔式结构,所述三玻两腔式结构中的两个密封腔分别为真空密封腔和中空密封腔;
其中,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有一片玻璃的真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且形成所述中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或者,
形成所述中空密封腔的两片玻璃中的一片玻璃的中空密封腔侧涂覆有纳米透明节能玻璃涂料,且形成所述真空密封腔的外侧玻璃为低辐射镀膜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涂膜隔热真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片玻璃均采用钢化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淑湘韩克邱军付宁店坡曹璐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