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116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包括下固定架与上活动架,所述上活动架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所述下固定架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带动所述上活动架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上活动架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上夹持组件,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安装有若干下夹持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靠拢时对板簧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支撑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所述上压固横板与所述第二竖板合围成夹持腔,对板簧的四个面进行夹持约束,防止了板簧发生侧弯,通过槽的设置使下支撑横板能够穿过抵推板,增大了抵推板的移动范围,保证了对板簧的夹紧,同时能够对多种尺寸的板簧进行夹持。

A fixture for heat treatment of leaf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板簧加工
,特别是指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它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在板簧的加工过程中淬火是必不可少的加工工序,在淬火过程中,钢板弹簧片在快速冷却环境下,来实现组织转化,达到相应的力学性能。目前,板簧行业淬火机淬火时,淬火机与淬火油池有一定夹角,并不是垂直浸入油池冷却的,这样就会使板簧片一端先浸入油池冷却,另一端却还在热态下;这样在板簧片上就会形成两侧不同的热应力,先接触油池的一端,快速冷却,形成收缩压应力,而另一端未接触油池的一端仍在热态下,形成伸张拉应力。这两种力的作用下,必然使板簧接触油的一侧形成凹面,而后接触油的一侧形成凸面,这样就形成了侧弯;同时,先入油的一侧先进行组织转化,这样又会产生不同的组织应力,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交织作用,造成板簧片侧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之一或全部。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包括下固定架与上活动架,所述上活动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所述下固定架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带动所述上活动架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上活动架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上夹持组件,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安装有若干下夹持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靠拢时对板簧进行夹持,所述上夹持组件对板簧施加侧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推动油缸,所述第一推动油缸沿竖向安装在所述上活动架的下部,所述第一推动油缸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推动油缸的一端安装有上固定夹,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相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推动油缸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夹持组件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第二推动油缸,所述第二推动油缸沿竖向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所述第二推动油缸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推动油缸的一端安装有下固定夹,所述下固定夹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相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第二推动油缸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靠拢时合围成夹持腔。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夹包括下支撑横板,所述下支撑横板的左侧设有第一竖板,所述上固定夹包括上压固横板,所述上压固横板的右侧设有第二竖板,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固定夹靠拢时,所述下支撑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所述上压固横板与所述第二竖板合围成夹持腔。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夹的下部还安装有抵推组件,所述抵推组件可在所述夹持腔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抵推组件包括推拉螺杆,所述推拉螺杆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上,所述推拉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贯穿所述第二竖板并向所述夹持腔延伸,所述推拉螺杆延伸进所述夹持腔的一端安装有抵推板,所述抵推板与所述推拉螺杆相枢接,所述抵推板的上部设有导向杆,所述抵推板的下部设有通过槽。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出的板簧热处理用夹具,通过设置下支撑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所述上压固横板与所述第二竖板合围成夹持腔,对板簧的四个面进行夹持约束,防止了板簧发生侧弯,通过槽的设置使下支撑横板能够穿过抵推板,增大了抵推板的移动范围,保证了对板簧的夹紧,同时能够对多种尺寸的板簧进行夹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板簧热处理用夹具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固定夹与下固定夹靠近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抵推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下固定架1与上活动架2,所述上活动架2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1的上部,所述下固定架1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油缸3,所述驱动油缸3带动所述上活动架2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上活动架2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上夹持组件4,所述下固定架1的上部安装有若干下夹持组件5,所述上夹持组件4与所述下夹持组件5一一对应,所述上夹持组件4与所述下夹持组件5靠拢时对板簧进行夹持,所述上夹持组件4对板簧施加侧作用力。其中,需要进行热处理时,将板簧放置在下固定架1上,驱动油缸3带动上活动架2下移,上活动架2下部的下夹持组件5与上夹持组件4一起对板簧进行夹持,上夹持组件4对板簧施加侧作用力,防止板簧因应力不同造成的侧弯。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组件4包括第一推动油缸41,所述第一推动油缸41沿竖向安装在所述上活动架2的下部,所述第一推动油缸41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杆42,所述第一驱动杆42远离所述第一推动油缸41的一端安装有上固定夹43,所述上固定夹43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2相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42与所述第一推动油缸41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母44,所述上固定夹43与所述下夹持组件5相配合。其中,板簧本身具有一定的弯曲度,第一推动油缸41带动第一驱动杆42移动,第一驱动杆42带动上固定夹43移动,使上固定夹43排列的形状与板簧相匹配,调整完成后通过第一固定螺母44对第一驱动杆42的位置进行固定,上固定夹43与第一驱动杆42相铰接,使上夹持组件4对板簧进行夹持时,上固定夹43与板簧的表面始终贴合。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持组件5包括第二推动油缸51,所述第二推动油缸51沿竖向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1的上部,所述第二推动油缸51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杆52,所述第二驱动杆52远离所述第二推动油缸51的一端安装有下固定夹53,所述下固定夹53与所述第二驱动杆52相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52与所述第二推动油缸51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母54,所述上固定夹43与所述下固定夹53靠拢时合围成夹持腔6。其中,第二推动油缸51带动第二驱动杆52移动,第二驱动杆52带动下固定夹53移动,使下固定夹53排列的形状与板簧相匹配,调整完成后通过第二固定螺母54对第二驱动杆52的位置进行固定,当上固定夹43与下固定夹53靠拢时,上固定夹43与下固定夹53合围成夹持腔6,板簧被固定在夹持腔6内。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固定夹53包括下支撑横板531,所述下支撑横板531的左侧设有第一竖板532,所述上固定夹43包括上压固横板431,所述上压固横板431的右侧设有第二竖板432,所述上固定夹43与所述下固定夹53靠拢时,所述下支撑横板531、所述第一竖板532、所述上压固横板431与所述第二竖板432合围成夹持腔6。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夹43的下部还安装有抵推组件,所述抵推组件可在所述夹持腔6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抵推组件包括推拉螺杆433,所述推拉螺杆433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432上,所述推拉螺杆43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贯穿所述第二竖板432并向所述夹持腔6延伸,所述推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架与上活动架,所述上活动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所述下固定架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带动所述上活动架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上活动架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上夹持组件,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安装有若干下夹持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靠拢时对板簧进行夹持,所述上夹持组件对板簧施加侧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架与上活动架,所述上活动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所述下固定架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带动所述上活动架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上活动架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上夹持组件,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安装有若干下夹持组件,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上夹持组件与所述下夹持组件靠拢时对板簧进行夹持,所述上夹持组件对板簧施加侧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推动油缸,所述第一推动油缸沿竖向安装在所述上活动架的下部,所述第一推动油缸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推动油缸的一端安装有上固定夹,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相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推动油缸之间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上固定夹与所述下夹持组件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热处理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第二推动油缸,所述第二推动油缸沿竖向安装在所述下固定架的上部,所述第二推动油缸的活动端安装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陈洪毛廷普孙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旗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