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6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0
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剪力墙核心筒和布置在剪力墙核心筒周围的若干根框架柱,剪力墙核心筒与相邻的框架柱之间以及相邻的框架柱之间均水平设置有框架梁;相平行的框架梁之间垂直设置有框架次梁,在框架次梁下方以及框架梁下方均填充有二次结构墙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两个钢砼组合管剪力墙核心筒的L型节点处的连接强度,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现浇与预制相结合,便于施工,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完全满足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系的整体受力、节能、抗震等使用要求,并且结构紧凑且强度高,在搬运过程中避免了变形,并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减少了混凝土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Composite assembled structure system of frame and shear wall cor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体系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在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中,现有的框架和剪力墙均一般采用现浇的方式在施工现场进行作业。近几年来,由于节能减排政策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同时由于先进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中的普遍推广,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在装配式建筑的框架与剪力墙核心筒体系推广应用过程中,剪力墙体系的构件主要是在工厂进行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在工厂加工的钢砼组合管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形成稳定统一体系,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剪力墙核心筒所采用的钢砼组合管之间的节点连接,L型节点是装配式建筑最常见的节点之一,现有的L型节点的构造大都有结构整体性不强,抗震性较差,容易造成装配式墙体变形、产生裂缝的缺点,其连接形式也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更高要求的使用功能;2、钢砼组合管在搬运过程中结构强度较差,容易产生变形;3、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与梁之间的连接的节点的连接强度不够牢靠;4、在施工现场钢砼组合管在中心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后形成剪力墙保温性能较差,不节能;5、浇筑混凝土较多,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节点连接强度高、保温性好、施工成本低的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剪力墙核心筒和布置在剪力墙核心筒周围的若干根框架柱,剪力墙核心筒与相邻的框架柱之间以及相邻的框架柱之间均水平设置有框架梁;相平行的框架梁之间垂直设置有框架次梁,在框架次梁下方以及框架梁下方均填充有二次结构墙体;剪力墙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或钢砼组合剪力墙核心筒,核心筒的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框架柱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或钢砼组合框架柱;钢砼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在四角处的L型节点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一钢砼组合管外侧部浇筑有第一混凝土层,第二钢砼组合管外侧部浇筑有第二混凝土层,第一钢砼组合管右侧端部裸露出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第二钢砼组合管在临近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后侧端部裸露出第二槽型钢板结构,裸露在外的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之间设置有钢筋网状骨架,钢筋网状骨架分别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弯折锚固为一体;钢筋网状骨架包括竖向钢筋、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和矩形抗剪箍筋,竖向钢筋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和矩形抗剪箍筋均水平设置,竖向钢筋设置有至少六根并呈矩形阵列布置,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前侧和后侧前后对应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敞口侧朝左并位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前后两侧,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左端的两端头均折弯穿过对应侧的第一穿孔伸入到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右侧绕过至少两根竖向钢筋并与临近的竖向钢筋点焊为一体;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左侧和右侧左右对应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敞口侧朝前并位于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左右两侧,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前端的两端头均折弯穿过对应侧的第二穿孔伸入到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后侧绕过至少两根竖向钢筋并与临近的竖向钢筋点焊为一体;矩形抗剪箍筋套在所有的竖向钢筋外部并与竖向钢筋一一对应绑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右侧开设有第三穿孔,第三穿孔内水平穿设有第一抗剪筋,第一抗剪筋的右端与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右端中部点焊,第一抗剪筋的左端伸入到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后侧开设有第四穿孔,第四穿孔内水平穿设有第二抗剪筋,第二抗剪筋的后端与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后端中部点焊,第二抗剪筋的前端伸入到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矩形抗剪箍筋、第一抗剪筋和第二抗剪筋均沿竖向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层。第一钢砼组合管外部的第一混凝土层内预埋有第一拉结抗裂网片,第一拉结抗裂网片的右侧边位于裸露的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外部并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右端部齐平,第一拉结抗裂网片与第一U型抗剪箍筋焊接为一体;第二钢砼组合管外部的第二混凝土层内预埋有第二拉结抗裂网片,第二拉结抗裂网片的后侧边位于裸露的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外部并与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后端部齐平,第二拉结抗裂网片与第二U型抗剪箍筋焊接为一体。钢筋网状骨架以及裸露的第一拉结抗裂网片和第二拉结抗裂网片的外部浇筑有截面呈L型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块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一混凝土层外表面和第二混凝土层外表面对应衔接且保持齐平;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内部均浇筑有内混凝土,内混凝土内部预埋有泡沫保温板。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内部均焊接有若干加强钢管,加强钢管穿过泡沫保温板,第一钢砼组合管内部的加强钢管两端预埋在第一混凝土层内,第二钢砼组合管内部的加强钢管两端预埋在第二混凝土层内。钢砼组合框架柱包括由钢板折弯围成的钢筒体,钢筒体的中心线垂直设置,钢筒体内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层钢骨架,每层钢骨架均包括若干根错落交叉布置的型钢、钢筋或螺栓杆,每根型钢、钢筋或螺栓杆的两端穿出钢筒体,其中螺栓杆与钢筒体通过丝扣连接,所有的型钢、钢筋或螺栓杆的两端连接有将钢筒体包围的钢筋或钢丝网,钢筒体的外部浇筑有将钢筋或钢丝网预埋在内的第三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钢筋或钢丝网的横截面形状与钢筒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相似形;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和第三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80mm。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和框架梁的室内表面设置有硅酸钙板;二次结构墙体包括加气块砖墙或隔板墙。折弯围成钢筒体的钢板采用花纹钢板,花纹钢板的花纹朝外设置;钢筒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正N边形,N为大于等于4的自然数。剪力墙核心筒和框架柱内部在同一高度预埋有连接支架,框架梁两端支撑在连接支架上并与连接支架焊接为一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施工现场现浇而成为剪力墙核心筒。钢砼组合管由工厂制作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钢砼组合管内浇筑内混凝土而成,并在现场施工L型节点。尽可能在体系中使用钢砼组合剪力墙,并在内部预埋泡沫保温板和设置加强钢管,这样可提升体系的保温性能和自身强度。本技术中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外部的第一混凝土层以及预埋的第一拉结抗裂网片以及第二钢砼组合管外部的第二混凝土层以及预埋的第二拉结抗裂网片均在工厂中预制而成。在工厂预制时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第一拉结抗裂网片的右侧端部以及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和和第二拉结抗裂网片的后侧端部均裸露在外。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被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组装施工,先将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垂直布置,在裸露在外的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之间的L型空间布置钢筋网状骨架,第一U型抗剪箍筋将部分竖向钢筋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连接为一体,第二U型抗剪箍筋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剪力墙核心筒和布置在剪力墙核心筒周围的若干根框架柱,其特征在于:剪力墙核心筒与相邻的框架柱之间以及相邻的框架柱之间均水平设置有框架梁;相平行的框架梁之间垂直设置有框架次梁,在框架次梁下方以及框架梁下方均填充有二次结构墙体;/n剪力墙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或钢砼组合剪力墙核心筒,核心筒的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框架柱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或钢砼组合框架柱;/n钢砼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在四角处的L型节点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一钢砼组合管外侧部浇筑有第一混凝土层,第二钢砼组合管外侧部浇筑有第二混凝土层,第一钢砼组合管右侧端部裸露出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第二钢砼组合管在临近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后侧端部裸露出第二槽型钢板结构,裸露在外的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之间设置有钢筋网状骨架,钢筋网状骨架分别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弯折锚固为一体;/n钢筋网状骨架包括竖向钢筋、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和矩形抗剪箍筋,竖向钢筋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和矩形抗剪箍筋均水平设置,竖向钢筋设置有至少六根并呈矩形阵列布置,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前侧和后侧前后对应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敞口侧朝左并位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前后两侧,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左端的两端头均折弯穿过对应侧的第一穿孔伸入到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右侧绕过至少两根竖向钢筋并与临近的竖向钢筋点焊为一体;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左侧和右侧左右对应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敞口侧朝前并位于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左右两侧,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前端的两端头均折弯穿过对应侧的第二穿孔伸入到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后侧绕过至少两根竖向钢筋并与临近的竖向钢筋点焊为一体;矩形抗剪箍筋套在所有的竖向钢筋外部并与竖向钢筋一一对应绑扎。/n...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剪力墙核心筒和布置在剪力墙核心筒周围的若干根框架柱,其特征在于:剪力墙核心筒与相邻的框架柱之间以及相邻的框架柱之间均水平设置有框架梁;相平行的框架梁之间垂直设置有框架次梁,在框架次梁下方以及框架梁下方均填充有二次结构墙体;
剪力墙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或钢砼组合剪力墙核心筒,核心筒的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框架柱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或钢砼组合框架柱;
钢砼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在四角处的L型节点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钢砼组合管和第二钢砼组合管,第一钢砼组合管外侧部浇筑有第一混凝土层,第二钢砼组合管外侧部浇筑有第二混凝土层,第一钢砼组合管右侧端部裸露出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第二钢砼组合管在临近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后侧端部裸露出第二槽型钢板结构,裸露在外的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之间设置有钢筋网状骨架,钢筋网状骨架分别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和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弯折锚固为一体;
钢筋网状骨架包括竖向钢筋、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和矩形抗剪箍筋,竖向钢筋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和矩形抗剪箍筋均水平设置,竖向钢筋设置有至少六根并呈矩形阵列布置,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前侧和后侧前后对应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敞口侧朝左并位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前后两侧,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左端的两端头均折弯穿过对应侧的第一穿孔伸入到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右侧绕过至少两根竖向钢筋并与临近的竖向钢筋点焊为一体;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左侧和右侧左右对应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敞口侧朝前并位于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左右两侧,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前端的两端头均折弯穿过对应侧的第二穿孔伸入到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内部,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后侧绕过至少两根竖向钢筋并与临近的竖向钢筋点焊为一体;矩形抗剪箍筋套在所有的竖向钢筋外部并与竖向钢筋一一对应绑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槽型钢板结构的右侧开设有第三穿孔,第三穿孔内水平穿设有第一抗剪筋,第一抗剪筋的右端与第一U型抗剪箍筋的右端中部点焊,第一抗剪筋的左端伸入到第一槽型钢板结构内部;
第二槽型钢板结构的后侧开设有第四穿孔,第四穿孔内水平穿设有第二抗剪筋,第二抗剪筋的后端与第二U型抗剪箍筋的后端中部点焊,第二抗剪筋的前端伸入到第二槽型钢板结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和剪力墙核心筒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抗剪箍筋、第二U型抗剪箍筋、矩形抗剪箍筋、第一抗剪筋和第二抗剪筋均沿竖向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层。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红兵何志强师国良杨文超何博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