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41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属于电机装配辅助工装技术领域。本工装包括吊杆、套筒、止推座及可摆动地铰接在套筒的外周上的吊钩;套筒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吊杆外;止推座与吊杆的底端部固连;自上而下,止推座上布设有朝外倾斜布置的止推面部,用于迫使抵靠在其上的吊钩受重力作用而绕铰轴朝外摆动。在进行转子热套的工艺过程中,本工装能将转子垂直地放置在加热圈内,避免了将转子反复的进行横躺再竖起的过程,减小安装风险,使得吊运过程更加安全快捷,可广泛地应用于电机装配生产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在铸铝转子与轴进行热套的工艺过程中,便于在垂向上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组装过程中,需将转子轴压入转子内,常用压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冷压,另一种是先对转子进行预热,然后再进行热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在作业过程中均会涉及转子的搬运。对于机座号在132及以下的电机转子,由于其转子重量较轻而可直接人工搬运;但对于机座号在132以上的电机,由于其转子重量较重,尤其是机座号为355的转子,可重达三百多公斤,需借助搬运设备进行搬运。由于无法在铸铝转子上直接加工出吊环孔,难以采用常用的吊环进行搬运,需采用专用工装进行辅助搬运,例如,采用公开号为CN203021176U的专利文本所公开的转子铸铝吊装卡具进行辅助吊装,该卡具包括上吊装杆、加强筋、骨架、上挡板、滑动块、下挡板、下吊装杆、顶杆、螺母、手动柄、连接杆和手动柄螺母,骨架呈环状且外圆正上方与上吊装杆固定连接,上挡板和骨架内圆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杆上端和滑动块固定连接,下吊装杆和骨架外圆正下方固定连接;该转子铸铝吊装卡具通过卡住转子,以实现对铸铝转子的后续吊装。但是,该卡具在吊运转子时,转子为横向放置,并在吊运至加工现场后再将转子竖起,整个过程既不方便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实现转子热套的工艺过程中,横向吊运由于存在太多的干涉,而无法将转子垂直放置在加热圈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以能方便安全的吊运电机铸铝转子。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工装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其包括吊杆、套筒、止推座及可摆动地铰接在套筒的外周上的吊钩;套筒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吊杆外;止推座与吊杆的底端部固连;自上而下,止推座上布设有朝外倾斜布置的止推面部,用于迫使抵靠在其上的吊钩受重力作用而绕铰轴朝外摆动,至能勾住电机铸铝转子的转子轴孔的端面的张开位置。基于该结构改进的工装,驱使套筒相对吊杆沿轴向移动,以利用止推面部对吊钩进行止推作用或释放对其的止推作用,而迫使吊钩而张开或收紧,从而勾住或释放电机铸铝转子的转子轴孔的端面,再将本工装与吊运设备连接,以能对电机铸铝转子进行垂直吊运。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卡住转子再进行横向搬运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工装在进行转子热套的工艺过程中,能将转子垂直地放置在加热圈内,避免了在将转子轴压入铸铝转子的轴孔时,将铸铝转子反复的进行横躺再竖起的过程,减小了安装风险,使得吊运过程更加安全快捷。具体方案为止推座为喇叭状结构,喇叭状结构的小径端与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大径端的直径小于转子轴孔,喇叭状结构的外周面构成止推面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进一步的方案为喇叭状结构为圆台结构;小径端的端面构成止挡限位机构,用于对套筒相对吊杆的下滑移动进行止挡限位。用圆台结构的侧面作为止推面,能使吊钩在抵靠在止推面上时,能平稳均匀地绕铰轴朝外摆动,即能实现同步的勾住或释放。进一步的方案为止推座的上端面构成止挡限位机构,用于对套筒相对吊杆的下滑移动进行止挡限位。进一步的方案为套筒包括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吊杆外的活动套和套装地固接在活动套外的吊钩套,以能将活动套做成细长结构而提高相对吊杆的滑动稳定性的同时,确保制造过程的便利性;吊钩通过铰轴可摆动地铰接在吊钩套的外周上;吊钩的数量为3个以上,且环绕套筒的周向均匀布置。利用多个均布的吊钩,在提拉转子时,能提高受力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方案为吊钩套的外周面上固设有用于安装铰轴的铰接耳座对,每对铰接耳座对的两个耳座相互平行布置,且两个耳座关于穿过吊钩套的中心轴线的轴向面对称布置;两个耳座上均设有用于套装铰轴的端部的铰接孔;通过铰轴,将吊钩的铰接端铰接地插装在两个耳座之间。铰接耳座可利用焊接而直接固接在吊钩套的外周面,以便于加工,及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方案为吊钩套可拆卸地套装在活动套外,不仅便于工装的维修,且可根据实际需要替换不同规格吊钩套与吊钩而适配不同规格的定子。进一步的方案为可拆卸地套装为过盈配合的套装、螺纹连接的套装或键槽连接的套装。进一步的方案为吊钩为L型结构,包括本体及自本体的摆动端朝外折弯成的钩状部。朝外折弯成的钩状部便于勾住电机铸铝转子轴孔的端面。进一步的方案为吊杆的顶端部为吊环结构,以便于本工装与吊运设备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A局部放大图;图3为现有一种电机铸铝转子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电机铸铝转子的轴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吊钩在工作过程中的摆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吊钩收紧状态下,穿过电机铸铝转子过程中的起始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吊钩穿过电机铸铝转子的内通孔后,吊钩张开并卡持住电机铸铝转子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技术工装1用于吊装如图3及图4所示的电机铸铝转子6,包括吊杆2、套筒3、止推座5及多个铰接地安装在套筒3上的吊钩4。套筒3可滑动地套装在吊杆2外,并能沿吊杆2的轴线20的轴向往复运动。吊钩4可摆动地铰接在套筒3的外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吊钩4的数量为3个。止推座5固定在吊杆2的底端部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地方式将止推座5固接在吊杆2的底端部上,此外,还可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吊杆2的顶端部上固接有吊环7,用于与吊运设备连接,以便于吊起整个工装1,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方式将吊环7固接在吊杆2的顶端部上,此外,还可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参见图1及图2,套筒3包括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吊杆2外的活动套30和套装地固接在活动套30外的吊钩套31,具体地,为吊钩套31过盈配合地套装在活动套30外,当然,还可采用螺纹连接与止转键配合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吊钩套31的底面与活动套30的底面齐平。在吊钩套31的外周面上均匀固设有两对以上的铰接耳座11,具体地,铰接耳座11的数量为三对;每对铰接耳座11中的两个耳座相平行布置,且二者关于过吊钩套31的中心轴线的轴向面对称布置,两个耳座上均设有铰接孔110;通过铰轴10,将吊钩4的固定端可摆动地铰接在铰接耳座11上,且使吊钩4的固定端插接在两个耳座之间的间隙内,以组成插接结构,其中,两个耳座构成插接母片,而吊钩4的固定端构成插接公片,以能实现如图5所示的摆动动作。参见图1至图7,止推座5为顶部小且底部大的喇叭状结构,其底部直径小于电机铸铝转子6中轴孔61的直径;具体地,采用圆台结构构件喇叭状结构,即在止推座5的外周面50为圆弧斜面。参见图1至图7,吊钩4为L型结构,包括本体41和自本体41底端部朝外折弯成的钩状部40。1.参见图6,通过提拉活动套30,以使套筒3相对吊杆2沿轴向向上移动,迫使吊钩4与止推座5的外周面50相分离至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吊杆、套筒、止推座及可摆动地铰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周上的吊钩;/n所述套筒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吊杆外;所述止推座与所述吊杆的底端部固连;自上而下,所述止推座上布设有朝外倾斜布置的止推面部,用于迫使抵靠在其上的所述吊钩绕铰轴朝外摆动,至能勾住所述电机铸铝转子的转子轴孔的端面的张开位置;/n在所述吊钩与所述止推面部分离时,所述吊钩受重力作用而可绕所述铰轴朝内摆动,至从所述转子轴孔内抽出的收紧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垂直吊装电机铸铝转子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吊杆、套筒、止推座及可摆动地铰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周上的吊钩;
所述套筒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吊杆外;所述止推座与所述吊杆的底端部固连;自上而下,所述止推座上布设有朝外倾斜布置的止推面部,用于迫使抵靠在其上的所述吊钩绕铰轴朝外摆动,至能勾住所述电机铸铝转子的转子轴孔的端面的张开位置;
在所述吊钩与所述止推面部分离时,所述吊钩受重力作用而可绕所述铰轴朝内摆动,至从所述转子轴孔内抽出的收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推座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小径端与所述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大径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转子轴孔,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外周面构成所述止推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喇叭状结构为圆台结构;
所述小径端的端面构成止挡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套筒相对所述吊杆的下滑移动进行止挡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推座的上端面构成止挡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套筒相对所述吊杆的下滑移动进行止挡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宇峰方坚林鑫煜金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