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87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或门,所述充电线缆包括第一绝缘外皮、供电线组以及多条检测线,所述多条检测线设置在第一绝缘外皮与供电线组之间,所述或门的输入端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线的数量,所有检测线的第一端分别连在或门不同的输入端上,每条检测线的第一端均连接有上拉电阻,所有检测线的第二端均在充电枪内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充电线缆的破坏检测,使得运营方能够及时得知充电桩遭到破坏,以便及时维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充电桩领域。

A charging pile with damage de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渐成熟,很多家庭出于经济或者环保的考虑选择了购置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以后,与电动汽车相配套的设施如充电桩等也遍布大街小巷。伴随充电桩的日渐普及,数量庞大的充电桩被偷盗者盯上,而对于偷盗者而言最简单粗暴的盗窃方式就是直接剪掉充电线缆,由于充电线缆往往由较粗的铜线制成,盗窃充电线缆而带来的利润不亚于偷盗高压电线,而且充电桩在不充电时充电线缆一般不带电,因而偷盗者即便直接剪断线缆,其触电的风险也很低,同时,充电桩一般设置在地面,因而容易被盗窃。而目前的充电桩一般缺少破坏检测功能,通常只能由人工发现,其导致充电桩的充电线缆被破坏后,运营方不能及时发现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以便让运营方在充电桩的充电线缆被破坏后及时得知。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或门,所述充电线缆包括第一绝缘外皮、供电线组以及多条检测线,所述多条检测线设置在第一绝缘外皮与供电线组之间,所述或门的输入端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线的数量,所有检测线的第一端分别连在或门不同的输入端上,每条检测线的第一端均连接有上拉电阻,所有检测线的第二端均在充电枪内接地,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切断或者接通供电线组的供电。进一步,所述检测线为直径为0.5~2mm的铜线。进一步,所述供电线组包括第二绝缘外皮和若干条供电线,所述第二绝缘外皮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用于限定检测线位置的限位槽。进一步,每条检测线均设有第三绝缘外皮。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为GSM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充电线缆中设置多条检测线,一旦充电线缆被剪断,所述检测线会断开,触发或门改变输出电平,从而触发处理器控制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本技术能够实现充电线缆的破坏检测,使得运营方能够及时得知充电桩遭到破坏,以便及时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充电线缆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充电线缆中的第二外皮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或门,所述充电线缆包括第一绝缘外皮101、供电线组102以及多条检测线103,所述多条检测线103设置在第一绝缘外皮101与供电线组102之间。所述供电线组至少包括两条包括绝缘外皮的铜线,一般根据充电桩类型的不同,会有多条绝缘外皮的铜线。所述或门的输入端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线的数量,所有检测线的第一端分别连在或门不同的输入端上,每条检测线的第一端均连接有上拉电阻,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线缆包括四条检测线,四条检测线分别设有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三上拉电阻R3和第四上拉电阻R4,所述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三上拉电阻R3和第四上拉电阻R4均连接到工作电源VCC。所有检测线的第二端均在充电枪内接地,即在充电枪内连接到接地点GND,检测线可以在充电枪内部通过连接充电线组中的底线实现接地,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根据或门的输出电平,输出控制信号来触发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通信模块,用于向预设的设备发送设定的信息。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4G模块、NB-IOT模块或者GSM模块。处理器可以通过电平信号或者串行信号来触发通信模块发送信息。所述或门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或门单元组成。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或门的输入端通过多条检测线接地,尽管在或门的输入端上设置有上拉电阻,在检测线没有断开的情况下,或门的所有输入端均处于低电平,因而或门的出信号也是一个低电平。一旦充电线缆遭到破坏,首先被切断的是检测线,因而,在上拉电阻的作用下,检测线被剪断的输入端会变成高电平。那么充电线缆中任何一根检测线被破坏后,或门均会输出高电平。处理器检测到该高电平后,会触发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与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切断或者接通供电线组的供电。由于在充电线缆被破坏时,首先遭到破坏的是检测线,然后才是供电线组,因而本实施增设继电器来控制供电线组的供电,能够在供电线组被破坏前及时检测出破坏行为的发生,并且切断供电线组的电源,避免造成短路或者触电事故。在本实施例中,继电器两端分别连接市电AC-220V以及为供电线组供电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可以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模块,也可以是对交流电进行变压从而生成适合汽车充电的交流电的模块。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测线为直径为0.5~2mm的铜线。本实施例将检测线设置为0.5~2mm的铜线,能够保证充电线缆被破坏时,检测线先于供电线组遭到破坏。参照图2和图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供电线组102包括第二绝缘外皮104和若干条供电线,所述若干条供电线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绝缘外皮104的外表面设有多个用于限定检测线103位置的限位槽10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每条检测线均设有第三绝缘外皮。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信模块为GSM模块。通过将通信模块设置为GSM模块,可以直接将信息发送到运营人员的手机上。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或门,所述充电线缆包括第一绝缘外皮、供电线组以及多条检测线,所述多条检测线设置在第一绝缘外皮与供电线组之间,所述或门的输入端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线的数量,所有检测线的第一端分别连在或门不同的输入端上,每条检测线的第一端均连接有上拉电阻,所有检测线的第二端均在充电枪内接地,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以及充电枪,所述充电枪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或门,所述充电线缆包括第一绝缘外皮、供电线组以及多条检测线,所述多条检测线设置在第一绝缘外皮与供电线组之间,所述或门的输入端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线的数量,所有检测线的第一端分别连在或门不同的输入端上,每条检测线的第一端均连接有上拉电阻,所有检测线的第二端均在充电枪内接地,所述或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坏检测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华陈彦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