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005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系统,系统按照高氟化物废水处理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和絮凝沉淀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药系统中,先后加入了溶解度较高的CaCl

A high fluoride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染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各类氟化工企业,所排放的废水中,F的含量严重超标。原因在于这类废水中,除了含有高浓度的F-外,还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有机芳香族含氟化合物,包括氟甲苯、三氟甲苯、氟苯甲醛、氟苯甲酸、氟吡啶等。由于F-的化学性质稳定,且难以被微生物所利用,因此,对于这类废水的处理,通常是采用物理吸附法。然而,由于常规的物理吸附法,所使用的吸附材料通常为活性炭,其吸附效率有效,再生困难。因此,通常需要对频繁更换吸附剂,这也就使得其处理成本明显升高。因此,为了降低处理成本,需要开发新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目前,对于废水中含F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有以下几类方法:(1)吸附法。该方法是将含F污染物转移到大孔材料(主要是活性炭)的孔隙中,以达到除去污染物的目的。其技术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处理污染物成分复杂的废水。但是由于吸附剂的孔隙有限,在吸附饱和后便不再吸附,使得去除效率有限。此外,由于这类材料吸附含F污染物后再生困难,因此通常需要不间断的投加,继而导致成本也会同步增加。(2)沉淀法。该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熟石灰(Ca(OH)2)或生石灰(CaO),使F-与Ca2+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氟化钙(CaF2),从而达到去除F-的目的。该方法所使用的药剂价格低廉,但是由于石灰溶解度低,且生成的CaF2容易包覆在石灰颗粒外部,导致反应效率低、石灰用量大、产泥量大。此外,若废水中存在Cl-、SO42-等离子,由于盐效应的存在,会使得CaF2溶解度提高,从而导致F-去除率下降。混凝法。该方法与沉淀法类似,主要是向废水中投加铝盐或聚铝,以及PAC或PAM,通过络合-吸附作用,生成AlFX(OH)3-X混凝沉淀,从而达到去除F-的目的。相比沉淀法,该方法效率高,污泥量少,但是药剂成本也相应提高。同时投加的铝盐会导致出水的Al3+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包括先后加入了含钙药剂、沉淀剂药剂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和絮凝沉淀系统;按照高氟化物废水处理方向,所述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絮凝沉淀系统依次连通。本技术的系统在使用时,将需处理的高氟化物废水,其F-浓度为50mg/L,COD浓度为500mg/L。废水首先进入加药系统处理,通过加入含钙药剂以去除其中大部分的F-。所发生的反应如下:Ca2++2F-CaF2↓;由于反应实际为可逆反应,且由于水中存在的其它离子导致的盐效应存在,使得反应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继而导致F-的去除率相比实际去除率,会有所下降。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同时进一步提高F-的去除率,需要投加其它的药剂。实际中,本技术的加药系统加入沉淀剂,其可以与剩余的F-和Ca2+相互作用,生成溶解度更低的沉淀,本技术的加药系统因先加入含钙药剂,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沉淀剂,不可同时将两者加入,防止PO43-直接与Ca2+反应沉淀,而导致F-无法被充分的去除。废水经加药系统处理后,其中约66%~75%的F-被沉淀去除,而为了彻底去除剩余的F-以及残留的含氟有机物,需要经过混凝吸附系统处理,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处理。经该处理后的出水,其F-浓度为7.5mg/L,COD浓度为80mg/L。由于加药处理过程处理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沉淀剂,为了将其彻底除去,确保出水的P达标,本专利技术在混凝吸附系统后,增加了絮凝沉淀系统,该系统通过添加絮凝剂,将沉淀剂通过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优选地,加药系统包括第一加药装置、反应罐、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包括第一药箱、第一送药管,第一加药泵,第一药箱为含钙药剂箱,第一送药管连接第一药箱与反应罐;第二加药装置包括第二药箱、第二送药管,第二加药泵,第二药箱包括Na3PO4药箱;Na3PO4药箱通过第二送药管与反应罐连通。本技术在高含氟化物废水进入至反应罐中,氯化钙药箱中的氯化钙输送至反应罐反应搅拌20min,待反应结束后,关闭第一阀门、第一加药泵打开,打开连接Na3PO4药箱的第二加药泵、第二阀门,搅拌反应30min,反应完毕后,沉淀通过底部的排污管排放至污泥池中,处理过后的废水通过出水口进入絮凝沉淀系统中进行再次净化处理。实际中,加入的药剂为磷酸钠(Na3PO4),其可以与剩余的F-和Ca2+相互作用,生成溶解度更低的氟磷酸钙(Ca10(PO4)6F2),所发生的反应如下:10Ca2++2F-+6PO43-=Ca10(PO4)6F2↓;此外,Ca2+也能与PO43-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Ca3(PO4)2)沉淀,所发生的反应如下:3Ca2++2PO43-=Ca3(PO4)2↓;优选地,所述第二药箱还包括PAC药箱、PAM药箱;所述PAC药箱、PAM药箱通过第二送药管与反应罐连通。在优选的方案中,为了加快沉淀速度,在加入沉淀剂Na3PO4的同时,还可设有PAC药箱或PAM药箱;优选地,所述混凝吸附系统包括混凝吸附罐、搅拌装置、混凝剂加药箱,所述混凝吸附罐进水口与加药系统出水口连通,搅拌装置设置在混凝吸附罐内,混凝剂加药箱与混凝吸附罐的进药口连通,所述混凝剂加药箱为质量比为3:1-4:1的活性炭和Al(OH)3的混合物药箱。本技术混凝吸附系统中的混凝剂为活性炭和Al(OH)3的混合物,其中,活性炭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吸附F-和含氟有机物,Al(OH)3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用于加快沉降速度,同时,还可以于F-发生络合反应,提高F-的去除率,所发生的反应如下:Al(OH)3+xF-=AlFx(OH)3-x↓+xOH-;优选地,所述絮凝沉淀系统包括絮凝沉淀罐、搅拌装置、絮凝剂加药箱,所述絮凝沉淀罐进水口与混凝吸附系统出水口连通,搅拌装置设置在絮凝沉淀罐内,絮凝剂加药箱与絮凝沉淀罐的进药口连通,所述絮凝剂加药箱为聚合硫酸铁药箱。该系统通过投加聚合硫酸铁,将PO43-通过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优选地,所述反应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排污管,所述罐体的顶端分别设有进水口、进药口,罐体还设有出水口,罐体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第一送药管、第二送药管分别连接第一送药管进药口。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产水罐、污泥池,所述絮凝沉淀系统出水口与产水罐连通,所述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絮凝沉淀系统的底端连接有污泥管,排污管与污泥池连接。本技术在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和絮凝沉淀系统中所产生的污泥,均集中收集,随后外运处理,其产生量相比常规的单级加药系统,降低了40%-50%。优选地,所述第一送药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加药泵;第二送药管上分别设有第二加药泵和第二阀门。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搅拌轴、电机和减震基座,减震基座固定设置在罐体顶端,所述搅拌轴穿过减震基座并伸入至罐体内部,减震基座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后加入了含钙药剂、沉淀剂药剂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和絮凝沉淀系统;按照高氟化物废水处理方向,所述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絮凝沉淀系统依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后加入了含钙药剂、沉淀剂药剂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和絮凝沉淀系统;按照高氟化物废水处理方向,所述的加药系统、混凝吸附系统、絮凝沉淀系统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加药系统包括第一加药装置、反应罐、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包括第一药箱、第一送药管,第一加药泵,第一药箱为含钙药剂箱,第一送药管连接第一药箱与反应罐;第二加药装置包括第二药箱、第二送药管,第二加药泵,第二药箱包括Na3PO4药箱;Na3PO4药箱通过第二送药管与反应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箱还包括PAC药箱、PAM药箱;所述PAC药箱、PAM药箱通过第二送药管与反应罐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吸附系统包括混凝吸附罐、搅拌装置、混凝剂加药箱,所述混凝吸附罐进水口与加药系统出水口连通,搅拌装置设置在混凝吸附罐内,混凝剂加药箱与混凝吸附罐的进药口连通,所述混凝剂加药箱为质量比为3:1-4:1的活性炭和Al(OH)3的混合物药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氟化物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全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益诺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