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01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15
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包括底座、固定板、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安装板和推料板;底座下端设有多个万向轮,底座通过支撑柱连接顶板,底座上放置有存叶箱;底座和顶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X轴移动组件朝向或远离存叶箱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固定板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板水平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固定板上设有多组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伸入或者脱离存叶箱内部的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下端上设有多个穿叶针;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第二升降装置的伸缩端连接推料板;推料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供多个穿叶针穿过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高效快速的对养蚕容器输送桑叶。

An intelligent sericulture full life cycle automatic adding mulberry leaf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蚕加桑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
技术介绍
中国是最早养蚕的国家,中国的祖先创造了丝绸,进而丝绸的衣披天下,著名的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均是丝绸织品中的优秀代表。现在,中国仍是养蚕大国,各省的养蚕业是农业的一大板块,为农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蚕养殖时通常将蚕放置在筛子等容器内;再将养蚕容器依次放置在放置架上,从而能提高空间内养蚕数;在养蚕时需要不间断的为蚕提供桑叶,以保证蚕正常进食,通常在为蚕添加桑叶时,都是人工操作,人工为养蚕容器内添加桑叶容易对干净的桑叶造成污染,而且当大批量养殖时,依靠人工投料费时费力;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加桑叶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高效快速的对养蚕容器输送桑叶以替代人工喂料。(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包括底座、多组支撑柱、固定板、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推料板、顶板和多个紧定件;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万向轮;多组支撑柱并排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端面的一侧,多组支撑柱的上端均连接顶板;顶板和底座之间形成上料工位A;其中,位于上料工位A的底座上放置有用于存放桑叶碎片的存叶箱;上料空间内设有用于驱动X轴移动组件朝向或远离存叶箱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br>固定板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板脱离上料工位A或回至上料工位A的X轴移动组件;初始状态下,固定板位于存叶箱的正上方,固定板上设有多组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伸入或者脱离存叶箱内部的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安装板远离固定板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凹槽;其中,凹槽沿着第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分布,凹槽在第一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第一通孔位于两个凹槽之间,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板的中轴线重合;多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一一设置在多个凹槽内,多个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多个螺纹盲孔,多个第二安装板的下端上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穿叶针;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第二升降装置的伸缩端穿过第一通孔并连接推料板;推料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供多个穿叶针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与穿叶针一一对应。优选的,包括控制盒;控制盒设置在支撑柱上,控制盒上设有按键模块,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设置在电路板上,微处理器连接按键模块,微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Z轴移动组件的控制输入端、X轴移动组件的控制输入端、第一升降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和第二升降装置的控制输入端。优选的,包括两个推杆;两个推杆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上。优选的,推杆上套接防护套。优选的,包括支撑板和第三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设置在底座位于上料工位A的端面上,第三升降装置的升降端连接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用于配合存叶箱底面的放置槽。优选的,凹槽的横截面为T形,凹槽在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沿宽度方向的端面上设有开口;其中,螺纹孔设置在凹槽在第一安装板另一侧沿宽度方向的端面上;第二安装板的横截面为T形,第二安装板由第一安装板上的开口处配合滑动插入凹槽内;其中,两个螺纹盲孔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板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优选的,包括多个第一导向杆和多个限位板;其中,推料板的四个直角边处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多个第一导向杆分别穿过多个第三通孔并连接第一安装板,第一导向杆与第三通孔一一对应;多个限位板分别一一螺纹连接多个第一导向杆,多个限位板朝向推料板的端面均压紧推料板。优选的,穿叶针远离第二安装板的外周面上设有倒刺。优选的,包括多个第三安装板、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第二导向杆和多个用于一一连接多个第一升降装置的第四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供第一升降装置伸缩端穿过的多个第四通孔;第四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五通孔;多个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的上端面,多个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分别一一穿过多个第五通孔并连接第三安装板;其中,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之间留有用于安装多个压力传感器的空间。优选的,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升降装置的第五通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时,将切成片或者整片的桑叶放置在存叶箱内;将存叶箱放置在底座上;通过Z轴移动组件动固定板朝向存叶箱一侧移动直至第一安装板位于存叶箱的上方;多组第一升降装置运行推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伸入存叶箱内,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的多个穿叶针将存叶箱内的桑叶串在一起;多组第一升降装置驱动第一安装板复位;Z轴移动组件带动固定板沿着支撑柱的高度方向移动,直至串有桑叶的多个穿叶针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放养有蚕的容器距离地面的距离;再通过X轴移动组件带动固定板朝向养蚕容器一侧移动,直至串有桑叶的多个穿叶针位于容器的上方;第二升降装置运行带动推料板朝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移动,推料板将穿叶针上的桑叶挂下,桑叶掉落至容器内,通过上述操作为放置架上各容器内的蚕提高桑叶,大大提高喂食效率;避免人工投食对干净的桑叶造成污染;另外,通过调整限位板在第一导向杆上的位置,进而能调整穿叶针进行穿叶的有效长度,从而能控制为蚕提供桑叶时,洒落在容器内桑叶的厚度;通过设有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值转化为穿叶针穿叶后添加给蚕的桑叶的重量值,并对每次添加的量进行记录,以方便后续查看并能为蚕养殖技术的总结提供数据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中第一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中第二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万向轮;3、支撑柱;4、Z轴移动组件;5、控制盒;6、推杆;7、X轴移动组件;8、固定板;9、第一升降装置;10、第二升降装置;11、第一安装板;12、存叶箱;13、支撑板;14、第三升降装置;15、凹槽;16、第二安装板;17、推料板;18、穿叶针;19、倒刺;20、第一导向杆;21、顶板;22、限位板;23、紧定件;24、第三安装板;25、第四安装板;26、压力传感器;27、第二导向杆;28、螺纹孔;29、第一通孔;30、螺纹盲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养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多组支撑柱(3)、固定板(8)、第二升降装置(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6)、推料板(17)、顶板(21)和多个紧定件(23);/n底座(1)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万向轮(2);多组支撑柱(3)并排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多组支撑柱(3)的上端均连接顶板(21);顶板(21)和底座(1)之间形成上料工位A;其中,位于上料工位A的底座(1)上放置有用于存放桑叶碎片的存叶箱(12);上料空间内设有用于驱动X轴移动组件朝向或远离存叶箱(12)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n固定板(8)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板(8)脱离上料工位A或回至上料工位A的X轴移动组件;初始状态下,固定板(8)位于存叶箱(12)的正上方,固定板(8)上设有多组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11)伸入或者脱离存叶箱(12)内部的第一升降装置(9);/n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29),第一安装板(11)远离固定板(8)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凹槽(15);其中,凹槽(15)沿着第一安装板(11)的长度方向分布,凹槽(15)在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螺纹孔(28);第一通孔(29)位于两个凹槽(15)之间,第一通孔(29)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板(11)的中轴线重合;/n多个第二安装板(16)分别一一设置在多个凹槽(15)内,多个第二安装板(16)上设有多个螺纹盲孔(30),多个第二安装板(16)的下端上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穿叶针(18);/n第二升降装置(1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上,第二升降装置(10)的伸缩端穿过第一通孔(29)并连接推料板(17);推料板(17)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供多个穿叶针(18)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与穿叶针(18)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多组支撑柱(3)、固定板(8)、第二升降装置(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6)、推料板(17)、顶板(21)和多个紧定件(23);
底座(1)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万向轮(2);多组支撑柱(3)并排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多组支撑柱(3)的上端均连接顶板(21);顶板(21)和底座(1)之间形成上料工位A;其中,位于上料工位A的底座(1)上放置有用于存放桑叶碎片的存叶箱(12);上料空间内设有用于驱动X轴移动组件朝向或远离存叶箱(12)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
固定板(8)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板(8)脱离上料工位A或回至上料工位A的X轴移动组件;初始状态下,固定板(8)位于存叶箱(12)的正上方,固定板(8)上设有多组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11)伸入或者脱离存叶箱(12)内部的第一升降装置(9);
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第一通孔(29),第一安装板(11)远离固定板(8)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凹槽(15);其中,凹槽(15)沿着第一安装板(11)的长度方向分布,凹槽(15)在第一安装板(11)上设有螺纹孔(28);第一通孔(29)位于两个凹槽(15)之间,第一通孔(29)的中轴线与第一安装板(11)的中轴线重合;
多个第二安装板(16)分别一一设置在多个凹槽(15)内,多个第二安装板(16)上设有多个螺纹盲孔(30),多个第二安装板(16)的下端上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穿叶针(18);
第二升降装置(1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上,第二升降装置(10)的伸缩端穿过第一通孔(29)并连接推料板(17);推料板(17)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供多个穿叶针(18)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与穿叶针(18)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5);控制盒(5)设置在支撑柱(3)上,控制盒(5)上设有按键模块,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设置在电路板上,微处理器连接按键模块,微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连接Z轴移动组件(4)的控制输入端、X轴移动组件(7)的控制输入端、第一升降装置(9)的控制输入端和第二升降装置(10)的控制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推杆(6);两个推杆(6)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柱(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全生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修水养蚕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