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集装箱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00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集装箱吊具,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行车梁;小车,所述小车有两个且能同时在所述行车梁上移动,两个所述小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小车上;及吊具结构,所述吊具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安装臂和吊挂臂、及连接所述安装臂和吊挂臂的连接臂,其中所述吊挂臂位于所述安装臂的下方,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臂上的两个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吊挂臂上用于吊挂玻璃的吊耳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提升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平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玻璃装箱效率。

Glass container s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集装箱吊具
本技术涉及吊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集装箱吊具。
技术介绍
将包装好的玻璃装载到集装箱中时,需要用到集装箱吊具将玻璃移动至集装箱内。目前运载玻璃的集装箱吊具往往为U形吊具,而玻璃U形吊具采用一个吊点与提升机构连接,通过调整配重大小及吊点的位置来找到吊具的力学平衡点,因此在将玻璃装箱至集装箱中时,效率比较低,吊具的稳定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玻璃集装箱吊具,易于平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玻璃装箱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玻璃集装箱吊具,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行车梁;小车,所述小车有两个且能同时在所述行车梁上移动,两个所述小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小车上;及吊具结构,所述吊具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安装臂和吊挂臂、及连接所述安装臂和吊挂臂的连接臂,其中所述吊挂臂位于所述安装臂的下方,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臂上的两个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吊挂臂上用于吊挂玻璃的吊耳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提升装置一一对应连接。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吊耳部有两个。按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小车固定为一体。按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小车通过连接杆连接。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小车上的卷扬机、缠绕于所述卷扬机上的钢丝绳、及设于所述钢丝绳下端的吊钩,所述吊钩与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配合。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适于吊钩勾挂的勾挂孔。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片第一连接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且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片第二连接板,其中一片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设置,另一片第二连接板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两片第一连接板及两片第二连接板围成与所述安装臂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分别与两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勾挂板,所述勾挂板连接于靠近第一连接板上端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所述勾挂孔开设于所述勾挂板上。按以上技术方案,两片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片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勾挂板焊接呈一体。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臂通过螺纹件固定成一体。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为:该玻璃集装箱吊具,无需调整连接部在安装臂上的位置,仅通过提升装置分别调整两个连接部的高度即可达到平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平衡,稳定性强,提高了玻璃装箱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具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连接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其中:1-行车梁(x-行车梁纵向)、2-小车、3-提升装置(301-卷扬机、302-钢丝绳、303-吊钩)、4-吊具结构(a-空载重心、b-满载重心、401-安装臂、402-吊挂臂、403-连接臂、404-连接部(4041-第一连接板、4042-第二连接板、4043-勾挂板、4044-勾挂孔、4045-安装孔)、405-吊耳部)、5-集装箱(501-箱口)、6-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玻璃集装箱吊具,用于将玻璃运载到集装箱5内,玻璃集装箱吊具包括行车梁1、小车2、提升装置3及吊具结构4。所述小车2有两个,两个小车2能同时在所述行车梁1上移动,且两个所述小车2之间的距离为定值,各小车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提升装置3。所述吊具结构4包括平行设置的安装臂401和吊挂臂402、及连接所述安装臂401和吊挂臂402的连接臂403,安装臂401、吊挂臂402和连接臂403固定成一体,其中所述吊挂臂402位于所述安装臂401的下方,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臂401上的两个连接部404、及设于所述吊挂臂402上用于吊挂玻璃的吊耳部405,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404与所述提升装置3一一对应连接,且吊具结构4的空载重心a和满载重心b均位于两个连接部404之间。具体地,所述吊耳部405有两个。优选地,为了能使两个小车2之间的距离保持定值,两个所述小车2固定为一体。更优选地,两个所述小车2通过连接杆6连接,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小车2固定。优选地,各所述提升装置3包括固定于所述小车2上的卷扬机301、缠绕于所述卷扬机301上的钢丝绳302、及设于所述钢丝绳302下端的吊钩303,所述吊钩303与所述连接部404一一对应配合。具体地,请参考图3和图4,各所述连接部404上开设有适于吊钩303勾挂的勾挂孔4044。优选地,所述连接部404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片第一连接板4041,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041且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片第二连接板4042,其中一片第二连接板404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4041的上端设置,另一片第二连接板4042设于第一连接板4041的下端,两片第一连接板4041及两片第二连接板4042围成与所述安装臂401配合的安装孔4045,所述连接部404还包括勾挂板4043,勾挂板4043分别与两片所述第一连接板4041连接,为了使整体结构更牢靠,配合更紧密,所述勾挂板4043连接于靠近第一连接板4041上端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板4042的上端,所述勾挂孔4044开设于所述勾挂板4043上。更优选地,为了使连接部404结构更牢靠,两片所述第一连接板4041、两片所述第二连接板4042及所述勾挂板4043焊接呈一体。优选地,所述连接部404和所述安装臂401通过螺纹件固定成一体。本技术实施例玻璃集装箱吊具,使两个连接部404之间的距离恒定且两个连接部404与安装臂401固定,吊具结构4的空载重心a和满载重心b均位于两个连接部404之间,吊具结构4无论是空载还是满载都能达到平衡。两个提升装置3可联动升降吊具结构4,或各自独立动作升降吊具结构4。无需调整连接部404在安装臂401上的位置,通过提升装置3分别调整两个连接部404的高度使吊具结构达到平衡即可。升降调整好高度后,由两个小车2一起沿行车梁1纵向x移动,控制玻璃进出集装箱5,如图1所示,其中玻璃未示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的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玻璃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n其包括行车梁;/n小车,所述小车有两个且能同时在所述行车梁上移动,两个所述小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n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小车上;/n及/n吊具结构,所述吊具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安装臂和吊挂臂、及连接所述安装臂和吊挂臂的连接臂,其中所述吊挂臂位于所述安装臂的下方,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臂上的两个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吊挂臂上用于吊挂玻璃的吊耳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提升装置一一对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行车梁;
小车,所述小车有两个且能同时在所述行车梁上移动,两个所述小车之间的距离为定值;
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有两个且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小车上;

吊具结构,所述吊具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安装臂和吊挂臂、及连接所述安装臂和吊挂臂的连接臂,其中所述吊挂臂位于所述安装臂的下方,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臂上的两个连接部、及设于所述吊挂臂上用于吊挂玻璃的吊耳部,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提升装置一一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部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小车固定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小车通过连接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小车上的卷扬机、缠绕于所述卷扬机上的钢丝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敏蔡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利玻璃洪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