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51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13
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属于新风净化领域,为了解决降低当前净化窗的遮挡光线及使得其结构紧凑的问题,换风装置具有上、下两层,以横向的中层隔板分隔,上层中安装排风机,下层中安装送风机,所述的上层,以前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上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排风口的半密闭空间,所述的下层,以后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下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进风口的半密闭空间,效果是降低当前净化窗的遮挡光线及使得其结构紧凑。

Fresh air purification window for haze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
本技术属于新风净化领域,涉及一种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
技术介绍
近几年室外雾霾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开窗通风会将室外的PM2.5引入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的空气,危害人体健康,极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病、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但由于人体生理需求,必须开窗通风,接受新风。兼具净化污染物与通风的空气净化窗应运而生。现今市场上,有较多品种新风净化产品。本组据相同类型或功能的产品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是空气净化器,主要功能为除去室内PM2.5和过敏原。根据品牌和功能不同,价格约为几百至几千,适宜需求不同的家庭。但是空气净化器在净化时需持续开启,无法根据浓度自动转换。同时,空气净化器根据摆放位置不同净化作用通常于部分区域,难以惠及全屋。其次是静电除尘净化窗,工作原理为在窗扇间设有高压静电装置,通过高压静电达到除去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效果,结构简单有效。但是,高压静电装置的开关仍需人为控制,装置无自动开闭功能,长时间开启势必会消耗大量电能,浪费资源。另外是安装有过滤纱窗的净化窗。它们采用大面积滤网覆盖在纱窗上,影响窗户最基本的透光功能,引起室内人员不适。最后是空气加湿器,空气加湿器仅能进行局部加湿易因不合适摆放位置造成墙体腐坏的情况。室内空气加湿器需要持续填水保持加湿功能,储水会产生霉菌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降低当前净化窗的遮挡空间及使得其结构紧凑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具有前后两层玻璃形成的空间,前层玻璃为室内侧玻璃,后层玻璃为室外侧玻璃,两层玻璃间形成风腔,风腔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以玻璃及开口形成换风装置,换风装置具有上、下两层,以横向的中层隔板分隔,上层中安装排风机,下层中安装送风机,所述的上层,以前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上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排风口的半密闭空间,所述的下层,以后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下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进风口的半密闭空间,其中,风腔单侧玻璃为安装在左侧或右侧,且上、下两层的风腔单侧玻璃安装为左右反向,而上层的所述排风口与下层的所述进风口也为左右反向,下层的后层玻璃的室外侧,在该玻璃靠近中层分隔板的顶部附近安装水雾喷头,下层的后层玻璃的进气格栅的室内层安装滤网;在下层进风口所对侧的前后层玻璃(对于其中的所对侧,如进风口朝向风腔的左侧,则所对侧即是风腔的左侧空间),后层玻璃以送风腔外活门转轴安装送风腔外活门,前层玻璃以送风腔内活门转轴安装送风腔内活门,在上层排风口所对侧的前后层玻璃,后层玻璃以排风腔外活门转轴安装排风腔外活门,前层玻璃以排风腔内活门转轴安装排风腔内活门,由活门的转轴连接以使得相应的活门打开以连通室内空间或室外空间。进一步的,各个活门是安装在玻璃的端部,且转轴安装在窗框,以由活门将玻璃与窗框连接,窗框安装在墙壁。进一步的,用于排风与送风的各活门的合页轴与步进电机相连,监控污染物浓度的PM2.5传感器和提供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防雾霾新风净化窗外部,且步进电机、PM2.5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水雾喷头是高压水雾喷头,其与室内供水管连通。进一步的,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还包括云服务器、APP、WIFI模块,PM2.5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云服务器传给APP,用户根据数据选择的相应模式的信号通过APP传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通过WiFi模块将对电机启动的控制信号传给电机,所述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四个活门和两个风机的电机受控启动或关闭。有益效果:相比仅用滤纸封堵纱窗的净化窗,本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主体仍为透明玻璃,风机、滤网等通风净化工作模块仅占一小部分体积,不会影响采光功能。相比空气净化器仅能作用于部分区域,本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在源头处净化空气,使得室内免遭受污染物侵袭。相比静电除尘净化窗持续运行消耗电能且需手动控制。本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具有基于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可根据室外污染物浓度高低间歇工作,节约能耗。设置WiFi智能模块,通过手机APP可远程控制窗户的运行和开闭。相比静电除尘净化窗仅考虑到净化,本窗户仍设置自然模式和一扇普通外开窗,目的是对于普通外开窗,当用户发生断电情况时,仍可选择手动开启方式,防止室内不能通风。在空气质量达标时可以自然通风,尊重人们的传统通风习惯,也节约能源。相比空气加湿器仅能进行局部加湿,易造成墙体腐坏,且需要持续填水,储水会产生霉菌。本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的喷淋装置将加湿与杂质沉降功能结合一体,湿润空气由风机传入室内,压力更大,传播范围更广,也避免了加湿器局部加湿。另外,本产品与室内供水管相连,可直接引水,无需人为添加,方便用户,且保持水质的新鲜。附图说明图1是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的主视图(室外向室内看);图2是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的侧视图;图3是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的俯视图;图4是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的斜45°三维视图;图5是风扇细部仰视图;图6是风扇细部俯视图;图7是活门连接形式细部图;图8过滤模式通风示意图;图9自然模式通风示意图;图10自动控制流程图;图11APP控制示意图;图12窗户电路图。图中:1a.送风腔外活门转轴,1b.送风腔内活门转轴1c.排风腔外活门转轴1d.排风腔内活门转轴;2a.送风腔外活门,2b.送风腔内活门,2c.排风腔外活门,2d.排风腔内活门;3a.送风腔进口,3b.排风腔进口;4a.送风机,4b.排风机;5a.送风腔,5b.排风腔;6a.上窗框,6b.下窗框,6c.左窗框,6d.右窗框;7a.送风腔挡板,7b.排风腔挡板;8a.旧风入口,8b新风入口;9.中层隔板,10.滤网,11.自然通风单元玻璃窗扇,12.太阳能电池板,13.高压喷头,14.净化通风单元玻璃窗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请参见图2和图4,其具有前后两层玻璃形成的空间,前层玻璃为室内侧玻璃,后层玻璃为室外侧玻璃,两层玻璃间形成风腔,请参见图8,风腔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以玻璃及开口形成换风装置,请参见图4,换风装置具有上、下两层,以横向的中层隔板分隔,上层中安装排风机,下层中安装送风机,所述的上层,以前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上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排风口的半密闭空间,所述的下层,以后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下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进风口的半密闭空间,其中,风腔单侧玻璃为安装在左侧或右侧,且上、下两层的风腔单侧玻璃安装为左右反向,而上层的所述排风口与下层的所述进风口也为左右方向,下层的后层玻璃的室外侧,在该玻璃靠近中层分隔板的顶部附近安装水雾喷头,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上下分层结构,选择下层作为新风层,目的在于,由于新风需要高压水雾喷头喷射,其高度被降低,可以减少喷射影响范围,但是,该范围又必须包括全部的新风范围,因而,下层为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其特征在于:具有前后两层玻璃形成的空间,前层玻璃为室内侧玻璃,后层玻璃为室外侧玻璃,两层玻璃间形成风腔,风腔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以玻璃及开口形成换风装置,换风装置具有上、下两层,以横向的中层隔板分隔,上层中安装排风机,下层中安装送风机,所述的上层,以前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上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排风口的半密闭空间,所述的下层,以后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下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进风口的半密闭空间,其中,风腔单侧玻璃为安装在左侧或右侧,且上、下两层的风腔单侧玻璃安装为左右反向,而上层的所述排风口与下层的所述进风口也为左右反向,下层的后层玻璃的室外侧,在该玻璃靠近中层分隔板的顶部附近安装水雾喷头,下层的后层玻璃的进气格栅的室内层安装滤网;在下层进风口所对侧的前后层玻璃,后层玻璃以送风腔外活门转轴安装送风腔外活门,前层玻璃以送风腔内活门转轴安装送风腔内活门,在上层排风口所对侧的前后层玻璃,后层玻璃以排风腔外活门转轴安装排风腔外活门,前层玻璃以排风腔内活门转轴安装排风腔内活门,由活门的转轴连接以使得相应的活门打开以连通室内空间或室外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霾用新风净化窗,其特征在于:具有前后两层玻璃形成的空间,前层玻璃为室内侧玻璃,后层玻璃为室外侧玻璃,两层玻璃间形成风腔,风腔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以玻璃及开口形成换风装置,换风装置具有上、下两层,以横向的中层隔板分隔,上层中安装排风机,下层中安装送风机,所述的上层,以前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上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排风口的半密闭空间,所述的下层,以后层玻璃形成进气格栅,并与下层玻璃、中层分离隔板、风腔单侧玻璃形成风腔单向具有进风口的半密闭空间,其中,风腔单侧玻璃为安装在左侧或右侧,且上、下两层的风腔单侧玻璃安装为左右反向,而上层的所述排风口与下层的所述进风口也为左右反向,下层的后层玻璃的室外侧,在该玻璃靠近中层分隔板的顶部附近安装水雾喷头,下层的后层玻璃的进气格栅的室内层安装滤网;在下层进风口所对侧的前后层玻璃,后层玻璃以送风腔外活门转轴安装送风腔外活门,前层玻璃以送风腔内活门转轴安装送风腔内活门,在上层排风口所对侧的前后层玻璃,后层玻璃以排风腔外活门转轴安装排风腔外活门,前层玻璃以排风腔内活门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阳董益秀王志盟冯帆刘敏琪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